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苗永青 《经济师》2004,(2):279-279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 ,干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实行干部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所谓农村信用社干部岗位轮换 ,就是指在县联社与信用社之间 ,信用社与信用社之间 ,县联社内部各股室各岗位之间 ,定期依据工作成绩的好坏实行干部岗位轮换 ,农村信用社干部任期结束后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的重点是县联社与信用社之间的干部轮换。一、实行干部岗位轮换的益处1 .可以全面磨炼干部的德才学识。农村信用社干部岗位轮换 ,从上到下形成干部流动 ,实行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社内循环 ,必然要…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基于RAROC值的信贷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主导作用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加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链上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处于易发的前沿,这对农村信用社今后的发展和对三农经济进一步的支持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因此,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决定,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1956年至1973年期间,农村信用社曾两次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到1974年才恢复由人民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信用社中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聘任制、效益工资制和计提费用法 ,即“三制一法”,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 ,最大限度地调动信用社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信用社内部经营活力 ,实现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的根本好转。所谓全员劳动合同制、岗位聘用制、效益工资制和计提费用法 ,是指以合同的形式重新确定行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用工关系。其核心是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 ,原身份只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为调动工作、办理退休之用 ;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依据持有劳动合同的员工的德能勤绩 ,实行员工动态管理 ,合…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一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工作主题是“规范经营、提高效益”。效益是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无论是改革的进程和效果.还是“十一五”期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效益都起到决定性作用。200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轧差盈余3.5亿元,这是历史上的突破。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信用社仍处于亏损状态,消化历史包袱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6.
劳毛 《经济师》2009,(4):140-140
临海市支行国际业务部客户经理王萍同志,1979年11月入行,先后从事会计、信贷统计、信贷等岗位工作。2004年聘任客户二部客户经理。2005年4月至今在国际部任客户经理。30年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她都能始终如一,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干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张学华  张明亮 《经济师》1995,(10):38-38
当前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张学华,张明亮,常学武,吕云生,崔靖稽核监督是银行内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稽核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全高效和稳健发展。基于此,我们结合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粗略...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农信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时期,中间业务尚不发达,贷款依旧是主营业务,建立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毫无疑问成为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效益、竞争能力和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稳定的迫切需要。分析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是古之名理,“以人为本”是真知灼见。在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信用社主管部门的县联社,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是搞好农村信用合作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岢岚县农村信用社支农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支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探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应如何做好支农工作。  相似文献   

11.
每个组织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都有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设置一系列的“事”,即工作、任务或事情,而岗位是一个组织中最基本的细胞,是根据组织目标而设置的具体的单元。每个岗位都应该有非常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条件和职责范围,更重要的是各岗位上的“事”是由“人”来做的,那么“识事”和“知人”便成为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岗位分析就是通过岗位说明书对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条件、职责范围以及任职者的资格条件做出详尽的说明。岗位说明书是一份重要的人事性书面文件,用于指…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信用社薄弱的市场营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成财  李卫东 《经济师》2001,(10):236-236
行社分设以来,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信用社的扭亏增盈工作一直是同行瞩目的难点。要想较大面积地解决欠发达地区信用社的亏损问题,必须从其经营现状的实情出发,肢解麻雀、梳出辫子,从战略的高度入手,先给猛药,后以温剂,以从源头上根治“亏损增加”这颗毒瘤,达到农村信用社稳定发展的目的。文章拟就农村信用社基础发放贷款、盘活资金、组织资金三方面提出老路新走的扭亏增盈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1.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实质上的缺位,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向下延伸,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至此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改变,表面上在农村金融市场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共同支持三农的局面,但实际上对于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面对的仍然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的农村信用社,虽然在部分乡镇仍有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网点与农村信用社竞争存款,但贷款领域基本只剩下农村信用社一家。  相似文献   

15.
我叫王金尧,现年46岁,现任武乡县信用联社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我于1976年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1989年任武乡县信用联社常务副主任,1996年联社上挂一级后,任武乡县信用联社主任。担任联社领导职务10年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我作为...  相似文献   

16.
刘孟霞 《大陆桥视野》2012,(12):117-117,119
岗位设置工作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学校用人机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岗位设置的意义、岗位设置的难点以及在实施岗位设置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原则等进行理论阐述,寻求建立人与岗位和谐匹配的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营养,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日趋深入,在农业银行的一部分基层机构从农村撤离,农业发展银行尚未健全机构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及时以及改革方向上有些偏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究其原因,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以及经营规模狭小是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以产权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是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林国妙 《经济师》1999,(5):83-84
鉴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风险与日俱增,内控机制尚不健全的现状。农村信用社要把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以此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推行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机制,健全统一的各项内控制度,落实内控制度的督促检查。要增强制度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印 《经济师》1998,(11):82-82
随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用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坚持“三性”,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完全定位。为了把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按照上级信合主管部门及人民银行的具体安排,左云县信用联社及时安排部署,在全县...  相似文献   

20.
亓志勇 《新经济》2014,(23):94-94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实现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农信社的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结合农信社系统实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发展,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信用社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