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日益清晰,传统的高职教育考试制度弊端逐渐突显出来,成为制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显性障碍,本文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视角,探讨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考试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应融入企业文化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立足市场,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选择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顺利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就高职素质教育如何融入企业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等角度看,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在发展潜力与严峻挑战并存的现实情况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以不断提高职业综合素质,增强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社会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与高职输送的相关人才之间的明显错位,从素质教育视角探究如何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与其社会需求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和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全面实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倡创新、鼓励创新,以增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实现整个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着力解决好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革,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杨奕 《全国商情》2011,(Z3):72-73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有了比较大的增长。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传统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总是与高职院校为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重点阐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要与思政教育内容紧密联系,职业素养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现状出发,结合高校思政教育以探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融入思政课的路径,为高职院校培养"品""技"兼优的人才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借鉴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抓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结合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需求,从职业能力出发,论述了在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重新定位以及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塑造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而从目前毕业生的情况来看,其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严重失衡。本文从职业精神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缺失的表现,对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以及途径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
以“能力为本位”原则规划高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以促进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出发点,探讨了“以能力为本位”高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规划中应考虑的诸如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能力成长跟踪、培养目标的修正、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岗位主导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明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定位——培养岗位主导型的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由此提出了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职业养成链,运作岗位主导型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