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党报阅报栏作为一种新型户外媒体,开始在我国部分城市落地,并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趋势,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有阅报栏。阅报栏作为一种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在弘扬城市精神、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后工业时代以来,消费主义的逻辑强有力的控制着城市空间的改造,商业资本在工业遗产改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探讨了城市工业遗产改造被消费空间化的原因,阐明工业遗产过度消费和空间符号化给工业文化、城市居民以及城市文化带来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商业资本和社会民众三个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繁荣文化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文化消费的凸显性、休闲娱乐性、可诱导性、惯性与时尚性、公益性与商业性以及追求便利性。针对这些特点,要通过营造老年文化消费氛围、正确引导文化需求、发展老年文化产业、提供方便的文化消费场所等措施,积极培育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4.
陆荣誉 《消费导刊》2009,(17):200-200
中国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重要,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消费社会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力量。由此孕育而生的消费文化也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代联系紧密的传播学更是对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关注紧密,消费文化的研究成为了文化传播乃至广告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广告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谢朝武 《商业研究》2007,(4):170-173
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的发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文化市场的具体定位需要全面衡量城市的发展定位、旅游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的主流趋向。  相似文献   

6.
消费社会是以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从消费社会的角度来看,广告文化具备符号化、视觉化、时尚化和鼓励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在消费社会,广告通过建构商品符号意义,强化、误导目标受众的身份认同,刺激消费者的欲望,来助推消费心理,夸大其对心理满足的功能。它深深地受到商品逻辑的制约,反过来以商品逻辑瓦解原有的社会价值结构和秩序,并在与媒介的同谋中,广泛而持续地干扰媒介传播,刺激着消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的负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中遍地开花的便利店,正在逐渐成为青年的聚集地。本文采用问卷与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城市青年的便利店消费动机,城市青年前往便利店消费的特征与便利店风靡的原因,继而探究"城市青年便利店消费"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小飞 《广告大观》2006,(12):64-67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推动了户外媒体的发展。城市户外媒体成为众多品牌宣传形象的平台和载体,户外广告的投放量也反映了城市的规模,现代商业的发展状况及文明的程度。户外媒体与城市发展越来越紧密。 今年7月份,笔者有机会去东京。在闲暇之余,留意了东京户外广告媒体,拍了一些东京户外广告的照片,现整理与读者共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引领着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对策.帮助其走出消费误区,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王文正 《浙商》2008,(11):80-82
“谁说我超越不了江南春?我的目标就是成就一个中国最大的户外媒体!”年轻的王奇豪情万丈。在一个名为“城市闲置立面托管”的计划中,王奇试图打造属于自己的户外媒体王国。  相似文献   

11.
王强 《中国市场》2010,(48):197-199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城墙伴随了传统城市发展的始终,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还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并且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其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特征。城墙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已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物,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处都蕴涵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本文就通过相关的资料对中国古代城墙所体现的传统文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城市夜经济的意义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夜经济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夜经济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夜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夜经济必须充分挖掘夜经济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培育夜消费主体,优化夜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化正经历着视觉化转向,意义在当今世界除了借助口头和文本传播之外,还借助于视觉来传播.形象在消费社会里的霸权地位正日益凸显。在消费社会中。广告中的形象代言人正充当着“模仿样板”的角色.它不断召唤受众通过商品消费进入理想生活的虚幻图景。形象对观赏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在精神层面上更取决于它们所引发的广泛的文化意义和各种语境。民众价值观念和审美风尚也正经历着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古桂婷 《中国报业》2014,(24):15-16
二线城市户外广告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武汉为例,探索二线城市户外广告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进一步发掘适合二线城市户外广告发展的模式,对提升二线城市户外媒体价值,促进二线城市户外媒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宇时 《中国广告》2012,(10):21-22
如果跳出创意与技术的范畴,而从商业模式、资产价值、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户外广告,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思路?户外媒体,在经历了圈地运动的降温、三网合一的甚嚣尘上、各式数码媒体的兴起以及户外媒体的整治运动后,在市场上它略显低调,市场、投资者、广告商们不把户外媒体看作是竞争的主战场。相对于户外媒体有可能在未来爆发的内在价值,我认为,目前对它的评价是偏低的。从单一品牌形象的载体到制造影响力的媒体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及消费地位随着网络经济及网络消费的迅速发展发生着重大改变。消费个性化,消费行为理智,注重产品低廉价格,购买方便性与购物乐趣并存及对网络消费缺乏信任是中国城市消费行为的现状。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内部影响因素受个人及心理方面的影响;外部影响因素受文化、社会、网络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亮 《商业时代》2012,(22):141-143
现代社会加速了语言学、符号学与消费文化的结合。商品在消费过程中成为人们自我认同、表达社会认同的工具,它的能指和所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并逐渐被约定俗成,成为规范语言。消费符号语言化是双向循环的过程,体现出文化消费水平、社会阶层的差异,反映了大众的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广告符号与消费主义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国 《消费经济》2007,23(1):89-92
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消费活动贯穿人的一生。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我国当代的消费文化具有经济促进功能、教化塑造功能、分层和建构功能、稳定和整合功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范辉 《中国广告》2023,(4):48-53
<正>户外媒体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媒体形式,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迭代。因此,创新与转型,是户外媒体领域的恒久话题。随着移动互联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户外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早在多年前就成为户外媒体行业和头部企业的战略重点,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由于户外媒体自身独特的禀赋以及业务场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地遇到了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