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世纪第一年的金秋时节,我高兴地收阅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蔡德奇、江永良两位同志送来的新书——《华侨华人的新发展》。这是一项以海外华侨华人的发展为主线,既简要回顾历史,又着重分析现状,较为全面地反映华侨华人最新发展变化的研究成果。总体看,该书结构严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族群安全"与"个体安全"的视角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本文认为海外华侨华人的族群安全是一种"离散族群安全",离散族群的安全特点区别于民族国家体系内部土生土长的族群安全。本文首先从族群安全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海外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离散族群其安全经常受到威胁,并从个体安全角度分析了当前海外华侨华人个体安全受到的威胁来自哪里;并对如何消除针对海外华族的族群安全和个体安全的威胁提出了建议。论文最后还指出华人"族群安全"与"个体安全"与华人的族群身份联系密切,且与华人族群与个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些年的发展中,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贡献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引入海外校友资源支持母校建设,以期促进母校、省内乃至国内经济、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研究》2012,(1):122
海外华文教育是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开展中华民族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的工作,是海外华侨华人保持与祖(籍)国联系的重要纽带,被视为海外"希望工程"。近年来,福建省侨办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模式,有效凝聚侨心,涵养侨务资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是中国华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侨生“到“境外生”教育主体的变化使华侨高等教育的内涵扩大,最终导致办学宗旨、办学方针、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发生变化,这些都使得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具备了有别于过去的一些新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华侨高等教育体系也逐步酝酿形成,正在成为新时期中国华侨教育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的振兴之路,是亲和之路、互利共赢之路。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使之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依托。要高度重视福建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核心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何锦洲 《广东经济》2005,(12):42-43
广东位于我国南方,面临南海,毗邻港澳,是我国移民到境外谋生最多的省。粤籍在外国的华侨、华人有2000多万人,约占我国华侨、华人总数的70%以上。他们分布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上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台湾同胞,四项合计共5000多万人,是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他们积极参加广东建设使广东崛起,促进了广东经济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他们对推动广东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增创广东新优势的回顾中共第二代领导…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人华侨资本在国际商业赛场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让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视,国际舆论总是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华商的贡献紧密地联系起来。许多国家都把吸纳华人资本当做他们对外经济政策的重头戏。近年来,连一向对华侨不太待见,据说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唐人街(中国城)的韩国,他们的政商界对华商也放低了身段,目的无一不是为了打华商钱袋的主意。  相似文献   

9.
浙江籍华侨华人大部分旅居欧洲,在当地从事中餐业等服务性行业,积累了一些资金,但很难有望在欧洲实行产业转型、提升档次,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而回国投资创业,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则能实现转型、升档,走向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所以,“海外积累,回国投资,在参与祖国经济建设中,实现自身经济的现代化”成为其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大陆对海外华侨华人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开始,中国大陆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和对内经济搞活的基本国策,制定了一系列吸引海外资本和技术的各项政策,而与大陆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首先踏入了大陆,从而中国大陆迎来了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投资大陆的热潮,而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投资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输入了紧缺的资金和技术,使得大陆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的局面,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本文旨在探讨大陆对海外华侨华人资源包括港澳台在内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月刊》2011,(3):131-131
寒北星:原名孙凤和,祖籍河北辛集市。1954年10月出生,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物象书法创始人.被世界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授予“世界功勋艺术家”和“物象书法大师”称号。现任香港《中华人物》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相似文献   

12.
周阳 《经济》2007,(5):26-28
是时候到欧洲去了.这句话从历史学上来看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据史籍记载,18世纪中叶,华人就出现在欧洲.若论到欧洲就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俄就从中国招募了23万劳工,战后一部分华人留在了欧洲;若论去欧洲经商,改革开放以后,旅欧的中国人人数就经历了第一次猛增,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3.
海外"侨智"相对海外"侨资"而言,指的是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近20多年来,随着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一代华人的崛起,海外"侨智"迅速成长,成为海外移居华人社会的一大优势.引进海外"侨智"已成为与引进海外"侨资"一样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杜松年 《新经济》1995,(3):24-27
华侨众多,是中国特有的优势,也是汕头特别的优势。汕头所处的直接经济腹地潮汕,是全国重点侨乡,目前已形成国内海外两个潮人社会。在潮汕本土的潮人有1000多万人,在海外的潮人也有1000多万人(含华侨、华人、华裔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世界5大洲的40多个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15.
新的一年要以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较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的创新,力求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新突破。 一要完善招商网络。突出抓好“周边重点地区’,客商库、“丽水籍华侨华人回归工程’?薛商库、“丽水籍在外浙商回归工程,,客商库三大网络。进一步加强与丽水驻外商会、海外侨团组织、招商中介机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1997年9月15日,由广州华侨文化发展基金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华侨研究会、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华侨华人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市举行,来自东南亚、港澳地区和国内的华侨华人理论研究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欢聚一堂,就华侨华人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富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从21世纪的时代发展特点出发,总结了21世纪华人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发展难题,分析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探索了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来变革传统华人企业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印尼社会无论是发生政治危机还是经济困难,印尼华人首先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经常遭到巨大冲击,因而形成了严重的华人问题。本文在分析印尼华人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如何使印尼华人走出当前困难处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华文教育原指海外华侨华人为了让子女学习中文并接受中华文化教育而自发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因而又被称之为华侨教育;伴随着华文教育的发展,华文教育本身的意涵发生了拓展,不仅仅指华侨教育,其受众从华侨华人子女拓展到了全体外国人,也就是让非华人的外国人也接受华文与中华文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从21世纪的时代发展特点出发,总结了21世纪华人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发展难题,分析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探索了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来变革传统华人企业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