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社会所有制──兼答于光远同志在《关于“社会所有制”》一文中提出的有关问题丁建中经济学界的老前辈于光远同志在最近发表的《关于“社会所有制”》一文的结尾说:他对社会所有制的探索已有十多年,“现在可以有把握地下某些判断,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是很自...  相似文献   

2.
3.
4.
关于“混合所有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有制在性质上可以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 ,不可能抽象出第三种形式。“混合所有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层次多样性的生产关系的总称。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所有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五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所有制是一个新的理论范畴。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形态规范,大致有五种基本形式,即社会混合所有制、企业内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企业内剩余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所有者混合所有制以及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高度统一的混合所有制,对各种混合所有制从新的角度探测,透视,比较,研究各种混合所有制的产权主体与产权关联、产权实质与产权载体、产权特性与产权效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理顺所有制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论述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存在的一些难点,简要对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提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试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10.
11.
晓亮 《经济经纬》2001,(6):15-19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之点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等六个方面。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所有制理论上的独立贡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所有制理论上的贡献都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3.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即协作和对土地及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因此,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本质不是对土地及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而是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我们农村改革的成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并不排斥劳动者个人对生产资料的独立占有和所有。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既是社会的所有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有制,又特别强调每个个人实实在在的所有权,以切实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混合所有制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对于分析、研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看 ,纯粹的国有经济和纯粹的私有经济是有限的 ,大量存在的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边界是动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实际上就是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改革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钢 《经济学家》1996,(2):26-32,114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调整,满足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入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继续深化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将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既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又扩大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混合所有制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三种混合经济”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经济”被赋予多种含义 :多种所有制、所有制实现形式、两种经济调节方式。把三种不同的经济现象统称为混合经济 ,首先 ,一词多义 ,直观上让人不知所云 ,且不易操作。其次 ,混淆了两种国有经济的性质 ,进而混淆了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 ,淡漠了两种经济制度的区别 ,只讲两种不同社会里在经营方式、调节方式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实际上宣扬的是“趋同论” ,极易导致我国的改革开放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