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什么是洗钱?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王涵 《中国经贸》2012,(18):82-85
洗钱是指为了掩饰资金来源,拥有者身份资料以及逃税漏税等犯罪行为将毒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洗钱的概念.法律规定,洗钱活动常用的过程以及手法以及一些实际存在的犯罪实例,并且对于洗钱的过程以及主要手法即“赌博洗钱,海外投资洗钱,艺术品洗钱,境外银行洗钱,地下钱庄洗钱”进行了可行性与操作分析,同时提出了一定的关于反洗钱方面从银行制度,法律对策以及技术监管方面的改善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反洗钱的含义以及洗钱危害 1、反洗钱含义 反洗钱,根据我国的《反洗钱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洗钱作为一种严重的犯罪,不仅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而且损害金融管理秩序,甚至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我国《刑法》第191条洗钱罪和第312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都是关于洗钱犯罪的规定,两罪在法条内容上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两罪在侵犯法益、犯罪对象、行为方式、主观目的等方面有实质性的区别。明确两罪之间的界限,有助于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5.
"洗钱"一词最早源自美国,由英文"money laundering"直译而来,法律意义上的"洗钱"则来自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黑帮为发展自己的犯罪企业,谋取巨额经济利益,将非法所得的钱转为合法收入,简而言之"洗钱"就是把"黑钱"合法化.洗钱的本质在于掩饰、隐瞒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的性质和来源,使非法收益变为合法所得.如今,全世界每年"洗钱"量大概在1.5万亿至2.8万亿美元之间.追根溯源,洗钱罪应该是伴随着现代社会有组织犯罪日趋严重而出现的.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毒品犯罪、走私发展,特别是金融犯罪等有组织犯罪日趋严重.由于受各国和地区金融管理制度的限制,许多犯罪所产生的巨大非法收益无法随意转为合法收益,而洗钱作为某些犯罪的下游犯罪,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洗钱的犯罪集团孕育而生,而且热衷于把犯罪的目标投向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其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经济社会体制不健全等漏洞进行洗钱犯罪,这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甚至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巨大的危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金融安全成为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洗钱罪侵害的正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进而危害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金融电子化的背景下,本文从洗钱犯罪对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的危害出发,以洗钱犯罪和金融安全问题的一些理论研究为基础,探讨反洗钱金融监管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和如何健全完善我国反洗钱金融监管制度,以期望为建立一个稳定的、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而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洗钱犯罪一直是国际社会重点打击的犯罪对象之一。笔者认为:洗钱罪的构成要件中,洗钱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侵犯了国家关于金融活动的管理制度和司法机关查处犯罪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几种特定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行为。洗钱罪的主体要件明确规定为自然人和单位。而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却使之成为“合法”收入。  相似文献   

7.
钟川 《老区建设》2007,(11):29-30
2006年10月31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指出,为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称之为反洗钱法.近些年来,反洗钱概念逐步深入人心,监管工作已经展开.但如何更好强化监管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基层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洗钱,通俗的说,就在将赃钱洗干净的行为,即通过各种手段将犯罪所得的黑色收入合法化的行为.洗钱是一种国际犯罪.中国应从立法上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克服因法律不明确而造成的“犯罪逃逸“或“惩罚失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方 《河南经济》2003,(11):60-61
洗钱,是指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一种活动和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混业经营的趋势日渐明显,洗钱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朱晓征 《魅力中国》2010,(32):124-124
要求一般赃物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对物品赃物性质须是“明知”,是古今中外的立法通例。根据我国刑法第312条的规定。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人主观上不知是犯罪所得或其收益,即使客观上实施了上述行为,也不能成立该罪。这是我国刑法界的通说,对此没有争议。对于“明知”的理解和认定,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笔者对“明知”的内容加以全面论述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洗钱活动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洗钱,在英文中叫做Money Laundering,是指隐瞒或掩盖犯罪的收益,也即所谓的“脏钱”、“黑钱”,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其进行清洗,使其转换为“合法”钱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腐败犯罪的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跨境洗钱已成为腐败分子转移犯罪所得的重要途径,所以打击腐败的同时必须加强反跨境洗钱工作,堵住赃款外流的通道,防止"裸官"们掏空国家财富。针对存在的跨境洗钱风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洗钱概述洗钱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掩盖犯罪收入的来源,使之合法化的过程。(一)洗钱的主要步骤1.保存阶段。在此阶段,洗钱者将获得的收入保存起来,但其收入依旧是违法的性质。2.转化阶段。洗钱者通过各种资金运作方式,将其收入“合法化”。3.获取阶段。洗钱者将这些“合法化”的收入转入正常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14.
洗钱侵蚀全球金融市场的公害翟景升近几年来,世界金融犯罪呈上升之势,特别是“洗钱”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大公害。“洗钱”主要指的是把大批依靠贩卖毒品、走私军火、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资金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掩盖资金来源,然后“堂堂正正”地进...  相似文献   

15.
孙梦熊 《发展》2016,(2):57-58
现代社会中,职务经济犯罪往往与洗钱犯罪联系在一起,犯罪分子通过洗钱将受贿、贪污等违法所得进行转移和伪装,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洗钱成为犯罪分子的屏障,既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也使腐败分子更加有恃无恐.因此,亟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反洗钱机制来应对职务经济犯罪中的洗钱问题.本文通过阐述职务经济犯罪中反洗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其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洗钱是一种借助银行渠道,有计划、有预谋的高智能犯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洗钱活动更便捷,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使洗钱者“如虎添翼”,洗钱已成为国际社会十大犯罪之首。通过对银行反洗钱现状的分析,探讨对开展反洗钱工作认识,提出如何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具体建议,希望对基层央行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洗钱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新型犯罪,近几年来随着洗钱犯罪分子广泛利用现代新型金融工具,拉拢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跨国性质的洗钱活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反洗钱控制制度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使跨境洗钱犯罪日益猖獗,洗钱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反洗钱管理部门至少应当从反洗钱的组织机构、法律法规、金融体系、统计监测、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建立起控制制度,从而有效地杜绝洗钱犯罪在我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洗钱并不是一件新生事物,只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电子化的逐步实现,洗钱犯罪活动已经搭上了经济高速发展和高科技的快车,日益严重化、有组织化和国际化。目前,洗钱犯罪已经成为一大国际公害,威胁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腐蚀健康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在发展趋势上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国家和地区犯罪组织洗钱的首要目的,已转变成为掌控政治和开展恐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因此,打击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的关键环节,切断和限制犯罪资金的来源,就成为削弱和控制犯罪的重要手段。为此,9·11事件之后,国际社会纷纷成立反洗钱体系,希冀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体制必将逐步开放,一些跨国犯罪集团利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而法律尚不够健全的特点,乘机向我国渗透,与国内犯罪交叉融合,将中国作为他们洗钱的新据点,使中国洗钱犯罪呈上升趋势。洗钱犯罪因其具有的专业性、集团性、跨国性的特点,因此,在反洗钱过程中,不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