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磊  彭大庆 《财会通讯》2009,(7):112-114
目前有关财务困境的研究主要是依赖财务报表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公司治理结构的弱化与财务困境是密切相关,对其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揭示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本文希望改进以财务比率指标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将公司治理指标量化,建立基于公司治理指标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以期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追究其深层原因,是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企业内部存在一系列代理问题,这些代理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文章以2004—201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在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治理结构因素,综合分析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并比较分析了基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综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上市公司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财务风险,对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影响,首先应从财务困境定义出发,界定困境公司组和非困境公司组,利用Logistic模型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其次应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大股东侵占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相关;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公司对于工业增加值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变化越敏感,就越容易受到弱化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而陷入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处于金融市场之中的企业随时面,临着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使公司提前预测到困境的发生,从而及早避免投资损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开始兴起,本文重点介绍了BP神经网络模型在财务困境预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将BP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统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是探究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原因不可忽略的重要范畴。对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近期数据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薪酬两个因素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较高的持股比例和管理层待遇有助于企业避免陷入财务困境。这种结果体现了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在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衔接上的特殊性。企业应该重视并构建符合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有效规避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6.
财务困境预测一直是财务界的研究热点.文章梳理了相关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发展脉络,对传统的和现代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并对未来财务困境预测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现实中许多企业往往过于追求经营绩效而忽略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适度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知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轰然倒塌的案例更是频频发生.究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而作为公司治理基础的股权结构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股权集中程度、控股股东性质和股东活跃程度三个方面描述股权结构,采用Altman(1968)的Z指数作为财务困境度量指标,利用1999~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股权结构和企业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确实能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股权集中程度及股东活跃程度越高,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及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越低,而国有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及其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则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8.
从现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来看,财务困境研究基本上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其一是财务困境的预测研究,即如何构建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以服务于投资者评估投资风险等不同的目的;其二是财务困境与财务行为、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即财务困境究竟是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与业绩的.目前在财务学界,学者们对于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只是在模型和变量选择上有所区别,而在财务困境与公司行为与业绩之间关系的理解上观点则不一致.因此,第二条主线的研究似乎已成为继"资本结构之谜"、"股利之谜"和"IPO之谜"之后的又一个财务学谜题.  相似文献   

9.
以2003—2013年沪深A股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负相关;然而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会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时,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2010~2013年52家首次ST公司和52家从未被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引入盈利能力、股东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风险水平和偿债能力六个方面的财务变量,以及股权结构、公司治理、重大事项、人力资本4个方面的非财务变量,使用Fisher判别与Logistic回归两种方法建立ST前3年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加入非财务指标可以提高财务困境预警的准确率,且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的预警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大多局限于二分类研究,而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往往会经历一个逐步衰败的过程,简单的二分类有时会掩盖某些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逐渐变差的事实。为了更准确地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其按照盈利能力分为财务健康公司、财务亚健康公司和财务困境公司3类,并运用t-1年和t-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平均影响值的变量筛选方法构建了SVM多分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能够以较少的特征变量实现较高的分类精度,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比率征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困境征兆是指企业陷于财务困境之前的某些特征,主要表现为财务困境与非财务困境企业的某些财务指标、财务项目具有显著差异。陈晓(《中国财务与会计研究》2000年9月)研究ST与非ST公司八大类财务指标后,发现ST公司财务指标在被特别处理前的(t-2)财政年度具有如下特征:ST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企业信用评级加以预测,加入非财务信息的公司治理指标的影响如何,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分别利用传统多变量区别分析法及基因类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以检验两者中何者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在实证方面,以区别分析法选择关键变量建构模型,加入公司治理指标以提升整个模型的完整性及准确度;以基因算法萃取企业风险等级的重要影响变量时,发现公司治理的确对信评结果有高度贡献。在比较区别分析模型与基因类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能力方面,基因类神经网络信评预测模型在模型整体的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方面,皆高于区别分析模型,表示基因类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有更佳的一般性,更能让外部关系人将模型应用于样本外的企业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Fisher判别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用财务指标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考虑到财务比率指标行业性差异,选择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研究结果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财务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危机又称为财务困境,其最为严重的情况就是破产。国外破产(或企业经营失败)预测模型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研究范围较广,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问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包括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理论构建、财务预警实证模型、财务困境成本研究、财务预警管理系统研究等。主要集中于对财务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包括对预测变量的研究、分  相似文献   

16.
本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03-2005年ST的108家公司和非ST的108家公司共216家为样本,利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财务信息和数据,选取了38个财务指标,应用逐步回归方法,选取显的预测变量,运用判别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发现,判别分析能比较准确地预测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7.
翟金花 《管理观察》2011,(22):81-82
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密切相关,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很多,而风险抵御P能力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使管理当局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避免企业发生财务困境,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伟 《财会通讯》2010,(6):67-69
本文从权益价值观及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进行了定量考察,发现我国权益投资者承担了财务困境成本,董事会股份持有率与财务困境成本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两职合一与财务困境正相关;财务困境期间,解雇不称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降低财务困境成本。  相似文献   

19.
张鸣  程涛 《财会通讯》2004,(12):47-48
财务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自1968年Altman用财务比率建立公司破产预测模型——Z Score模型以来,财务预警的研究就层出不穷。最初,审计意见并没有被纳入到预测模型。20世纪70年代,审计意见开始被引入,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审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而之后不久公司即宣告破产的情形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徐晓  鲍丽敏 《会计之友》2012,(16):89-92
文章根据ST公司和非ST公司财务指标数据的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以及均值变化趋势图分析阐述困境公司和正常公司在ST前不同时点上有着不同的财务特征,以找出哪些指标数据是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