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农产品经营已经进入到品牌竞争时代,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区域农产品的形象代言和经济名片,具有超越一般品牌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本研究以宁乡土花猪区域品牌建设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品牌建设探究——以果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慧 《时代经贸》2013,(4):45-46,48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越来越受到生产经营者和地方政府的关注。创建和培育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提升农产品市场形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外部条件日渐成熟,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晚,经验少,农业产业发展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农产品品牌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果蔬产品是世界上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果蔬的品牌附加值越来越重视,如何做好果蔬产品的品牌建设在发展农业经济与深化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产品地域品牌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研究派生了区位品牌或地域品牌发展的研究,本文正是从地域品牌研究的视角,切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及新疆地域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特点,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提出了由农产品原产地标志申请、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农产品销售网络变革、农业科技和公共品牌投入组成的建设新疆农产品地域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近年来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缺乏宏观统一规划和指导、思想观念落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规模过于分散和细小、没有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应链等问题。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于福建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意义重大。因此加强宏观的规划和指导,搞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供应链体系;积极建立和完善品牌管理体系等措施是福建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发明 《经济师》2006,(12):235-236
用于产品之中的品牌可以是单个企业品牌,也可以是区域性的公共品牌。由于农产品质量特征的隐蔽性与区域性,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性,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必需。但农产品实施区域品牌经营面临着不少难题。因此,进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必须首先明确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扶持职能,建立和完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管理,大力开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与广告宣传。  相似文献   

6.
唐丙元 《经济论坛》2003,(15):59-60
WTO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河北省就必须面对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审时度势,突出特色,找准优势,提高农业内在质量,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河北省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特色农产品由于口感、风味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存在明显差异,能够以鲜明的特色开辟市场空间,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内市场上也很畅销。河北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调整优化农…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将一个普通的农产品品牌转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著名地域品牌的过程。根据众多学者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曲丛新(2012)首次提出,新疆林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即以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林果产品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称、商标和其  相似文献   

8.
土特产品作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渐受欢迎,但由于土特产品受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在对外贸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障碍。因此,必须在企业建设、品牌、技术创新、生产标准及网络营销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苏日娜 《经济论坛》2012,(4):54-55,64
内蒙古是中国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区,有着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特色作物生产优势,其特色农产品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由于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缺乏创新,使其附加价值较低、交易方式落后、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手段单一,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产品营销的交易效率;二是采用合理的配送方式、积极构建多级城乡配送节点等途径,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三是建立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零售渠道,实现高效的流通;四是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运营的效率;五是充分利用体验营销策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研,理顺当地政府或部门、各类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中所起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这对于我省农产品创建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等,提高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浙江绿茶利益相关的主体实现齐心协力、多方共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进而对浙江农产品的品牌创建、经营以及实现品牌价值提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农业发展中发挥品牌的作用,发展区域品牌农业,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且品牌的市场拉力也无形中加强了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品牌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探讨了区域农业品牌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建设基于产业集聚区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加速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在归纳总结产业集聚区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设基于产业集聚区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旸  候岚芬  邢梦昆 《技术经济》2020,39(9):126-134
通过构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2010—2017 年间新疆各城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有 关面板数据,进行多层次因子分析,探究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新疆形成特色农产品优势特区域、 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 年间,新疆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 势,其中生产基础条件水平不断上升,人均规模化水平发展平稳,市场化水平明显下降,产出绩效水平波动较大。本文的政策 启示是,充分考虑新疆的实际情况,加大农业生产科研投入,稳定特色农作物的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 从而将独特农业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SWOT模型作为重要的战略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着分析结果不精确、不完善等局限性.本文利用改进后的SWOT矩阵模型对发展新疆农产品品牌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从内部看,新疆农产品品牌具有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地域文化等优势,但同时存在区位、品牌主体和市场体系等劣势.从外部环境因素看,新疆农产品品牌存在着国家惠农产业政策、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消费需求升级等机会,但也存在着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恶化、主导品牌竞争激烈和农产品生产特性限制等威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增"、"创"、"改"、"借"等促进新疆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四种品牌战略及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和标准化,并通过宣传等一系列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然而由于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参与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体都有"搭便车"的意图,使得各经济主体不愿意独自做出投资行为,这就导致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维护过程中的"囚徒困境"。文章以天水花牛苹果为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农户与收购商的农产品品牌维护意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次博弈中农户与收购商都不愿意去维护品牌,然而他们当中任何一方的不作为都会对农产品的品牌声誉产生影响,所以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特引入惩罚机制对农户与收购商的行为进行约束。基于此,分别从政府、收购商和农户的角度出发提出维护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信息化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品牌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信息化作为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动力,强化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保护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构建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信息化系统,成为农产品寻求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理论上分析最低质量标准、品牌成员数量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三者关系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9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就最低质量标准与品牌成员数量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最低质量标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门槛特征.结果 表明:最低质量标准与品牌成员数量呈正U形曲线关系,随着最低质量标准的提高,品牌成员数量先受成本效应的影响而下降,后受声誉效应的影响而上升;品牌成员数量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呈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品牌成员数量的增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先上升后下降,由集聚效应转变为拥挤效应;最低质量标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最低质量标准由低变高,它对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还面临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一体化发展不足、布局不合理、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应通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专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途径促进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品牌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区域品牌在旅游产品提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阐述区域品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河南省创建区域旅游品牌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特色为定位,注重区域品牌的特色营销,加强区域品牌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创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姚茂华  杨波  冯佺光 《经济师》2007,(11):276-277
"渝东南"地区特色农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释放与延长它们的特色效应,对于该地区的"三农"工作和全面小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牌战略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基于农产品品牌经营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对渝东南地区特色农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