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枫 《成功营销》2008,(2):122-123
当JAY哼着“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把音乐收割,用听觉找快乐”时,地盘中究竟是别人听你的,还是你听杰伦大哥的?“你”是谁?M-zone和所有“目标群”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所谓个性只不过是追随而已。  相似文献   

2.
“老板”一词在当今社会的含义,已经是比较尴尬了,可能你到小摊上补个鞋,别人也会叫你声“老板”。而有的行政机关,也管上司叫“老板”了。不过对于大多数企业里的“打工族”来说,老板就是给你发工资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3.
理财,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理财工具外,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一双与别人不同的理财“眼睛”。不同的视角和眼光会发现不同的机会,你有了一双与别人不一样的理财“眼睛”,你就会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双与别人不一样的理财“眼睛”呢?这双“眼睛”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百度的“知道”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每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一个网友这样回答:“真正能危害到自己的是自己本身,因为别人再怎么伤害你,也只是一时,或是一事,而自己如不能善于自我管理、克服困难、抵制诱惑、摒弃不良习惯,就会危害自己,让自己陷入深渊。”  相似文献   

5.
艾一 《中国工商》2002,(7):114-116
市场竞争虽然残酷,但并非你死我活.给别人留下赚钱的空间,你的“钱”途也很光明。  相似文献   

6.
商界经常流传的一种说法是“顾客就是上帝”。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卖乖的噱头。这种谬论成立的唯一前提就是“商家都是活雷锋。”商家逐利,天经地义;顾客“上帝”,欺人自欺。试想,谁敢跟上帝要钱?你敢跟人家要钱的人怎么可能是你的上帝?你给上帝捐钱可能还来不及呢。  相似文献   

7.
厂商双方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而结果还是取决于各自的实力。厂家比较强势,会要求经销商专营,不专营就“砍掉”;经销商比较强势,往往不理会厂家的最后通牒,依然我行我素,反正是自己掌握着当地的网络,自己不做,谁也做不起来。实际上,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如果不是闹得很僵,是不会轻易分裂的,当厂家举起“砍刀”时,心里也在犹豫;当经销商准备放弃时,心里也在想着“和气生财”。那么,在骑虎难下的时候,经销商该如何做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有过“砸大奔”(奔驰汽车)事件.也有过中国用户将东芝公司告上法庭,“洋品牌”的双重标准问题彼时其实已隐约浮显.但大家还是一厢情愿地称之为“偶然事件”,或者将其归咎为危机处理的具体工作人员的失职,放弃了深究——要知道,奔驰也罢,东芝也罢,这些“洋品牌”可一直是中国人市场学步的“偶像”。可最近的事态还真让“洋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佚名 《华商》2014,(2):34-34
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人努力地想做一名“知道分子”。害怕别人在聊天谈到某个话题时自己插不上嘴,担心被问到“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无论自己是否感兴趣、对自己是否有用,总要确保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10.
抗拒必哀     
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并非“汗水”。如果你经过努力仍然没有达到所谓的“成功”,那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做所谓的“成功者”,老板与企业家其实是天生的,或者说,是山他们的秉性所决定的,这与努力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当你侄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遇到失败的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成功元素”,如果仃就继续向前,如果没仃就改变方向。  相似文献   

11.
姜立 《广告导报》2005,(6):34-36
曾经几时,游戏只是人们的消遣方式,“不插电”的表现,“做”出来的。人们不会想到在短短的几年中,游戏从“做”出来转变到了现在的“打”出来。当我们现在提到“游戏”这个词的时候,除了电子游戏我们很难想到其他古老的游戏方式了。  相似文献   

12.
姚力楠 《商界》2006,(10):26-26
一天,爱因斯坦问学生:“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囟.当他们从烟囟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他们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去洗澡喽!”  相似文献   

13.
离开闲散的棋牌桌,取消一场郊外的高尔夫聚会,放弃一次计划中的初夏远足,当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奔”到最近的证券营业部的时候,开户、存钱、打新股……朋友,难道你仍然不知道今年的中国股市,已经“山呼海啸,激流奔涌”?  相似文献   

14.
胡珉 《环球供应链》2005,(12):134-135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旺。”当大家伙儿看着物流行业红红火火发展的时候,是否也该想想做事的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红白喜事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最重要的古老风俗.不论谁家婚丧嫁娶.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要凑份子随礼.或送去祝福.或寄托哀思。中国是个最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度.自古就崇尚礼仪.而且还必须有来有往,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生活在这个“礼仪之邦”的人们,自然也都奉行“彬彬有礼”的古训,只要是碰上亲戚朋友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少不了意思意思,也表示一下自己是个讲“礼”的人,要是因喜事请了你,而你的“礼”没有到的话,人家会觉得比被你“非礼”了还难受。因为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所以延续“送礼金”、“包红包”的习俗成为彼此间不言而喻的礼尚往来,虽然“囊中羞涩”,  相似文献   

16.
景素奇 《商界》2008,(8):81-82
当你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会默默地观察你;当发现你优秀时,我会用”火焰和海水”来折腾你,看你是“材”还是“才”:当你干得起劲时,我会冷落你、再往你眼睛里撒一把沙子,看你是急着吼着把沙子揉出来,还是不疾不徐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杨丽媪 《商业文化》2006,(11):89-91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行政性垄断行业突然间“爱”上了一个新名词——“国际惯例”,并纷纷用“国际惯例”改进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一股采用“国际惯例”提价、涨价的热潮。与此同时,在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资水平、医疗保障、电信收费、房价等种种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情况时,相关部门给民众的解释却是“要照顾中国国情”……到底什么时候讲“国际惯例”,什么时候讲“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牛根生 《商界》2008,(3):36-36
天变,人变,道亦变。如果把企业模式看作“道”的一种,那么,环境变了,消费者变了,模式也就要发生相应的转型。 所有行业的所有企业,当你不再坐井观天而奋力跳到井外的时候,都可以找到比“井”更广的“竞争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陈鹏  赵镜亮 《华商》2010,(11):30-31
老子不信邪——简直狂妄至极。天下非常之事业,是你一句“不信邪”就能成的吗?一个只会死命往前冲,却不讲求策略的人,永远当不了“英雄”,是“莽夫”。这个道理普通人懂,简伯华当然更懂,他是“勇”也有,“谋”也要。  相似文献   

20.
坏礼物的双向杀伤力 首先,你得清楚“送礼”和“贿赂”之间的边界,如果没清楚,请做足基本功课。即便勾勒不出“好礼物”的轮廓,起码得知道,“坏礼物”长什么样。在同事及网友们人肉技术太好的今天,把老板捧成谁.也别捧成新一代“表哥”或者“皮带哥”,哪怕你在巴黎有一个强大到足以满足所有老板不用白不用的奢侈品批发渠道。太名贵或太刻意的礼物会让老板人前背后避你不及。因为其中的含义.你知他知,天下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