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克力 《时代金融》2012,(33):182-183
信托理财产品规模的迅速增长并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追捧,需要对信托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有效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维护投资者(委托人、受益人)和小股东利益的制度安排。独立董事在信托公司治理结构中担负着维护保障投资者(委托人、受益人)利益的特殊而又重大的责任。但独立董事制度在信托公司的实际实践中,也同样存在着功能作用失效的问题和需要创新完善的薄弱环节。需要从制度安排和机制建立上着手,对信托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加于创新和完善。使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履职,更有效地发挥其在信托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维护、保障投资者(委托人、受益人)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庄伟 《上海金融》2008,(2):82-86
本文就信托公司市场退出过程中的投资者权益保障难的表现、主要原因和信托及信托财产的基本法律性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就将来信托公司市场退出时的信托财产保护制度建设和监管等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磊 《西南金融》2009,(7):63-64
在信托公司推出的产品中,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以其投资者众多、发行数量大、募集金额人、占信托财产比重高、对信托公司责献的利润最多而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2005年开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选择了信托模式,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新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信托公司作为财富管理机构的功能定位。此后的5年,凭借自身制度优势,信托行业管理资产规模取得了年均51%的复合增长,并于2012年成功超过保险成为中国第二大金融业态。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信托行业规模已达10.13万亿元。2014年无疑是信托业关键性的一年,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投资者可采取什么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托行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部分信托项目风险事件也暴露出来。在刚性兑付文化以及信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加强信托项目风险处置对于信托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26个信托项目风险事件以及信托公司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尽职调查不完善、信托项目过程管理流于形式以及交易对手不诚信等是信托项目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风险处置手段包括延长信托项目期限和提前终止等措施,信托公司需要通过恰当的风险处置手段保护投资者利益。未来,信托公司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防范信托风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托行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部分信托项目风险事件也暴露出来。在刚性兑付文化以及信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加强信托项目风险处置对于信托公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26个信托项目风险事件以及信托公司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尽职调查不完善、信托项目过程管理流于形式以及交易对手不诚信等是信托项目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风险处置手段包括延长信托项目期限和提前终止等措施,信托公司需要通过恰当的风险处置手段保护投资者利益。未来,信托公司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防范信托风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由于信托公司信托业务财务管理制度至今还未出台,信托公司办理信托业务发生的费用如何核算,成为各信托公司在信托业务核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对信托业务费用核算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梁俪缤 《时代金融》2012,(32):34-35
信托公司信息披露是信托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披露相关真实的信托信息,有利育提高信托业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但是目前,我国信托公司信息披露存在各种问题,不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相关的信托法律法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所谓"刚性兑付",就是所购买的信托产品到期以后,信托公司承诺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大多数信托投资者都被刚性兑付所吸引进而投资,刚性兑付俨然成了信托产品的"护身符". 但凡投资必有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信托行业抛开刚性兑付,很多投资者都不敢买信托产品.因为信托产品不像股票、基金一样能顺利转让,流动性较差,投资的门槛也相对较高.一旦刚性兑付的防线被突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将会对信托行业产生致命打击. 其实并未有哪一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必须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行业一项不成文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用卡》2008,(18):78-78
据悉,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已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巴克莱银行将入股新华信托并持有其19.5%的股份。新华信托成为我国率先引进境外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的3家信托公司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家引入国际著名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信托公司。  相似文献   

11.
刘佳 《金融博览》2021,(8):53-55
3月初,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了2020年第四季度末我国信托业主要业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达20.49万亿元(见图1). 虽然,从数字上看,2020年信托资产规模依然延续了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缓慢连续下降的态势,但在严监管环境下,信托公司主动转型求变,制度定位日益明晰,业务结构逐渐改善,主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基于信任、忠于托付"的信托文化更加深刻地内嵌到信托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业务转型过程之中,一个更加健康的信托市场正呼之欲出.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信托产品前需谨慎遵循"章法",在深入认知信托、了解信托的基础上,运用信托的制度机制服务于个人和家庭的投资理财与事务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提起信托产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本上是敬而远之。这倒不是因为普通投资者不喜欢得到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实在是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太高了。按照《信托法》的要求,任伺一个由正规信托公司开发募集的信托理财产品,其对投资者的投资资金门槛的起点要求是100万元。这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只能仰望星空的投资金额,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13.
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在2016年第二季度已超过17万亿元,信托受益权流通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但受限于制度环境、流通渠道等因素,信托受益权流通尚不畅通。随着2016年初中国信托登记公司获批筹建,信托登记制度逐步建立,税收配套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以系统、科学、公平为原则,对信托受益权流通的税收机制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下理财产品市场上,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由于收益率高已经成为不少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对象。购买信托产品享受高收益的同时,高风险也是投资者必须面对的。根据相关规定,信托公司不得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需要自担投资风险。自2012年开始,信托产品融资方违约事件频发,信托计划投资者能否连本带利的收回投资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未来需要依靠相关配套机制并通过市场的力量对信托业进行变革,打破刚性兑付也是大势所趋。近期发生的中诚信托30亿元信托产品面临无法如期兑付一事,虽然最终以信托公司承诺兑付投资者本金而使得该事件暂时平息,但是,这一事件将会改变信托行业的游戏规则,为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淡薄敲响警钟,也将会导致“刚性兑付”的不败魔咒就此被打破。同时,“信托罗生门”的发生也让在信托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商业银行遭遇了又一次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寿保险信托制度创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信托和保险的合作仅限于保险企业参股信托公司以及利用信托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在合作开发创新性金融产品方面还未取得很大进展。人寿保险信托作为一种结合保险与信托功能的创新型金融业务,具有保障未成年受益人合法权益、资产管理以及避税等功能,是保险业与信托业合作的新途径,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发展。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和金融机构发展水平下,建立人寿保险信托制度不存在法律障碍,可以采用"保险中介"型的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为保险信托提供中介服务,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最终实现保险客户、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孙柏  徐智 《金融博览》2011,(7):35-37
除了资金与期限门槛,购买信托产品还有一个隐性门槛,那就是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判断和承担信托计划的相应风险。随着信托市场的持续繁荣,信托产品逐渐成为许多高端投资者的心头之好,许多信托产品一经面世便被抢购一空,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目前市场上有诸多信托公司,各种类型的信托产品也充斥市场,孰优孰劣,投资者往往如"箩里捡花,越捡越花",不知如何选择是好。那么,哪些投资者适合购买信托产品,又应从哪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1日《信托法》正式生效,但与之相配套的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制度尚未出台,这已成为当前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拟从信托关系的法律属性及信托业务的特征出发,就信托公司会计主体的界定、会计要素的设立乃至会计等式的重构等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以冀构建新的会计核算模式,早日建立和完善信托公司会计核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2004年,国内几家信托公司因违规而出现问题,使本来步履蹒跚的我国信托业再次蒙上阴影。因此,提高我国信托公司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批规范经营、核心竞争力强的信托公司,对我国信托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信托制度的特点及其比较制度优势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以其更为有效的财产转移与管理的制度设计,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托业自"一法两规"颁布实施以来,在自身产品设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功能定位、盈利模式、公司治理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为促进中国信托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中国信托业、信托公司功能定位的理论研究,加强中国信托业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建立信托资金(财产)的强制托管制度,实行基于声誉管理的信托公司异地业务资格管理制度,建立信托产品的场外交易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实行信托财产的账户管理制度,发展产业投资信托和创业投资信托制度,探索分业监管下的中国信托业功能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