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披露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制假售假、滥施乱用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加工食品屡禁不止,农药残留、动物疫病危害、动植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连绵不绝,食品质量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近期来,随着媒体披露了一连串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只是被动地跟着媒体披露的报道走,哪家企业出了问题,就去查哪家。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食品安全问题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问题出在食品…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隐蔽性,致使人们步入饮食焦虑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家诚信缺失,信息不对称,以及受快速传播的媒体舆论的影响,这些都是引起当今人们食品安全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消除食品安全焦虑问题,需要政府加强食品监管,企业加强安全把关,媒体给予准确、客观、及时的报道,同时也需要社会和个人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葛向华 《中外企业家》2013,(11):177-178
本文研究了舆情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认为新媒体时代舆情对食品安全事件影响巨大,已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了阻碍食品安全舆情正确引导的因素,如政府在新媒体应用方面滞后、主流媒体引导缺位、媒体舆情引导偏颇等;针对目前食品安全事件舆情引导的现状,提出了若干积极、科学、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舆论监督与引导的建议与策略:加强网络和传统媒体舆情的互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法律和技术监控、食品安全报道理性化、政府合理引导和化解、普及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等建议,为有效引导食品安全舆情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纪正昆在通报对国产和进口啤酒中的甲醛含量进行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时,指责某些媒体在“甲醛啤酒事件”的报道中不负责任、报道失实。同时纪正昆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欢迎广大媒体关心食品安全,但同时希望媒体在报道食品质量安全卫生问题时,能够认真谨慎,  相似文献   

5.
目前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引来很大争议,主要围绕媒体偏见和媒体监管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以及是否将媒体监管作为行政考核指标时的契约实施行为。研究表明,在媒体监管“激励有效”的情况下,媒体曝光可以有效增加地方政府的监管努力水平并降低中央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避免媒体偏见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加强对记者进行食品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食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媒体上关于餐饮业的报道日益频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文章通过描述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现状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原材料、生产加工、餐饮用具、卫生许可、政府监督5个方面分析了餐饮业存在的安全问题,最后针对餐饮经营者、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分别提出了改进措施,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上一些经营者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近来食品行业里的丑闻不断,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媒体争相报道的同时,更引起了民众的担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损害赔偿问题合理得到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从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责任形态,归责原则,惩罚性赔偿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下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利益应如何得到保...  相似文献   

8.
浅析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冠生园月饼、肯德基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一些知名企业的食品安全事件陆续被媒体披露,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问题更多、更深层次的关注与担忧。食品安全信用是指交易过程中厂商对安全食品供给的承诺兑现或保障程度。显然,食品企业是质量安全信用的主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我国目前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峻,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件报道不断。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且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一直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揭露出来,如果未发生严重后果还有挽救的余地,但是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像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出现了"大头娃娃",对许多家庭造成了严重伤害,当年的许多孩子至今还深受其害。所以,食品安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篇文章从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法律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期间,食品安全是媒体每年报道必不可少的新闻话题。食品安全与人们生命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方便面荧光剂"、"勾兑葡萄酒"、"毒大米"、"注水猪肉"、"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心有余悸。食品安全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希望国人"横扫"海外奶粉货架,以及广州人买酱油都要到香港的现象不复存在,相关部门和食品标杆企业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被报道出来的问题食品越来越多,大众对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的关注度随着问题食品的发生而不断提高,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也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公民发放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找出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四个困境.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后提出了四个完善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希望通过这些政策能为公民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有用的思路,政府和公民携手一起将食品安全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10-2014年间年报存在问题的中国上市公司(以下简称"问题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媒体负面报道与这些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问题企业媒体负面报道比例越高,权威媒体报道数量越多,这些企业越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权威媒体有利于加强媒体负面报道对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敦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被推上风口浪尖。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食品安全这一重要民生话题也再次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议题。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从"非法添加"到"过程控制",再到"原料安全",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重心的转移,显示了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的溯源轨迹,并与2013年中央对"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的判断相吻合。专家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强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频频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们认识到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媒体和公众参与程度,从而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频频传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无所适从。自"瘦肉精"、"毒奶粉"、"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国家将食品安全视为"餐桌上的民生",不仅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也表明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怎样让餐桌走出"问题食品"的阴影,如何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廖记棒棒鸡是成都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较早开启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江苏连云港等地查处的销售巴西疯牛病疫区牛肉案件。据当地警方透露的消息,"巴西牛肉案"涉案金额达数十亿之巨,仅销售至连云港地区的就达1亿多元。"巴西牛肉案"被媒体披露后,舆论又是一片哗然。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层出不穷。境内不法分子制售各类问题食品事件时有曝光,如今又整出来自境外的"巴西牛肉",食品安全的关口到底是怎么把的?如此巨量的巴西牛肉,在"禁售令"之下,到底是怎么入境的?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畅销于国内多个省份而不被发现、未被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部分境外媒体对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进行了不切实际的报道。我们不回避问题,但是,不赞成不顾事实,以偏概全的炒作。事实胜于雄辩,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问题,针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监管机制:市场准入制度、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建设等等,就是其中突出的有力的举措。百闻不如一见,本期我们对这些举措进行一一地简要介绍。旨在说明:中国的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是安全的,是有理由可以放心使用的。  相似文献   

18.
“从2013年媒体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来看,关注点正逐渐深入到中国食品安全的本源,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是2013年的关键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2014年1月9日召开的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这4个字无疑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怎么看食品安全?食品出事后,你相信谁的声音?如何对待食品造假者?这一连串的问号都是食品界和社会大众争论的话题。虽然媒体对此有过种种报道,但往往缺乏调查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众标准化》2008,(3):57-61
3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两会新闻中心就“中国的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情况”这一问题接受了中外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 李长江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近年来,我国产品、食品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通过2007年开展的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我国的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又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