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过去曾称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由于它可以双向使用,既可作为电解槽电解水产生氢与氧,又可加入氢、氧(或空气)产生电力,故又称为可再生或可逆性燃料电池,它是最先进的第五代燃料电池。例如,第二代磷酸型燃料电池在200℃运行时,电流密度仅为150毫安/厘米~2,而 PEMFC 在95℃运行时,电流密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新区》2008,(5):17-18
所谓的"氢能源"实际上是用其它能源将海水转换成氢气,再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转换为动力.这个过程中并不"溢出"任何"能","氢能源"实际是"氢燃料".  相似文献   

3.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燃料电池由于有高效、清洁的优点,已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得最快的是用氢作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但因其本身存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商业化。  相似文献   

4.
如今有一项技术,全世界各大企业每年都要投入总计数十亿美元的巨资竞相研究和开发,这就是"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生成水的过程来产生电力的一种装置。所依据的原理,是"水电解反应"的逆反应。   燃料电池一旦得到普遍应用,那么,我们现在这个使用着终归会消耗殆尽的化石燃料的社会便将步入一个使用氢能源的新型社会,而这种氢能源,实际上永远也不会枯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燃料电池即将引发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又一次大变革。   燃料电池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将来,手机和 笔记本电脑上所使用的电池全都会换成燃料电池。各家各户都安装有一套燃料电池,提供全家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电力。所有的汽车全都配备了燃料电池,再也不必担心 石油价格暴涨,只需使用可再生的天然 能源所生产的氢气就可以随意行驶。世界上一切动力机所使用的电力,大概都可以从燃料电池获得。   那么,燃料电池产生电力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讲述受到世人关注的"燃料电池"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输出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极化曲线仅能反映燃料电池稳态外输出特性,不能充分反映具体影响因素及规律,因此需研究其内部物理参数的动态变化。通过建立电堆内阻和交流阻抗特性模型,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分析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燃料电池的内阻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在333~353 K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燃料电池的内阻减小;当温度不变时,相对湿度的增加能减小电堆内阻,燃料电池输出性能增强。最后,基于15kW燃料电池测试平台进行性能试验,验证了燃料电池动态特性分析的正确性,为进一步优化PEMFC输出性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刘工 《东方经济》2004,(12):52-54
近年来,鉴于燃料电池技术不断成熟,加上油价扶摇直上,全球性能源紧张局面不断加剧,正促使各国高度重视燃料电池的开发。实践证实,燃料电池几乎可在任何地方甚至是高层建筑中提供、补充电力。燃料电池不是通过燃烧,而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来获取能量,这个过程的主要副产品是热量和从水。这种已有百年历史的技术的应用以往的进展并不快,但是随着大规模的应用即将出现,投资正在将更多的资金注入日益增多的燃料电池公司。  相似文献   

7.
文章设计了一种可视化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平行流场,实验研究电池阴极侧的反应气体的流量、电池操作温度对电池性能和流场内排水情况的影响,实验得出:在60℃时,阴极侧的空气流量为600 m L/min,阳极侧氢气流量为800 m L/min时电池的排水效果最好,电池的性能也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8.
陈期生 《科技和产业》2023,23(13):207-2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成本集中在贵金属Pt催化剂,而Pt/C催化剂是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为此,对机械化学法、乙醇机械化学法、乙醇浸渍搅拌法等工艺方法制备Pt/C催化剂进行研究,并对退火、铂金属用量等条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会降低Pt/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故退火温度要适当,不能超过900℃;3种方法制备Pt/C电催化性能进行对比,乙醇机械法和乙醇浸渍搅拌法略性能相当,机械化学法优于前两者,并对其进行平行试验验证,重复性较好,测试性能稳定,具有可操作性;对其机械化学法Pt负载量(20%~40%)电催化性能对比发现,Pt负载量增加,电催化性能增加;对比扩大球磨和玛瑙研磨发现,扩大球磨的电催化性能好,说明该方法可实现扩大实施,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加州大学特拉维斯·威廉姆斯在新一期《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称,他们已研发出一种安全、有效提取和存储氢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完成从硼烷氨中提取气态氢,再将气态氢转化为硼烷氨进行存储的完整过程。这是氢能存储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0.
国外新科技     
意大利研制出压缩氢燃料电池汽车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一种以压缩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车,意大利环境部长博尔东亲自向公众推介这种环保车。   这种燃料电池车是在意大利环境部资助下,由菲亚特公司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的。该项目总投资为 200亿里拉(约合 950多万美元)。   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氢同氧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然后再以电能进行驱动的新一代车辆。氢和氧化学反应生成水蒸气,不排放碳化氢、一氧化碳、氮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质。因此燃料电池车又被称为环保车。   菲亚特此次推出的 600型氢燃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6,(4):68-68
英国锡里斯电力公司成功研制出功率为1千瓦的燃料电池,可以充当家用“电站”,为普通家庭提供电力和热水。该燃料电池不同于传统以氢为动力的燃料电池,它使用的是天然气,既可以产生电能,也可以产生热能。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氧化钼 晶体制成的新型二维 纳米材料,有可能给 电子工业带来革 命。 在材料学中,厚度为 纳米量级的晶体薄膜 通常被视作二维 的, 即只有长宽,厚度可忽略不计,称为二维纳米材料。新研制出的这种材料厚度仅有11 纳米,它有着独特的性质,电子在其内部能以极高速度运动。 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网,是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电子在其中 也能高速运动。但石墨烯缺乏能隙,用它制造的晶体管无法实 现电流开关。氧化钼材料本身拥有能隙,将它制成类似石墨烯 的薄片后,既支持电子高速运动,其半导体特性又适合制造晶 体管。科学家说,在新材料内部,电子极少因为遇到“路障” 而散射,可以流畅地迅速运动。利用这种新材料可研制出更小、 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的电子元件和产品。(中国日报网)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保电工作中传统柴油发电车的污染,设计含多种发储系统的氢燃料电池发电车系统结构,利用飞轮储能作为市电和氢燃料电池的过渡电源,采用电动底盘车电池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备用启动电源,提高整车的可靠性与环保性;提出多个氢燃料电池模块均流调整策略及发电车多源协同运行控制策略,实现了发电车的功率提升与不间断输出。研究成果支撑研制了国内外首台400 kW氢燃料电池发电车,测试与应用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五高交会上,荷兰JP方得密公司为我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第一次参加高交会的荷兰JP方得密有限公司,带来的是世界上最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第三代质子膜燃料发电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研制的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二号”日前在上海工业博览会上现身,据悉,它将在明年投入批量生产。银白色的“超越二号”燃料电池轿车,粗看与桑塔纳3000型轿车无甚区别。不过,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孙泽昌教授指出,它的外壳是3000型,但核心是燃料电池发动机“喝”的是氢气,经过低温燃烧,产生电能从而驱动汽车,“吐”出来的是纯水,没有任何污染: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作为能量来源,具有无污染、低能耗、低噪声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2010 年5 月12 日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提及水和电子器件人们通常会认为二者是不能混在一起的。但是,水的参与却可以让纳米电子器件的制备更加快捷经济。如今的电路板已经集成了纳米尺度的元件,但是纳米元件很难操作,有时为了在硅片上构建出复杂的纳米结构不得不在其他地方首先制备出纳米元件,然后使用化学方法剥离,同时为了增强这些元器件的粘沾性,不得不在高温的条件下,一个一个地把这些纳米元件转移进相应的工作部位。现在,荷兰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利用水可以更加便捷的转移纳米元件的方法。基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亲水性,科学家们首先选取按照一定图案沉积有石墨烯的亲水硅片,然后将此硅片浸入到憎水性聚合物溶液中,干燥后,接着把硅片放入水中,就会在水面得到剥离后的聚合物——石墨烯膜,然后将此膜转移到另一硅片上,接着溶解掉聚合物层只保留石墨烯层在硅片的表面,反复此过程多次,就可以构建出复杂的电子纳米结构用于后续工作。 (朱海峰编译)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20,(4):49-51
文章研究开发了一种"电电"互混的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旨在通过将燃料电池与一种具备瞬间大电流放电能力的储能设备连接,使得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具备长航时、快速充装特性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爬坡与加速性能。文章提供了该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方法、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装置及包括该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控制装置的电动自行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燃料电池的动态响应能力弱过载能力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电热膜采暖具有绿色、灵活、控制方便等优势,是国家目前推行“煤改电”清洁采暖的产品之一。为提高石墨烯电热膜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设计开发一种电极处自动刮膜装置。分析研究影响因素并设计试验,从温度和压力两个角度确定刮膜装置的工艺窗口。从理论上分析刮刀的受力过程,将石墨烯电热膜的厚度误差转换成压力差,设计一种误差补偿机构,成功开发一种基于石墨烯电热膜自动化生产的热熔刮膜装置。  相似文献   

19.
发展洁净能源或替代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建设的世界潮流,其中氢能是最佳的选择。多途径开发氢能,其中利用微生物有效开发氢能是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熟知,氢是“水之源”,2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氢气在氧气中易燃烧释放热量,并生成水。由于氢、氧结合不会产生CO2、SO2、烟尘等污染物,所以氢被看作是未来理想的洁净能源,有“未来石油”之称;也可用于燃料电池的研制,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将会彻底改变全球能源系统的发展方向,氢在自然界中算是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存在于淡水、海水之中,也存在于碳氢化合物和一切  相似文献   

20.
近期,以日韩车企为代表的国际主流车企纷纷布局氢燃料电池车。多家汽车厂商宣布将推出利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环保型汽车。6月11日,韩国现代在北美开售氢燃料电池版的途胜SUV;本田公司将于2015年率先在日本和美国两地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公司的氢燃料汽车也计划在2015年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