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点;既能加快安徽的发展,又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文章对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皖江示范区新时期新阶段的承接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泛长三角形成的客观必然性、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状况及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关对策:"虚""实"结合;加强制度化建设;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克服"瓶颈"因素;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产业构成、财政收入、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在安徽省的重要经济地位,对皖江城市带与铜陵市经济发展进行了梯度剖析,对铜陵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产业选择做出了判断,论述了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并得出相应的启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铜陵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针对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提出在全省一盘棋、统筹布局的前提下,在承接对象、主体、产业和方式上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在充分发挥安徽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同时,创新与产业转出地的合作共赢机制,牢牢把握环保标准,实现安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新世纪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设立十余年来,示范区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融合一体化方面成效明显,但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加快构建皖江与长三角的一体化市场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机制和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是化解皖江区域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给安徽对外贸易带来了发展加工贸易、改善外贸商品结构、提高外贸产业竞争力等机遇。同时,安徽外贸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安徽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外资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效率指数和潜力指数分析区域内各市利用外资的效率与未来利用外资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起,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渐规模化,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转移不仅使东部地区实现了"腾龙换鸟",而且也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可把承接产业视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山西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资源优势及"十二五"发展目标,对如何做好产业承接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不同的要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素耦合方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西北五省(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该区域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传导机制上,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就业扩大效应来影响区域间经济差距。实证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都显著缩小了其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当考虑人力资本变量时,发现该区域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时,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差距存在"U"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转向以内生驱动发展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运用份额-分离法对1998~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重点城市和区域进行产业优势分析。结论表明,根据具有不同区位优势地区应采取有差别的产业转移支持政策,重点发展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的保险业,发挥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担风险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二者良性循环融合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二十一世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加剧,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压力显著加大,大量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新疆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地区,应该抓住此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海关而言,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融入大局,强化建言献策,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创新思路,提升监管效能,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高效的通关环境;主动作为,突出工作重点,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特色服务;利用优势,加强统计分析,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及时的预警监测;把好国门,正确履行职能,为新疆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13.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利用皖江城市带十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规模、劳动力成本和路径效应对吸引外来资金均有正向拉动效应,并提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2011年8月22日撤销地级市建制,管辖区域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市)、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不仅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且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框架,确定影响承接离岸外包设计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在参考国外问卷设计的基础上,对承接设计离岸外包最集中的长三角地区的设计外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外包设计产业钻石模型的强竞争力因素一个,中等竞争力因素三个,弱竞争力因素二个;我国长三角地区离岸外包设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偏低,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足和文化差异是导致钻石模型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提升承接离岸外包设计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是改善重要的弱竞争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大规模从东部向中西部集中转移,且转移方式多元化,“抱团转移”趋势明显;转移产业的层次提高,技术资本转移的趋势加大,产业转移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同时,政府对产业转移的宏观引导也得到加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正逢国内外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契机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好等优势,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科学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政府应强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加强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有效合作;要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通道,充分利用“长三角”平台,以产业优势为基础,加大产业链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转移的盛行,湘南地区承接产业的规模逐步扩展,承接产业的转移对湘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由之路。安徽具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和机遇。面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安徽应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加强产业规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平衡发展和有效集聚;加强新兴产业发展,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带动现有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皖江开发战略实施近20年来,皖江地区从政府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开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皖江城市带是皖江区域的核心轴线,在融入长三角的大潮中发展较快,但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差距在拉大,融入时间将会增加。皖江城市带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优势,但区域核心不突出,内聚力不强。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的突破口是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强化皖江城市带整体功能,强化一体化措施,加强城市带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承接基础和空间。研究表明,重庆市作为中西部最大的产业转移承接地,要充分利用承接外来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外包承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的服务业,着力提升重庆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