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Ⅴ了”是在对话中常用的一种表达“谢绝”语法意义的格式,它具有鲜明的句法特点;它的“了”和“Ⅴ”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分别省略而不影响其语法意义的表达(情态色彩上有细微的差异);“不Ⅴ了”格式表“谢绝“的独特约语用价值就在于它的委婉客气,而这个语用价值又是可论证,有理据的。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一种文化对话方式,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受到了传统文化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统一,被概括为“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它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统一协调的整体观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本文将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为着眼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最近来到中国东部的一个大城市考察,并对这个大城市的主持班子提出了用地规划的“三分指标”,即“三分之一建设;三分之一农用;三分之一生态”。笔者觉得温总理的这个指示要求,非常及时。他向当今的土地、建设、规划界,展开了一幅“田园城市”的蓝图。所明确的是:城乡必须要有一个界限。这对于当今的城乡规划、集镇规划、村镇规划的“无序发展”,具有极深刻的意义。时下某些经营城市的决策者们经常口出“豪言”,比如若干年后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化率”达到42.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弗洛伊德的“暗恐”视角分析了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凯特·格伦维尔的《神秘的河流》中主人公威廉·索尼尔边缘性人格,即在时空策略下透视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发展、强化、自我痊愈的过程。通过对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的书写揭示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欲望机制下英国社会权力话语(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对话)以及在悉尼的种族中心主义(白人与非白种人的对话)和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对话)之间的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5.
毅力 《大众商务》2005,(11S):44-45
“跳槽”,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山东打工妹陈琳几经跳槽后,在“跳槽族”身上发现了巨大商机,她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专为跳槽出谋划策,每月有上万元进账,女孩是怎样闯出这条谋生之路的呢?  相似文献   

6.
从哈贝马斯交流理论的角度指出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困境在于西方文明中的科学化、理性化成分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过度延伸。因此,应借鉴哈贝马斯的交流理论重新把人的因素引入高校学生管理过程,将“对话”管理作为理性管理的有效补充。对话管理主要包括直接对话、书面对话和网络及手机短信对话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外信息传播与沟通环节中不可避免的障碍,新闻误读破坏正常的传播秩序、歪曲事实的本来面目、引导虚拟合意的形成、加深国际信息交往的鸿沟。本文回溯了中美新闻“误读”的历史渊源,探讨“误读”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最后对消除“误读”、发展公平的传播和对话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楚的界定.他们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只是一种经济形式或经济成分,而不是一种发展模式.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发挥不同的作用.西方少数学者为中国等新兴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其目的是为新兴国家的发展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9.
小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当今城市中一个时髦话题。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人们看到它的优点,舒适、快速,是一种身价的表现,配上一句时髦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更显得潇洒无比。诚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拉动小汽车消费,一切如此顺理成章,不容置疑。但就城市而言,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城市中大量汽车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故又有“生命胜于金钱”的说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比西方国家晚,发展也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但人口拥挤,道路交通状况并不乐观。设想在这类城市中大力发展小汽车,将带来怎样的结果? 就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我国城市是否已经到了“小汽车走进家庭”  相似文献   

10.
“不争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根据中国长期以来争论多,干的少的坏习惯提出来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发展是硬道理”。争论能促进发展吗?因此,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不摘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通过开发人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把教育的落脚点与被教育的接受点很好地衔接起来,使两者在心理上不断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是提高思想教育效果,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当前一些干部和职工的思想状况与心理承受力等实际情况来看,重点是要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找准三个方面的心理“衔接点”。一、“情绪诱导”与“行为思想”的衔接点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支配。兴奋、满意、愉快的积极情绪,是人们工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思想教育要不断造成人们的愉快心理,使之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接受新思想、解决新问题,干出新成绩,就需要加强“情绪诱导”,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所谓“调动人的积极性”,实质上就是开发、诱导人的积极情绪,用以谋求人们在欢乐愉快的情绪中尽心尽力的工作,取得最佳工作效果。开发积极情绪包括三个内容:主观意识上的自觉性;心理上的积极性;行为上的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思想、行为直接受情绪的影响。心境情绪好,容易办事,工作效率高,不好则难办事,甚至办不成事。要造成被教育者能在一种轻松自如、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以愉快的情绪接受教育,开展“恳谈对话”是一种有效的好形...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重新审视当今的教育,使现今教育视觉、人才培养方式更为科学和全面。旅游院校提出了"培养旅游能人"的目标,提出了行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音乐智能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通过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使音乐智能在"旅游能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把音乐教育课程正式纳入到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创新课程,办出特色,以培养出旅游行业中真正的能人。  相似文献   

13.
“忠”、“恕”思想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命题。它们既是“仁”的主要内容,又是推行“仁”的基本方法,同时是古代社会解决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当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们也必须学会如何在社会中协调同他人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忠恕”之道对于建立和谐的现代人际关系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管理打破了旧公共行政由等级制的官僚组织形式所支配的局面,有其显著的进步性。但新公共管理作为当今行政改革的主流思想体系,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局限性。从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看,“新公共服务”将是一种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因为它具有不同于旧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第一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和新视角,对毛泽东思想进行审视,不仅可以展现毛泽东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对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也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当今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指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高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本以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参考有关政治经济学说和社会发展学说,在恰当地为“社会整合”定义的基础上,从内涵与外延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三个代表”与现代社会整合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当今社会各类矛盾与冲突及现代社会整合意义的分析与研究,按照《宪法》精神,用毛泽东“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当代社会各主要阶级或阶层在社会整合中的地位与态度进行论证,大声疾呼应以工人阶级为现代社会整合的主体力量与核心,并在批判当今腐败现象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搞好现代社会整合的五项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位教学”是对应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维模式,然而,人们易将其与“因材施教”互为混淆。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便能发现两种教学体系的异曲同工之处,以及对位教学在时因材施教批判基础上的蜕变和发展,从而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各类报纸、书刊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身为一名音乐教师,很受鼓舞,也培感高兴。面对音乐教育被人忽视,当今大学生音乐素质几乎为零的状况,很希望采撷音乐──这一朵素质教育中的奇葩,奉献给广大的学生朋友们。就素质一词而言,它的涵义很广,包括政治、思想、文化、艺术、身体、心理素质等。关于素质教育,人们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对其作出了种种界定。而教育部所提出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在我国“应试教育”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下,从学校到家长,都过分强调智育的发展,形成了许多入校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等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