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通用航空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航空活动划的性质一般将其分为民用航空和军事航空.依照《国际民航公约》的分类,民用航空活动有通用航空运行、商业航空运行和航空作业3种,我国民航法规定航空活动包括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美国FAA将民用航空活动划分为航空公司业务活动和通用航空两种.由此可见,尽管各种规定的名称不同,但都认为通用航空是除了军事航空和公共航空运输以外所有航空活动的总称.世界上一些航空大国、强国都将通用航空放在与公共航空运输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行发展,通用航空也因此被称为民航强国之一翼.  相似文献   

2.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共航空共同构成民航运输业的两翼.建设健康水平良好的通用航空支撑体系是发展民航产业和建设民航强国的需要,也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通用航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会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对通用航空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用航空发展支撑体系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结构,要对通用航空发展支撑体系的健康性做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关键问题之一.这个指标体系既要能够真实反映整个通用航空发展支撑体系的基本状态,又要能够便于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应综合考虑通用航空全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环境,利用现有评估方法和评估经验,来设置通用航空发展支撑体系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我国民用航空全行业安全发展总体平稳,民航运输飞机由2010年的1 597架增至目前的2 645架,净增1 048架;通用航空飞机由1 010架增至目前的1 866架,净增856架;5年合计净增飞机1 904架.运输机场由175个增至210个,净增35个.运输航空企业由45家增至54家,净增9家;通用航空企业由111家增至278家,净增167家.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年均分别增长9.6%、10.4%和2.3%,运输飞行总量年均增加66.2万小时,保持了运行持续安全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徐刚 《空运商务》2008,(16):17-21
2007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对我国民航的安全审计表明,中国民航在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法规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中国民航危险品航空运输的整体安全形势不断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部)于2004年9月1日开始施行,根据这  相似文献   

5.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较早,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国外通用航空和国内民航运输相比,通用航空产业规模仍然偏小,尤其是通用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几乎没有很大进展,成为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的"短板"。  相似文献   

6.
搭建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法制政策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交通企业管理》2009,24(10):58-59
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是民航业的两翼。建设民航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运输航空,还应有发达的通用航空未支持。我国运输航空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航空运输系统。而通用航空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问题,笔者拟从通用航空业法制政策视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天津航空培训发展的国内背景我国航空培训机构主要有综合培训学校中国民航大学,五家飞行训练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北京泛美国际航空学校有限公司、青岛九天-斯巴腾国际飞行学院有限公司、深圳鲲鹏国际飞行学校、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有限公司)、具有飞行员理论培训能力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培训机构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具有培训航空制造能力和设计人才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面人员培训机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  相似文献   

8.
通用航空,是指固定商业航班以外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通用航空为国家建设、社会服务、民航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我国通用航空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过去一直是在计划经济社会效益的指导下发展,其投资和营运都有其特殊的限制要求,加上空中交通管制、机场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支线航空是民航运输业务的重要构成,与干线航空业务一起,成为支撑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完善支线航空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支线航空补贴政策,支线航线数量不断增加,航空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支线机场所在城市的通达性明显改善。支线航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其中,持续的补贴政策功不可没,2008年,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运商务》2011,(9):19-24,43
一、运输航空 2010年,民航运输生产实现新突破,标志着中国民航在建设民航强国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重要的民航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服务链整合在民航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以至到2020年,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民航已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为此民航总局进一步提出建立新一代民用航空运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民航大国。但是以民航强国标准衡量,中国民航仍需扩大运输规模提升运输品质。大众化是民航强国战略的主要战略之一,其目标是使航空旅行成为大众化出行方式。这一目标内涵丰富,包含了使更多的民众选择航空方式出行、民众出行时更多地选择航空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不仅是民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为民航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上接第205期)(8)我国航空枢纽港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机场及基地航空公司目前的运营状况:中国民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列位次,已从1978年的33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现状 世界航空运输业始于本世纪初,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民用航空运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民用航空运输的结合使民航运输信息化成未来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如飞机操纵系统进一步数字化和智能化,客舱提供多媒体娱乐设施,通信导航系统由模拟信号向GPS导航发展,全世界已经建立了多个计算机订座系统。随着航空公司联盟的建立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定座系统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定座网络。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旅行、机场联系智能卡、客舱服务多功能化等均是信息技术与航空运输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我国民航业进入了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原有民航机队规模迅速扩张,多家民营资本航空企业投入运营,通用航空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地方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之相伴,民航飞行员短缺"瓶颈"问题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7.
《空运商务》2010,(2):9-12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 我们刚刚度过中国民航成立六十周年大庆,隆重纪念了两航起义六十周年,六十年来,我国民航走过了峥嵘岁月,走向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从1950年的仅有7条国内航线发展到现在运输总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水平;2004年,我国成为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航空大国的地位得到了国际确认;2009年,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民航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民航全行业整体实现盈利,运输增长结构呈现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8.
颜姝蕾 《空运商务》2010,(17):14-18
行李航空运输是民用航空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客航空运输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旅客运输量明显上升,与此同时,航空行李运输差错的增多给旅客带来极大不便。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运输业,取得了巨大发展,1978年至今的30年间,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8%,大约是同期世界民航平均增长速度的3.2倍,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初步确定了中国世界民用航空大国的地位。与耀眼的民航高速增长相矛盾的是,中国的支线航空运输发展长期增长乏力,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20.
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鄂尔多斯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民航支线航空论坛2013"于8月28日至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中国民航支线航空论坛2013"是"中国民航发展论坛2013"的分论坛。"中国民航发展论坛"是围绕全球各地民用航空的一些关键问题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自2007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