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样判断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怎样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点,文章主要针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会计是由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会计行为,是这一差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所得税会计准则是对如何对所得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研究与规范的一种会计准则。我国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由原本将损益表作为中心的核算方式转向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主要中心的新的核算模式,在所得税会计核算工作中引入了资产计税基础以及负债计税基础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入暂时性差异这一概念,要求我国所得税核算要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进行处理,实现与国际所得税处理的一致。  相似文献   

3.
张晶  高冬秀 《会计之友》2007,(11S):36-37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弄清暂时性差异是正确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的关键。本文解析了暂时性差异的涵义,探讨了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的关系,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引入暂时性差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对其作诠释、以期有助于广大会计工作者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企业研究》2011,(7):111-111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该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暂时眭差异分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按照会计准则对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所得税影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虽然资产或负债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但出于各方面考虑,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特点分析 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即准则第二章的"计税基础"和第三章的"暂时性差异",这也是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确了暂时性差异概念,介绍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及报告。这表明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将发生重大变化,即转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1.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原来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实务中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难点,包括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追溯调整以及实务中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常见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正>新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核算方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核算注重的对象由原来的永久性差异转为暂时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把本期由于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保留到这一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期间予以注销,当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需要按新的税率对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13.
由于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分离,作为企业金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暂时性差异。本文借鉴得勤(Deloitte)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和《第12号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以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为依据,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一、所得税会计原理简述所得税会计是用来处理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间的差异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一种会计程序,以全面地反映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间差异的来龙去脉,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对永久性差异一般不在法务上专门处理,而主要对暂时差异作出处理。对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从国际上看有应付仅江法、递延法和债务法。我国国内所得税会计准则征求它见月中,提倡的是损益表布务法.下面我们就以根益表债务…  相似文献   

15.
由于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分离,作为企业金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暂时性差异。本文借鉴得勤(Deloitte)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和《第12号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以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为依据,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涉及的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实施所得税准则.  相似文献   

17.
解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其确定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眭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8.
秦洪平 《财会月刊》2013,(12):105-105
在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核算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中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列示。所谓“递延”,即当期不确认,在后期进行确认,其产生原因在于暂时性差异的存在,永久性差异不会导致递延确认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暂时性差异都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现行会计准则对各种例外情形给出了相关说明。下面结合两种情形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董枫 《企业导报》2012,(18):143-144
暂时性差异是从时间性差异发展而来,因而理解暂时性差异有必要与时间性差异相联系。本着这一思想,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进行了类比研究,希望对会计实务人员吃透所得税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根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关于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暂时性差异处理的原则,用实例阐述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无形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