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环境资产核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直没有将自然资源等环境资产作为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特别对资源产品生产企业来讲,由于环境资产未入账,其耗用的价值也就不能转入产品价值,这导致了很多问题。首先,由于企业消耗的自然资源的价值不能反映在产品成本中,导致资源产品定价偏低,减少了企业的收入,挫伤了生产者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积极性,迫使企业为了增加收入而走粗放经营的道路,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加快了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资源产品低价,使资源产品生产企业资金匮乏,无力去补偿和保护环境资源。最后,由于不考虑自然资源的耗减价值,使国民生…  相似文献   

2.
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的界定,只有符合确认条件的资源才作为资产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实际上,政府控制的资源广泛且随着政府履行职能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按政府会计准则的界定处理,一方面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政府资产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仅有结果性的信息不能有效对政府的资源管理行为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应对政府的资源管理行为做前置性的反映,基于不确定因素提出政府或有资产的概念和会计核算问题,将政府资产管理的前置性行为和确定性结果的信息做完整报告,旨在为政府可持续性地评估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以及政府对可能形成资产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管理提供依据,并为会计政策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和粗放经济增长的模式之中。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400亿元。这就对我们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提出质疑,是以一个独立企业的有形损耗来计算成本,还是从全社会损耗的基础上来计算成本。是否把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纳入核算中。绿色会计就是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工作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从而有效引导和管理企业走环保之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企业面临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困难。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管理,直接关系企业能否有效利用内部各种资源,进而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而选择合理的会计核算策略将有助于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企业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阐述了现阶段会计核算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将会计核算应用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绿色审计的必要性1.开展绿色审计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和工业产值比重,使我国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绿色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从而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2.开展绿色审计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传统会计核算未将环境资源列入国民资产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环境所造成的效益与损失。因此,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虚增了国富程度,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受托环境资源责任的考核,而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对于改善环境资源现状,实现生态文明进步必不可少。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2014年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7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资源型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促进了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和研发投入,且这种效应更多地存在于国有资源型企业中。  相似文献   

7.
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一)海洋资源会计研究体系的形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许多会计学者将会计理论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指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并进行了诸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然资源会计这一会计学新的分支。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自然资源会计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矿产资源会计、森林资源会计等,对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8.
从会计的角度看,资产化的自然资源即是递耗资产,主要包括企业拥有的森林、矿山和油气田等自然资源。企业要提供真实、准确的递耗资产会计核算信息,就必须首先明确递耗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微观环境会计模式 微观环境会计主要是企业环境会计,为完整可靠地将资源环境纳入其中进行核算,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微观环境会计应采用“中心——卫星”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①中心核算。应核算符合会计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市场或法规定价能够进行可靠计量的资源环境,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中心核算”。中心核算可根据相关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准则与制度进行,如可结合固定资产等准则或制定新准则,设置“资源资产”、“累计折耗”、“资源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对符合确认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取得、耗用、补偿、减值、处置等核算。②卫星核算。对于不能以市场或法规定价,只能通过估价技术进行粗略货币计量的资源环境,不能满足会计确认标准,不能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应当另行构建辅助账表体系进行价值量与实物量的双重核算,即“卫星核算”。卫星核算可按资源环境种类设置辅助账簿和编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表”进行。  相似文献   

10.
吕昌伦 《西部财会》2004,(11):43-4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反映和控制的会计理应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截至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人们无法对企业的环保责任和贡献作出恰当的评价。本文对企业环境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于现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仍然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务收支活动常规会计核算已然十分的成熟,但对于自然资源来说,由于自然资源资产所涉及的对象十分广泛,所以其所属的会计核算方法目前仍然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因此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为了未来一段时间审计领域的重要探索.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根据当前经济社会所属的环境,分析关于离任资产资产负债袁的建立并进行离任审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有效弥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监督短板。首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既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监督制度,又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有效缓解了资源公共性和环境外部性带来的诸多问题;最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显著的法定常规性以及专业权威性。可以从提高审计学科地位、鼓励审计创新与试点以及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来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粗放的资源开发和管理模式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开展资源资产审计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意义,通过分析资源资产审计实施现状,发现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难以编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尚未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任中审计尚未受到重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发展.对此,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任中审计管理、加大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业人员培养力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还是一种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处于过度开采状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其中影响森林资源管理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森林资源的会计信息。为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CAS5”)为规范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基于森林资源资产内涵的特殊性,本文拟对其具体内容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洁 《财会通讯》2008,(6):102-103
目前无论是国内会计准则还是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在有关无形资产核算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弊端,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管理。如根据有关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原则,许多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等)无法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相应地对其价值的增减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并进行管理,从而丧失了无形资本保值、增值的最佳时机。这将导致企业对表外无形资产管理的忽视或重视不足,从而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管理。本文从价值链视角探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营林产业的市场化经营,应当建立我国的森林资产会计核算体系,为完善森林资产价值评估制度服务。森林资产的会计核算科目及核算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实行规模经营,实现全球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并购、重组的道路。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由于资产的现时价值在不断变化,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价值(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计价原则为历史成本)必然不能如实反映并购、重组资产的现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原有的会计准则模式下,企业存货资产只需要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反映即可,无法反映存货目前市场价值,使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无法保证正确性。因此,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在准则中明确规定,当存货资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时,财务人员应计提减值准备,这一规定直接使企业存货资产信息得到了真实的反映,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同时,一些企业财务人员在运用此会计政策时,常常会由于专业技术不高、领导授意、政策理解有误等方面的限制,造成会计差错或人为违反准则行为的发生,亟待对企业存货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确保会计核算符合准则规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亟待进行改革,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预算管理的需要。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庞大,构成复杂,具体管理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出发,通过分析目前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及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资产这一特征,不具备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该资产实际价值时,其差额也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需要把这笔差额从资产账面中扣减出去,从而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会计记录一笔资产减值损火是合理和恰当的,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