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财政支农效益评析及政策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珊  赵媛 《商业研究》2006,(11):120-123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在投入大量财政支农资金的同时,要认真分析支农资金效益不高的原因,优化财政支农政策,使有限的支农资金产生实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农村早日实现小康服务。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七屯村山地村民小组残疾青年马文宗,依靠财政支农资金发展养鸭业。他勤勤恳恳。善于钻研,一年仅靠卖鸭蛋,就创收2万多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其实,这不过是永平县大力扶持农民创业的一个缩影。自2006年以来,永平县已投入近1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农民发展烤烟、核桃、矿冶、畜牧四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DEA模型对201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支农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Tobit回归方程,分析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自然灾害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效率影响显著,而农业机械动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地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促进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提高,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目标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线性回归和效益指标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贵州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资金投入的总量与结构配置效益水平都比较低,没有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贵州省农村公共财政严重缺位和越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不善。贵州省应尽快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多元化农业投资格局;科学确定投资重点,优化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从而有效解决贵州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农”是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地方财政支农又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政府对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对全国或者区域农业经济增长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应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使支农资金能够更充分的流入支农领域。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带有明显的中央集权和路径依赖特征,是中央、地方政府及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博弈过程。因此,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托,强化中央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制度创新的作用,重视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和壮大农民组织利益集团,实现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跃升,这是财政支农资金低效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马静  霍学喜  刘天军 《商业研究》2007,(11):192-195
陕西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践经验,是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状况,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格局,以及农业建设项目的管理现状总结出来的,提出现阶段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可选择的三种模式:项目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模式、产业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模式和地域建设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甘肃省酒泉市近几年财政支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整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梅晓 《商业会计》2007,(10):47-48
近几年国家为加强农业发展,以多项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支农资金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是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多 《商业文化》2021,(6):122-123
农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黑龙江省农民收入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这和黑龙江省多年以来坚持财政支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与振兴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促进了东北地区振兴和助农扶持政策落实,为黑龙江省经济振兴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与支持,带来巨大发展机遇。这也更强调了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支农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力争促进财政支农的有效实施,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率,从而增加农民各种类型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着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方式效率差,缺乏灵活性,中央和地方财政界定不清,"越位"与"缺位"并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使用效率差等问题,要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应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源配置效率;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防止投资的缺位与越位;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多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加,管理加强,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还存在诸多问题,既有财政支农制度、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又有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的问题。因此,当前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和长效机制,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农资金是一种有条件的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一种补助.构成县级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投入县乡的资金种类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管理不断加强,但还存在着分配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差、被挤,与挪阚等问题,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必须尽快加以完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检验1993-2013年我国财政支农减贫效应,并应用门槛面板模型考察财政支农减贫效应的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显著,财政支农与贫困发生率在空间上呈非均衡分布,财政支农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门槛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支农的减贫弹性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结论对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启示明显:在鼓励和督促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中央政府应充分考虑财政支农减贫的空间异质性和门槛特征,在配置财政支农资金时适当向辐射力强的省份以及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的省份倾斜,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效应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一贯重视财政支农的资金管理工作.整合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但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着运行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次多和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支农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发挥效应。本文首先说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现实意义,并以福建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为例,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原则。依此提出当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国家为加强农业发展,以多项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支农资金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是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贾金花 《现代商业》2013,(30):58-58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规范和强化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文明繁荣。  相似文献   

18.
刘宇  于磊  张泽康 《消费导刊》2014,(9):107-108
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客观需要,是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决策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分析当前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构建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河北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给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提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专项资金管理的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有效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成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分析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改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陈颖 《北方经贸》2021,(3):114-116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财政支农资金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现立足于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农实际情况,先从理论角度研究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再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量化分析江西省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江西省财政支农提出了合理增加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创建多元融资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科技投入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政府进一步加大支农与惠农政策执行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