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文章采用森林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模型,对贵州省森林新造林资源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释O_2固碳和物种多样化等方面的生态恢复效益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森林生态恢复效益总价值为47亿元/年。恢复效益价值最高是释O_2价值22亿元/年,占46.79%。调节水量价值12亿元/年,占25.52%;净化水质价值5.44亿元/年,占11.57%;提供负离子价值0.0354亿元/年,占0.08%;吸收污染物价值0.38亿元/年,占0.81%;固碳价值6.23亿元/年,占13.25%;物种多样化保护价值0.934亿元/年,占1.99%。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修正后的贵州省森林生态恢复效益的总价值为31亿元/年。  相似文献   

2.
关帝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计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关帝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功能的计量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各项可评价服务功能价值总值为18.534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占总价值的1.7%,间接经济价值占总价值的98.3%,间接经济价值中,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和净化空气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6.6%、69.9%、6.6%、15.2%。  相似文献   

3.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西江经济带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得出2015年西江经济带森林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7. 8万元/hm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5 103. 7亿元,对该区域的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并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工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科学评估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在遥感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针对吉林省湿地特点建立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小班为单位估算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161.93亿元,湿地提供的平均价值为12.71万元/hm~2,其中供给服务功能的价值为436.46亿元,占总价值的20.19%,调节服务功能价值为1 116.64亿元,占总价值的51.65%,支持服务功能价值为417.64亿元,占总价值的19.32%,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为191.19亿元,占总价值的8.84%,反映出吉林省湿地在发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方法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2998亿元/a,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0.8952亿元/a和10.4047亿元/a,间接经济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11.62倍。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工程费用法等研究方法,核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802亿元/a,其中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203万元/a、减轻泥沙淤积的价值为1196万元/a、土壤肥力保持价值为14.662亿元/a。为正确的核算三峡库区绿色GDP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意愿调查评估法(CVM),以随机抽样方式对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3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到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平均支付意愿(WTP)为44.45元·人-1,非使用价值总额为4.30×108元·a-1,其中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分别为2.33×108元·a-1、1.27×108元·a-1和0.70×108元·a-1。被调查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对保护区的偏爱程度与支付意愿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则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据估算,宝天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永久性征地和临时性用地所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分别为249.34万元/a和190.45万元/a;修路过程中造成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分别为109.74万元/a和127.72万元/a,分别占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0.0105%和0.0122%,四大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和的0.0455%和0.0530%。由于修路过程中所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很小,所以不会对小陇山林区及四大林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谢红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6-520
运用影子价格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花费法等方法,从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林产品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服务的总价值为20.953143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4.232074亿元,保持土壤价值5422.63万元,固碳释氧价值6.696 61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4.707 154亿元,林产品价值4.654 192亿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1208.45万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哈尔滨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对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003240.42万元;到2020年该值达到5107551.83万元,规划期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04311.41万元,增加幅度为2.08%,生态价值的总增加量为127018.2万元,生态价值的总减少量为22706.81万元;研究期内,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草地面积净减少;林地、园地面积净增加;由于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幅度远远大于耕地和草地减少的幅度,因此弥补了其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该规划对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最新发布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为依据,根据2009年峡江县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对峡江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净化水质)、保育土壤(固土、保肥)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核算,核算结果,峡江县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为30.55亿元/a,保育土壤价值为872.64万元/a。  相似文献   

12.
曹辉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49-551
针对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已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市场现象,运用成本法和收益法,对某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经营权进行分析计算,测算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经营权的成本价值为1765.65万元,收益价值为3176.14万元,并依据市场交易的不同情况,提出3种不同的转让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运用2×2"鹰鸽"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决策的博弈过程。源于林业经济利益的驱动,群体中的林农会通过学习、模仿逐渐改变行为策略,林农进行林业生产和非林生产的动态均衡比例取决于2种行为的收益比例。建议政府要保障林农能够及时获取采伐指标或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加快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让林农形成稳定的经济收益预期,以实现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森林认证的实施效果与保障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黑龙江森林认证的发展现状和实施效果,尤其是穆棱、友好等林业局通过森林认证后,在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黑龙江森林认证发展必须建立认证法律政策框架,制定产品公共采购政策的六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2001—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职工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改革进程对不同收入组林业局职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持续推进有利于职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改革进程对高、中、低各收入组林业局职工工资性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越高的林业局职工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获益越大。因此,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关注天保工程资金在重点国有林区创造就业岗位及增加职工收入等方面的经济社会效益、关注中低收入职工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峡江县“十一五”林地和立木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目前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类情况:一是从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出发,试图建立绿色GDP综合核算体系,其中包括森林资源及其环境因子核算;二是从客观反映森林的多种价值出发,研究森林的各种物质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致力于树立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的森林价值观,为森林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介绍峡江县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对峡江县"十一五"林地和立木资源进行价值核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也是林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伊春林区以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桃山、乌马河等林业局进行试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对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其改革的不足,提出建立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实施政府对林地产品的规划,并建立健全与林权改革相配套的中介组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