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交易成本极高、"搭便车"行为、"败德"行为、"少数派"侵占"多数派"利益、不能满足林农个体偏好多样性等经济缺陷,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够克服上述经济缺陷,具有对林业经营主体进行激励与约束、将林业负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林业资源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等经济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其经济功能的途径:通过完善林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安全性使林农拥有真正的私人产权;同时取消对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制度。  相似文献   

2.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3.
作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辅助政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林农收入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年~2017年国家林业局跟踪调查江西省364个样本林农的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林业保险、林业合作社和林业科技服务对林农林业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林农影响程度不一样;林权抵押贷款仅对高收入水平林农林业收入产生影响,且是负相关;林业补贴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应该进一步完善林业保险政策,积极引导低收入林农参加农民合作社,采用定向帮扶的方式加大对低收入林农的林业生产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我国林权流转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林权流转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林权流转在提升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转出林农经济收入、拓展林农就业渠道、增加集体收益分配、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步伐、落实生态保护主体等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在促进林业经营规模扩大、增加转入主体收入等方面作用不明显,在乡村治理、林业经营行为如树种选择等方面则表现出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对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林业中间人运作成本、林农的法律意识以及来自政府的监管等因素直接影响林业中间人与林权资产评估机构诚信行为的选择,进而决定集体林权流转市场形态在初级阶段的演化方向。基于此,提出严控林业公职人员市场禁入、优化林权评估委托制度及林区普法工作、构建林权社会化服务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于2007年8月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子,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通过大力推进森林资源流转,较好地激活了林区经济;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有效地破解了林农融资难题;开展林业政策性保险,增强林业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了林农创业致富成果。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业收入的变化备受人们关注。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林改前后农户林地面积、林地块数和收入的变化,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林业收入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林业技术培训和林地是否拥有林权证因素等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农林业收入的作用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就集体林产权安排、林农增收之间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西武宁县的问卷调研数据,借助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承包到户对林农自愿经营有正向影响,林农自愿经营对收入增长也存在着正向影响,林权制度对林农收入增长有间接影响;林农自愿经营在林权制度与林农收入增长中起着明显的中介效应;政策的稳定性、林农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对林农经营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因此,林权制度改革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林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他们的林业经营意愿,从而促进林农的收入增长,使林权制度改革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开办政策性林业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落实了林地承包经营制度,给林农吃下了产权的"定心丸".但是随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风险,给林农吃下收益的"定心丸"呢?我认为应对林农实行林业保险,确保林农收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和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制约了信贷资本进入农村林业生产领域的力度和范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权落实到户,林农成为集体山林的真正主人。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林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生产周期长,很难变现,成了一座难以开启的"绿色银行",林木年复一年地生长,但并未给林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林农和林业企业缺乏资金,林业产业经营受到很大制约。2008年,河南省下发《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让林子成为林农的"绿色银行"。为盘活森林资源,将林农手中的资源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解决林农和林业企业贷  相似文献   

12.
以林业税费改革减轻林农负担、刺激林业生产增长的目标为出发点,分析了税费改革的政策效应:以"让利"为特征的单纯性地取消某些税种和降低某些收费的改革,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障碍;后林业税费时期,要实现基于税费改革的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提高税费改革效应,必须针对林农的小规模经营,从限额采伐制度、林权流转制度、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等方面构建新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后,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高涨,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国家林业局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对云南省两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的归纳与整理,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哲卞 《浙江林业》2009,(10):30-30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向了新的高潮。当前,全国各地发展现代林业热情高涨,如何满足广大基层林农对林业科技的需求,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实现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的改革目标已成为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快林业融资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和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制约了信贷资本进入农村林业生产领域的力度和范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权落实到户,林农成为集体山林的真正主人.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林农对发展资金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为此,积极开展以林权抵押贷款为核心的林业融资体制改革,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要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的林业生产积极性。同时客观地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文章基于林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求调查,分析了林农的需求和现实的差距,提出构建全新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集体林区灾后恢复重建配套政策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集体林区。安徽省林业受灾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灾害程度深,受灾面积大,林业重点工程受灾严重,潜在影响、隐性损失将逐渐显现。此次灾害对林权制度改革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直接造成林农经济损失,挫伤了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对林权抵押信贷业务造成不利影响。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具体措施建议:确保救灾政策到位,坚定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呼吁林业应享有与农业同等待遇政策。  相似文献   

18.
对新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引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涌现出的新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几年来运行轨迹的观察,探索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改变,林农需要林业工作者在新时期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经营方式方法和业务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目前食用菌协会等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林农对协会认知度还很低,这影响了林农实际参与率,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关部门对林农的合作意愿和需求缺乏了解。通过对11个食用菌生产大省林农调研数据所做的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食用菌生产规模、食用菌销售难易程度、是否进行林业改革等为影响林农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关键因素。加大对林农的宣传与培训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协会运行等,是提高林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知、提升林农参与热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分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谋划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以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提出了深化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指导,探索和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创新驱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大力发展林业金融服务体系,为深化林权改革提供保障;落实林业发展和精准扶贫责任制,推行森林保护问责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