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是互惠行为中概念相对的重要组成,文章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出发,比较其对两种互惠行为的影响,并以组织认同、关系认同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中介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互惠,降低员工的消极互惠,而积极互惠与消极互惠也并非负相关。此外,尽管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分别发挥了中介作用,但当整体考虑时,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积极互惠间,由组织认同发挥中介作用,为部分中介;而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与消极互惠间,由关系认同发挥中介作用,为完全中介。说明同属互惠行为,积极互惠、消极互惠存在不同的前因机制;同属认同,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对于集体主义下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对组织内互惠行为、认同现象的整体性思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已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心理所有权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而对两者间的中介变量研究很少。文章试图研究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尤其是研究比较组织承诺和组织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544个有效样本,我们验证了心理所有权、组织承诺与组织认同是不同的心理构念。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组织承诺、组织认同是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变量,其中组织承诺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认同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围绕员工的公平和发言权实现程度,本文探讨了劳务派遣工的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卷入的关系、以及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及工会会员角色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7家劳务派遣单位的171个劳务派遣工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务派遣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卷入程度显著正相关,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层次回归方程分析的结果显示,“是否加入工会”对程序公平与工作卷入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相对于未加入工会的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派遣工的程序公平感知与工作卷入的正相关关系较强。最后,论文针对假设检验的启示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交换和组织支持理论,本文探讨了员工组织公平感、组织认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承诺作为员工组织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中介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一家纺织业民营上市公司220名员工的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组织公平能够促进员工组织认同;员工组织认同则对组织公平和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回归分析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探究了组织认同在二者之间起到的媒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正相关,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回归分析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探究了组织认同在二者之间起到的媒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正相关,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楚芹  黄文远 《商业科技》2013,(26):117-119
本文主要针对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关系的研究,并探讨了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向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组织承诺在两者中间承担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组织支持感与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即组织支持与公平感是否会通过员工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公平感均对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情感承诺对组织支持感、组织公平分别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工作满意度仅对互动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其余的中介效应检验中,工作满意度仅对组织支持感、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分别与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工会维稳与维权的双重角色,要发挥工会预防劳资矛盾激化的功能,并履行集体劳动争议代表的责任,需要研究工人是否对工会有承诺,以及这种承诺与组织承诺和员工绩效的关系。鉴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会的差异,文章基于角色理论、认知理论和交换理论,针对员工的工会承诺、组织承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中使用了32家企业共709个员工样本的嵌套数据建立了不同所有制企业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会承诺正向影响组织承诺,组织承诺在工会承诺和员工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并且该中介作用在公有制企业中较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较弱。文章最后对实证分析部分进行了讨论,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奠基石,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重任,而国有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员工组织承诺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身份视角切入,基于社会认同威胁理论,探讨员工编制身份如何影响组织承诺,以及这一影响过程是否受内在薪酬感知的调节作用。281份有效问卷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编制身份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内在薪酬感知在“编制身份-组织承诺”关系中部分起负向调节作用,即内在薪酬感知能够部分减少“双轨制”带来的员工价值认同、回报以及继续留在组织意愿的差距。内在薪酬感知的具体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即内在薪酬管理并不如预想中有效。文章对国有企业雇佣制度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员工建言在提高组织运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员工常常担心建言会威胁到组织的现状并使领导感到难堪而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何促进员工建言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主题。文章采用12家企业的145名员工和37名直接主管的配对问卷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了组织认同对基于组织的自尊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在组织认同与建言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价值观对基于组织的自尊与建言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组织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基于组织的自尊部分中介组织认同对建言的作用;工作价值观各维度中只有内在偏好工作价值观在基于组织的自尊与建言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文章对充实组织认同和建言文献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企业激励员工建言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333名员工和68名主管在两时间点进行的配对调查为样本,基于群体卷入模型的研究视角,探析了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前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员工感知的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如何通过员工组织地位感知促进前瞻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能够正向预测员工的前瞻行为,而员工组织地位感知在这一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员工主动性人格会削弱组织地位感知对前瞻行为的正向影响,即相对于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主动性人格较低的员工更易受到由高参与人力资源实践导致的组织地位感知的正向影响,进而更多表现前瞻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组织心理所有权与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对188名图书馆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心理所有权可以通过员工情感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即情感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在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活动充满不确定性、风险性和复杂性,创新失败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励员工从失败中学习并成长是学者与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文章构建“领导-员工心理-员工行为”研究框架,重点探究真实型领导对创新失败情境下员工失败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真实型领导能有效激发员工失败学习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员工韧性分别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失败学习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构成中介链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中国情境下员工从失败中学习与成长的研究,而且为企业如何构建从失败中学习的文化氛围,促进员工学习与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的员工离职倾向变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但已有的研究缺乏对这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结合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以51家企业及其328名员工为样本,对工作价值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源系统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创业型员工比工作满足型员工的离职倾向更高。(2)工作满足型员工比创业型员工的组织承诺更高。(3)组织承诺在工作价值观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人力资源系统可划分为长期关系实践、工作改进实践和价值体现实践,其中长期关系实践正向调节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工作改进实践正向调节工作价值观和组织承诺的关系,负向调节工作价值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价值体现实践负向调节工作价值观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也负向调节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代际视角,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辱虐管理影响员工沉默的中介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江苏省510名员工的调查发现,辱虐管理对三维沉默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默许沉默、防御沉默、漠视沉默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代际差异调节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默许沉默、漠视沉默间的中介效应,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与防御沉默间的中介作用不受代际影响;领导认同在辱虐管理影响新生代员工三维沉默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胡婧  胡天石 《中国物价》2020,(11):85-88
战略管理时代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高绩效工作系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集合,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良性支持和帮助。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的负面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海南省12家中小型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倦怠具有正向影响;自我损耗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工作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内部人身份感知能够负向调节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自我损耗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企业要发挥高绩效工作系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对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消极作用要做好正向引导,通过员工援助计划等工作资源不断缓解工作要求带来的工作负荷。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员工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员工参与政策提升内部人身份感知,降低高绩效工作系统带来的耗损。  相似文献   

18.
区别于道德决策理论对道德认同影响个体行为的解释,本研究基于人际交换关系视角,探究领导-部属交换和团队-同事交换在道德认同影响任务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员工自我效能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3名企业员工开展两轮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领导部属交换和团队-同事交换在道德认同与任务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自我效能显著调节了领导-部属交换/团队-同事交换与任务绩效的关系;(3)自我效能显著调节了领导-部属交换/团队-同事交换在道德认同与任务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253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领导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建构了授权领导与创新行为关系的模型,并对组织信任和知识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1)授权领导对组织信任、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信任在授权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分享在授权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晓辰  应莺 《财经论丛》2018,(3):97-104
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对变革型领导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并且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选取浙江省3家企业的30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组织领导化身调节下,变革型领导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以及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积极的预测效应;组织认同在变革型领导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组织化身在变革型领导和组织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