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调整,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从退出依据、退出时机以及退出路径三个方面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2.
丁建臣 《国际融资》2010,(10):32-33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为提振经济,果断采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较为平稳地度过了危机时期。然而,通过发债筹集资金需要考虑到国债扩张效应。本文从国债扩张效应角度,分析了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潜在通胀风险,强调了构建财政赤字弥补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9年国家制定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各银行机构普遍加大其信贷发放规模,通过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发展。而事实与计划有很大不同,在各行发放的企业贷款中存在大量贷而未用的现象,大大减弱了货币乘数效应。本文通过大量统计调查数据及时分析了天津市企业贷而未用的具体情况,进而阐述了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汪洋 《财经》2011,(26):76-77
经济刺激计划、出口倍增计划、就业刺激计划……就职三年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旨在引领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并重振其国际竞争力.然而,这些政策或是尚未实现其预定目标,或是在执行中面临重重挑战,美国经济仍深陷无就业复苏状态,失业率徘徊在9%以上的高位.“休克疗法”之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所长杰弗里...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呈扩散之势,各国政府纷纷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出手应对,中国政府也适时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力图缓解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局面.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政府层面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得到强化,财政政策的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业保险等分摊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机制逐步建立,农村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深陷衰退,仍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在此危急时刻,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即将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被寄予厚望.与布什政府2008年10月出台的金融救援方案相比,有奥巴马"新政"之称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何特点、能否力挽狂澜?这是目前美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刺激计划视角的主权债务危机与财政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了脆弱复苏,但2010年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下,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加大.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与金融危机中各国推出的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紧密相关,刺激计划实施后,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飙升,而缓慢的经济复苏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赤字和债务.当前,中国财政安全同样受到严重威胁,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暗藏财政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财政负担问题日趋严重.必须以此次主权债务危机为契机,及时有效分散化解财政危机隐患,构建可持续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一个月,伴随美国次贷危机效应减弱,以及中央政府适时发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低迷已久的中国股市终于迎来一波强势反弹.上证指数成功冲上2000点位,一个月涨幅接近20%,带动投连账户净值普遍上扬.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8日,美国奥巴马总统针对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发表了讲话,呼吁加大用于基础没施的公共投资,实现美国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的现代化,这是在他先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外的又—项提议。奥巴马的这一提议反映了经济学家的一项共识,即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利用政府支出改善经济活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家强 《国际金融》2010,(11):33-36
三季度美国经济艰难地实现2.0%的低增长,消费信心不足、刺激政策效应减退、外需疲软和住房投资萎缩,一系列难题始终困扰决策者。在财政部无奈的二次财政刺激计划之后,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欲通过美元贬值和促进银行  相似文献   

11.
投资文摘     
出处:麦肯锡季刊2010年1月2009年12月8日,美国奥巴马总统针对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发表了讲话,呼吁加大用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实现美国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的现代化,这是在他先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外的又一项提议。奥巴马的这一提议反映了经济学家的一项共识,即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利用政府支出改善经济活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初,各地区、各部门为应对国内外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而加大了投资力度,着力刺激经济增长.如今,各类经济金融数据和日常经济现象显示,宏观经济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国务院及各部门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效应,宏观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关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研究,起因于1997年之后,我国一直面临着国内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问题,由于各种刺激需求的政策效果不佳,因此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利用股市的财富效应拉动消费,从而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1999年的"5.19"行情更引发了国内对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问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向国会提交了一项价值75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希望藉此刺激日益衰退的美国经济.布什指出,这一笔钱将会用于三个方面:促进消费者信心、鼓励商业投资和照顾受到9·11事件影响而失业的人们.美国政府的发言人透露,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与国会领袖进行了会晤,讨论了取消公司最低税收限制和加快商业投资的折旧.  相似文献   

15.
乐山 《国际金融》2009,(9):9-12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过度刺激政策是否应该终止的讨论占据了各大报刊的头条,即将于匹兹堡召开的二十国峰会(G20 Summit)的一个议题就是讨论经济刺激计划的未来,是该继续加大刺激力度呢?还是退出?法国总统萨科奇、德国总理梅克尔和英国首相布朗在提交给欧盟的一个文件中要求彻底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要制定退出策略,避免造成长期失衡。  相似文献   

16.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深陷衰退,仍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在此危急时刻,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即将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被寄予厚望。与布什政府2008年10月出台的金融救援方案相比,有奥巴马“新政”之称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何特点、能否力挽狂澜?这是目前美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刺激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降息,甚至开启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的货币政策容易对新兴市场资本流动产生溢出效应,尤其是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当前,我国对内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经济冲击,对外面临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因此,基于此背景下,探讨短期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美两国均采取了相应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由于两国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政策实施的时间以及着力点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美两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内容,并针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差异性,并对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政策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雯 《金卡工程》2008,12(9):42-43
根据经济学原理,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提出解决措之一就是使经济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国家采取经济刺激手段激励市场主体自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由于经济刺激制度具有灵活性大、效率性高、风险性小的特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环境保护立法中制定一系列经济刺激制度,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义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都促进了金融集聚的形成;空间相关性(依赖性)存在于长三角金融集聚中,然而该相关性不是由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引起的,而是由诸如政府行为、法律制度和人文地理等随机因素决定的,且表现出负外部溢出效应,即索取型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