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工作采取的是"小而全"的模式,每个医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一套后勤保障系统,即"医院办社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保障效率不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服务外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专业化服务,是医院现代化管理必走之路。从医院的医疗能力、财力物力运作、工作效率、人员管理等方面,分析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崔西平 《中国市场》2011,(9):104-105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党委在提高后勤机关干部素质方面都做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后勤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形势下的武警部队后勤工作对后勤机关干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和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后勤工作,使后勤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后勤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要加大力量不断提高后勤机关干部素质,不断深化后勤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后勤各项改革,努力提高服务保障质量,从而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部队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按照高校后勤必须走社会化改革之路的要求,各高校陆续组建了学校后勤集团。随着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职工对后勤服务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摆在广大后勤干部职工面前的问题越来越多。面对挑战,物业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各类专业管理技术的掌握,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不断更新、学习新的管理服务技术,适应现代物业管理的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管理实力始终与物业设备的科技进步同步。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各类、尤其是大型公立医疗机构不断深化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诸多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其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探索新型的、社会化的医疗机构后勤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蒋海燕 《中国市场》2013,(45):199-200,208
针对党校人员少、资金缺乏、服务质量低下等现状,宿迁市委党校进行了后勤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改革,通过理念、模式、机制、管理、目标、技术创新等,引进社会资源和服务,破解了人员少、资金缺乏、成本居高不下等难题,以"小机构"实现了"大服务"、"小成本"实现了"大收益",并通过实践指出党校要正确处理追求经济效益与实现党校后勤保障职能的关系、经营与监管的关系,以不断探索符合党校自身发展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谷颖 《现代商业》2014,(3):106-107
我国自上个世纪末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经历了近14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使高校的后勤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和服务环境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变,也带来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极大提高。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不足,现在不少高校出现了迷茫的状态:选择什么样的后勤服务模式重新成为了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力的后勤保障是高校协调运作,实现办学目标的基础。我国高校开展后勤工作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社会化改革,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后勤管理模式。将财务绩效作为衡量的标准,使得后勤服务在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经济事项、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基于财务绩效视角,针对现存的后勤管理制度进行深化、整改,以此妥善处理后勤服务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后勤工作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标准化的改革要求,建立新的后勤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完善后勤服务质量监控管理办法,使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与每位员工的报酬联系起来,对实施"满意服务"起到激励作用。经过试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为高校后勤公司化、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后勤社会化实体,既要坚持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方向,又要处理好经营与服务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和统一,以促进后勤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潮 《商》2012,(13):251-252
高校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数量的激增要求必须构建与高校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管理机制。本文认为,高校服务管理改革应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利用校外和社会资金,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以人为本理念,为学校师生提供全面、高效服务和积极推进高校后勤事务管理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卢泉  于志丰 《北方经贸》2010,(10):110-114
后勤改革一直是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内地高校的后勤改革模式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对疆内外高校后勤的典型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根据塔里木大学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塔里木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瓶颈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塔里木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借以给塔里木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开发与提升学校的服务效能,是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着力点与突破口.就院校自身发展来看,院校领导服务效能的开发,行政管理服务效能的开发、教师服务效能的开发将是实现与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效运行、卓有成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商业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对商业高职院校的管理,增加教育投入,实施“教师工程”,并通过示范、骨干院校的建设,带动商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科技园在推进园区企业国际间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其深度和广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不多,吸引外资少,合作项目少,成果不高。加快黑龙江省科技园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园区资金支持平台;政府应放松政策,加大税收等政策优惠;科技园区应充分利用哈尔滨高度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有效形成产学研互动机制和创新体系;政府应强化公共服务、环境设施建设和创新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应加强引导、规划功能,促进园区企业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服务贸易人才需求的增长,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正在成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建设的紧迫问题。但长期以来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货物贸易”为中心,服务贸易课程呈现“空白”状况。无法适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需求。对独立学院创立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依据进行阐述,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安排、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和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等角度论述了独立学院培养服务贸易人才的趋势及机理,并对拓展服务贸易方向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渠道等问题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面对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社会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通过不同的服务模式,体现了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主体之一。其理论自觉自信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表征。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极其重要、意义巨大。为此,应实施行之有效的理论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社会化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模式。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民主政治理据既包括多元民主理论,又包括参与民主理论。与两种民主政治理据分别对应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其实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多元民主相对应的是公共服务的市民社会化,这种模式中的人是利己的原子化个体,对公共服务的参与被视为保持自私自利的工具;与参与民主对应的是公共服务的公民社会化,这种模式中的人是具有合群天性的"政治人",对公共服务的参与则被视为提升公民美德的教育训练。  相似文献   

19.
基层人民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把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六大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以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加强对辖内金融改革的指导,重构支农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调查研究和监测分析,找准切入点,努力探索基层人民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加强金融稳定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金融保证。  相似文献   

20.
选择"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动态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4个细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脉冲响应比较研究,探究其双向互促性、行业异质性及长短期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虽然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互促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拉动力强劲。但无论辅助联动式或价值链嵌入式生产性服务,都只是短期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难以构成高端服务能力和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其长期匹配及推动作用较小。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程度不高,导致装备制造业对其拉动作用不明显,二者互动关联性较弱。不同互动机理及动态匹配方式下细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效应差异性显著。装备制造业来自于自身内部的信息变动影响显著。应加强装备制造业创新投资引资、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促使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效率,以促进沿线省域两大产业高层级耦合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