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酱油的国家标准开始实行已一年多了,但消费者在选购酱油时,仍然缺乏足够的常识和科学的鉴别方法,而主要是凭经验购买。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在日常选购酱油时应避开以下误区。道先,酱油的颜色不是越深越好。因为酱油的颜色深浅是由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化合物———焦糖来决定的,酱油颜色越深,意味着营养物质氨基酸及糖类的消耗越多,颜色深到一定程度,酱油中的营养成分也就所剩无几了。其次,酱油不是越鲜越好。一般来说,豆粕、小麦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其中有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在酱油配兑时添加水…  相似文献   

2.
酱油、酱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富含营养。人们炒菜时要用烹调酱油,餐桌上要用佐餐酱油,吃烤鸭要用甜面酱,吃炸酱面则离不开黄酱,形形色色的各类调味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指纯酿造工艺生产的酱油,不得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添加剂配制而成。配制酱油一般来说鲜味较好,但酱香、酯香不及酿造酱油。从生产工艺分类,主要有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在色泽上,高盐稀态酱油颜色较浅,呈红褐…  相似文献   

3.
酱油中氨基氮和铵盐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氨基氮是衡量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化肥”酱油,它是用含有大量铵盐的“氨基酸液”或直接向低氨基氮含量的酱油中加入铵盐而配制的,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酿造酱油中铵盐的来源主要是酱醅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的分解或过度分解产生少量的游离氨,氨溶于水形成NH4+,一般酿造酱油中铵盐含量都比较低,对甲醛法检验氨基氮的影响很小。但“化肥”酱油中高含量的铵盐影响甲醛法氨基氮的测定,使检验结果偏高。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检验酱油时是以氨基氮的 含量为主要判定依据,检 验方法均为甲醛法。因此…  相似文献   

4.
优质酱油一般是用大豆制成(高级酱油还添加蘑菇作原料),豆类中的蛋白质经发酵、水解后可形成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因而酱油能产生鲜味。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国家卫生标准中对酱油的定义是:以粮食和其他副产品为原料,经过酿造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产品。酱油的主要原料一般为脱脂大豆(豆粕、豆饼)或大豆及麸皮、麦粉等,目前,我国酿造工艺主要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态发酵等,其成品含有各种氨基酸(可达18种之多,其中谷氨酸比例最高)、各种有机酸、酯类和多种维生素等。从市场抽查检验中我们发现,有些酱油的全氮和氨基氮的测试值都较高,符合标准要求,但感官不过关即口感和香味都不正,卖的价格也很低,有的甚至不到一袋(瓶)酱油按正常工艺生产所需要的成本价,这些酱油真的是价廉质高产品吗?我们采用以下的检测手段来加以区分和判别。  相似文献   

6.
酱油是以粮食及其副产品豆饼、麸皮等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一种有营养的副食品。酱油的质量鉴别一般是从体态、色泽、香气、滋味、着色力、泡沫等方面进行。体态:以瓶装酱油为例,将瓶子倒竖,视瓶底是否留有沉淀,再将其竖正摇晃,视瓶壁是否留有杂物,瓶中液体是否浑浊,是否有悬浮物。优质酱油应澄清透明,无沉淀、沉渣,无霉花浮膜。同时摇晃瓶子,视酱油沿瓶壁流下的快慢。优质酱油因粘稠度较大,浓度较高,因此流动稍慢,劣质酱油浓度淡,一般流动较快。  相似文献   

7.
《监督与选择》2006,(6):21-21
酱油是以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黄豆酱、甜面酱等。  相似文献   

8.
一日三餐,佐料相伴。酱油、酱伴随我们每一天。酱油是以大豆、小麦和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最常见的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等;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黄豆酱、甜面酱等。它们在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关注它的质量并非小题大作。  相似文献   

9.
酱油、食醋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工艺制成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两大调味品,是人们居家生活的必需品,在我国生产和食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生产酱油、食醋的厂家多达1500家以上,覆盖全国各地。为引导消费,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1999年第4季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酱油、食醋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在抽查的北京、上海、哈尔滨、成都和广州五大城市的经销企业42家企业生产的48种产品中,合格40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标准化》2006,(5):43-43
酱油是以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黄豆酱、甜面酱等。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由此可见调味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据统计,目前中国调味品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其中产销量最大的是酱油,其次是食醋,再次是复合调味品和香辛料等产品.从全国范围来看,调味品业的增长每年都在20%以上,而酱油市场的增长则在10%以上,稳居调味品首位.1975年我国酱油产量不足100万吨,70年代末达175万吨,80年代末为200万吨,90年代末猛增到450万吨.一向给人以小产品印象的酱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年产量在500万吨,拥有2 700多家企业竞争激烈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隋春霞  于国萍 《价值工程》2011,30(21):308-309
大豆蛋白是大豆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主要在材料粘合剂、生物降解膜和塑料材料、纤维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几个领域研究较多。随着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开发成为21世纪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文章就大豆蛋白在非食品方面的应用展开叙述,总结了大豆蛋白在胶粘剂、大豆蛋白膜、大豆蛋白塑料、大豆蛋白纤维和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隋春霞  于国萍 《价值工程》2011,30(22):303-304
文章以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添加天然高分子材料瓜尔胶作为共混物,通过变化大豆分离蛋白、瓜尔胶间量的关系以及改变甘油含量,结合调节共混溶液pH,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获得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4.
HACCP在豆豉风干鲮鱼罐头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芳 《价值工程》2014,(18):314-316
为了确保豆豉风干鲮鱼罐头的安全,对豆豉风干鲮鱼罐头产品进行危害分析,通过确定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等建立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工作表,对改善和提高豆豉风干鲮鱼罐头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7,(19):122-123
厌氧发酵罐是一种用来处理餐厨垃圾的无害化装置,为生活物质垃圾的综合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资源化道路。本文对日处理餐厨垃圾300t的厌氧发酵罐焊接安装及其焊后的检验做了研究。主要包括罐体整装的施工要求、罐体材料及焊接材料的选择、罐体组装的一般要求、整个罐体的充水试验和焊缝的技术要求及检验。  相似文献   

16.
陈海燕  郭鸿雁 《价值工程》2013,(27):292-293
发酵效价的高低是衡量发酵生产水平的标准,通过添加适宜的前体物质可提高阿维菌素的发酵效价。本试验选择与阿维菌素结构有部分相同的小分子物质丙醇、丙酸钠、乙酸钠作为前体物质,参与到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反应中,待发酵周期结束后测定发酵液的发酵效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前体物质直接滴加到发酵液中比将前体物质添加到培养基中,能显著提高阿维菌素发酵效价。  相似文献   

17.
李锋  刘月琴 《价值工程》2013,(35):295-297
本文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试验获得酸奶发酵剂在冻干过程中真空度、搁板温度、酸奶发酵剂温度的数据;通过数学模型方法得出真空度、搁板温度、酸奶发酵剂温度与时间的数学关系,这些数据关系将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酸奶发酵剂冷冻干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25):289-290
阿维菌素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泡沫,通过加消泡剂用以防止发酵液逃液及发酵过程污染。消泡剂有天然油脂消泡剂、化学消泡剂(泡敌),因所加消泡剂种类不同,对生产收率影响较大。本实验通过对发酵过程所加消泡剂种类不同,考察整个生产过程的收率,同时也对提取过程中板框与膜的过滤效果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9.
李树文  咸洪泉 《价值工程》2012,31(17):223-224
为提高《发酵工程》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做好理论到实践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指导原则,提出并在实践教学中实施了教师宏观引导、学生分组授课和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针对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出教学方法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为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树文  咸洪泉 《价值工程》2011,30(18):205-206
《发酵工程》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文结合我校近几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三方面,围绕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探讨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为进一步完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