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柏乡县自2010年加入农业开发县以来,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完善流通市场,打造了中国牡丹文化之乡、中国葡萄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等一张张产业名片,促进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几年时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3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8万亩,节水178.22万立方米,粮食增收543.2万公斤,新增产值1475.52万元,农民纯收入增加873.96万元。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掣肘及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粮食规模化经营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肇东市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出现了转包、租赁、入股和拍卖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扩大了粮食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粮食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由于士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使规模化经营融资受限,制约了金融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根据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中央财政及时安排资金,强化支出保障,全力支持春耕生产和抗灾救灾,着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为农业生产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正在逐步从简单的粮食种植、初级加工向特色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转变,从单家独户的家庭生产向“一县一业”、“一乡一品”规模生产转变。在这两大转变过程中,支农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扶持、调控、助推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工业反哺农业,从中央到地方加大支农力度,以助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引导农业进入市场的探索──对全州县进行农业开发的思考谢军保一全州县位于桂北地区,耕地73.1万亩,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1.8%,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从1986年到1992年,该县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1992年粮食总产达到3.61亿公...  相似文献   

6.
财政对粮食种植业投资问题的逻辑思考(大纲)陈守中1.农业是财政投资的重点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农业是粮食的来源,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食的余缺影响社会的安定。农业是我国80%人口的直接依托,农...  相似文献   

7.
地处鄂西北的枣阳市,是湖北省农业大市(县)、粮食主产大市(县),2006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县(市)"称号。近年来,枣阳市财政部门抓住中央、省市大力支持粮食生产的契机,按照"稳定面积、确保安全、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一系列财政惠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全局。事关社会稳定。但当前很多产粮大县、农业大县却陷入财政穷县的怪圈。这不仅不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本期特刊发《六措并举解决财政困境——走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怪圈的思考》一,旨在为各地走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怪圈提供有益借鉴。[编按]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粮食专业户.他们是广大农村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商品率的排头兵,在发展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劳动生产率高,生产的粮食多,提供的商品粮多.从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湖北省荆门市一九八三年的粮食生产情况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荆门市一九八三年涌现出户卖一万斤商品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少粮食主产区都较大幅度地调减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期达到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最近,我们就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粮食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目前不应盲目调整农业结构,尤其应当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客观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杭州辖区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进行调整,效益农业的观念日益深化,高收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种植结构渐趋优化,粮食对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下简称国有粮企)作为粮食购销主渠道的作用已经弱化,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条件初步具备.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取消粮食订购、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市场"的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转变经营理念、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精神,帮助粮食生产县优化水稻品种,推动江苏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苏中、苏北百万农户种粮收入,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23个县510万亩的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委托,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在全国率先对这项利民工程成功地实施了政府集中采购。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武冈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现有耕地65.6万亩,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核心产区之一、邵阳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建设100万亩粮食主产区核心县(市)。为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武冈市以整合资金规模开发为手段,以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导产业集约区为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统一奖罚措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松原市是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松原市现有耕地125.9万公顷,每年粮食播种面积都在100万公顷左右,2013年松原市粮食产量已达到150亿斤,占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约1/5。盛产优质水稻的著名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全国“四粒红”花生生产县扶余县、全国闻名的“马铃薯之乡”长岭县均成为松原市农业之“明珠”。  相似文献   

15.
童珂 《财政研究资料》2006,(10):23-27,31
当前,各地推进粮食直补改革的基本做法是:首先,确定粮食直补范围。据不完全统计,以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为直补主体的比重约占2/3,以种粮农民或者农业税纳税主体为主要对象的比重约占1/3。粮食直补资金分配实行特惠制政策的地方要明显多于实行普惠制政策的地方。其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筹措规模。各地粮食直补资金主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划出了近40%的粮食风险基金全部用于种粮农民的直补收益。有些地方还将在两年左右把粮食直补资金占粮食风险基金的比重提高到45—50%。再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分配方式。省对市、市对县分配直补资金的依据是:(1)近三年或五年国有粮企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平均数。(2)应纳农业税额或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收购保护价粮数量各占一定比例。(3)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储备粮和军供粮订单数量。县对乡、  相似文献   

16.
<正>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旱垣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国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县,2017年承担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试点任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要求,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内银行机构以试点县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托管贷”(以下简称“托管贷”)为抓手,打造协同推进、模式创新、精准滴灌、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樟树市是个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市)之一。但全市58万亩耕地中多为低产田、冷浆田、靠天田。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收成不稳,产量较低。为改善农业综合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长远增收,樟树市委、市政府把改造中低产田列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04年,全市共完成投资1053万元,在昌付、观上镇、大桥街道改造中低产田1.9万亩,其中建设标准农田6000亩。当年,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3152户,受益农业人口17145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20万公斤,比2003年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3304元,比2003年增长21.65%。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做实字文章 促财源建设白邦发华容县是湖南省的粮棉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棉基地县之一。棉花、农业产值、水产品和粮食、油料早已跻身全国"百强县"和全省"十强县"行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全县经济呈现出了"高产低效穷财政"的循环怪圈。1991年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濮阳市农村居民收入居全省最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濮阳市地处豫东北黄河北岸,自然条件恶劣,所辖5县中,有1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5个都是财政补贴县。在目前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较小,加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品质差,价位低,对农民的收入影响最大 从调查资料表明,粮食仍占濮阳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较大比例,1998  相似文献   

20.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全局,事关社会稳定。但当前很多产粮大县、农业大县却陷入财政穷县的怪圈。这不仅不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本期特刊发《六措并举解决财政困境——走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怪圈的思考》一文,旨在为各地走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怪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