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康,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小康,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小康,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目标。从目前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城镇地区已基本实现小康目标,故要确保2020年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关键还是农村居民小康问题能否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小康”这个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大致有三层含义,即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和十六大所规划的小康社会。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为了比较准确、深刻地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本文对小康的三层含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中国历史上的小康埋想 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于中国。现在国外也使用小康概念,是由中文翻译过去的。译法各种各样。有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巩守效 《甘肃金融》2011,(11):22-23
天水市金融支持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基本情况 (一)农村小康住宅质量有所提高。本次调查从天水市5个县中每县抽取40户、共200户达到小康住宅标准的农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小康住宅农户平均家庭人口规模为3.48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825元;平均每户房屋面积为24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12平方米;按人口平均计算,人均房屋面积68.97平方米,其中住宅32.18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3,(4):78-79
"小康",最早出自《诗经.大雅》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指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达到小康,当国家强盛、人民康乐安居,四方就可以安定。从1979年提出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概念开始,人们对于小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演变。而十八大报告中更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实现目标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经济建设有了相当基础后,即进  相似文献   

6.
依滨 《税友》2003,(7):14-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重视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由此“小康中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徘徊在小康门外的人们不禁要问--谁来引领“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建设农村小康是关键。财政是国家宏观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家》2017,(1):43-4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X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对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三农”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西安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安分行干部培训中心隆重举行,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高小康副总经理,西安分行剐行长敖惠诚、剐行长谢晓非、电子化公司培训中心曹浩主任等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高小康副总经理宣读了中国金融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14,(4):34-37
“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是由交通银行与国际知名的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合作编制,以期通过这一指数来反映小康家庭对宏观经济环境、收入增长以及投资的感受与信心,综合体现国内小康家庭的财富景气状态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生活咋样、够不够小康标准?最主要看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而农民增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20世纪后20年,中国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走“区域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能否实现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难题。  相似文献   

13.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西部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如何抓住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在支持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走出一条有西部特色的发展之路,已成为西部金融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农村小康标准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我们认为,小康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全面达小康"目标而团结奋斗,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保持政通人和、和谐有序局面,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的新征程上迈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12个城市展开的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受访者“感到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五成以上受访者“经常会感到焦虑”。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缺少安全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农业保险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鉴此,笔者试就扎实推进并努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03,(12):20-23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检查盐城工作时要求该市“到2013年左右,争取总体上全面达小康”,盐城市委为此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规划和部署。而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促进盐城经济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则是该市金融部门必须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3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全国及东部沿海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文摘精萃     
农民小康决定现代化进程 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刘黄/文 尽管中国已经从总体上实现小康,但仅剩的3项未实现目标都直接与农村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曾经尖锐地指出:如果继续采取剥夺农业和农民的方式支持工业化发展之路,从长远看,必将损害整个民族和整个国家,因为,“它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