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2×2×2的实验设计分析框架效应和调节定向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正面的属性框架和负面的目标框架下皆有助于提高冲动性购买的程度;调节定向会干扰框架效应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当消费者为促进定向时,正面属性框架下的冲动性购买程度更高;促进定向的消费者在正面目标框架下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明显增强,而防御定向的消费者在负面目标框架下的冲动性购买行为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考察两种不同目标导向的消费者面对两种不同的信息框架时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在调节匹配的情况下,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程度更高;时间框架存在干扰效果,在天时间框架情形下,无论被试是否存在匹配效应,都会有较高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3.
参照群体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Fisher&Rook(1995)的研究得知,在冲动性购买特质和冲动性购买行为之间,规范性评估起着中介的作用,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的参照群体对规范性评估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结论验证了规范性评估的中介变量的作用,同时发现参照群体的人数和建议会透过规范性评估的中介作用对冲动性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及其营销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在刺激起主要影响作用,个人内在因素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可诱导、可激发的;企业可以针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和手段,有效地引导或诱导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欲望,从而推动和促进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
以S-O-R模型(刺激-机体-反应)和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价格折扣和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说,价格折扣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在线评论(质量和数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冲动性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6.
冲动性购买是消费者的一种普遍的购买行为类型,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心境就是重要的情境因素之一,但关于心境影响冲动性购买机制方面却没有得到深入地探讨。在分析现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心境影响冲动性购买的机制,并将其与其他机制有机融合,最后采用实证研究证明了心境影响冲动性购买的多种机制。  相似文献   

7.
洋溢对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溢(flow)采描述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感知到的愉悦体验,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构建网络消费者行为模型,探讨哪些网站属性可诱发消费者产生洋溢感;同时探讨令人愉悦的购物体验是否与传统环境一样,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再购买意图。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站属性中的系统质量对形成洋溢感作用较大,拥有洋溢感能够提高网络消费者的再购买意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食品类快消品——绝味,做为研究对象,研究何种促销方式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间的联结较高,以及品牌形象对促销与冲动性购买间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作者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然后对收集来的数据在分析软件等工具下进行科学的分析,且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叙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层次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得出:促销方式对冲动性购买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品牌形象对部分促销活动与冲动性购买间具有调节作用。服务性品牌形象对促销与冲动性购买间具有调节作用,价格性促销和物品性促销则对促销活动与冲动性购买间不具有调节作用。在绝味的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在促销活动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品牌形象也在特定的促销活动中,对消费者产生的冲动性购买有正向影响。所以建议商家强化品牌形象,配合促销活动提高销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上海居民在购买猪肉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和信息搜寻行为作为研究样本,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猪肉购买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总体认知度较高(49%),对风险信息的需求程度也相当高(72.3%)。不同教育程度和性别的消费者对风险认知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2)新鲜程度(14.1%)、卖方信誉(11.5%)是消费者最常使用的信息,而电视(24.8%)和报纸(23.1%)是消费者最重要的信息渠道;(3)消费者比较信任那些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发布主体,如政府部门(34.9%),而对一些大众化的信息发布主体,如大众媒体等(21.9%)的信任度较低;(4)产品特征、消费者个人特征、认知和购买经验对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搜寻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对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管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达,大学生网络购物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群体的网购呈现出独特性,在购买产品类别、参照群体的影响力等方面有区别于其他消费群体。物流、信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也存在一些诸如冲动性购买多等问题,只要政府、购物网站、学校等共同努力,就可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从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在线冲动性购买后的情绪反应和重购行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网络冲动性购买与愉快、后悔情绪及重复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冲动性购买与购后的愉快情绪显著负相关,与购后后悔情绪显著正相关。冲动性购买购后愉快情绪与重复购买意愿正相关,后悔情绪与网络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关系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论文基于SOR (刺激-机体-反应)模型,探讨了移动购物中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冲动性购物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评论质量通过唤起情绪对冲动性移动购物意愿产生间接影响;评论数量通过愉悦情绪对冲动性移动购物意愿产生间接影响;冲动性购买特质对冲动性移动购物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唤起情绪对冲动性移动购物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手机依赖分别通过愉悦情绪、唤起情绪对冲动性移动购物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性别对在线评论数量与愉悦情绪、冲动性购买特质与唤起情绪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但可以补充现有移动购物理论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也为移动环境下经营的企业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的隐蔽性、农产品直播电商的公益性以及直播的高互动性特征使得消费者在农产品直播电商中与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更容易受群体影响。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将农产品直播电商视为一个社会场景,解析其中的群体效应及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运用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运用层次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效应和规范效应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消费者的情感性态度和工具性态度分别在群体效应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消费者对农产品直播电商的介入程度显著负向调节信息效应与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现有直播电商的研究是一个有益补充,也对促进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柠檬问题是逆向选择问题在产品市场上的表现,与传统市场一样,网络市场上同样存在柠檬问题.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柠檬问题的表现及影响,认为网络柠檬问题主要产生于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消费者信息搜集以及消费者处理信息三个过程中,网络柠檬问题阻碍了消费者购买意图到购买行为的转变,最后本文探讨了网络柠檬问题的营销学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发展日益完善,人们逐渐将注意力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转移至体验上。文章结合整体网络产品理论,从初始产品用户体验、信息产品用户体验和产品平台用户体验这三个层面来理鳃B2C网站的购物体验。并以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为出发点,探讨了体验与忠诚的关系,提出了本研究的模型和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B2C网站购物体验对态度忠诚有正向影响;(2)B2C网站购物体验对行为忠诚部分有正向影响;(3)态度忠诚对行为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认知需求在B2C网站购物体验影响态度忠诚、行为忠诚中调节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口碑影响力是个综合变量,研究网络口碑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从网络虚拟消费社区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将信息搜寻主动性和信息价值作为中间变量,分析了社会资本的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与认知维度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品牌与善因的匹配对善因营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了企业与善因的匹配对善因营销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这种匹配对善因营销效果的影响不仅与消费者感知的匹配程度有关,同时还取决于消费者感知到的匹配类型(形象匹配与功能性匹配),以及许多调节变量(产品类型、购买情境、消费者对企业和善因的涉入及熟悉程度等)的影响。进而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长沙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例,剖析了长沙市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意愿、支付意愿和实际的购买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信任度较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购买是绿色消费中的重要环节,然而消费者“想而不买”可能会制约绿色消费市场的发展。目前,绿色购买行为转化的内在机理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鲜有将外部购物情境与消费者内在特质结合考量的绿色购买决策研究。本研究从消费者购买绿色标签产品的临场决策情境出发,以计划行为理论和行动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节约认知努力的观点视角,探究绿色购买意向-行为之间的转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购买意向对绿色购买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感知行为控制、绿色购买执行意向在绿色购买意向和行为之间具有双重、链式中介作用;节约认知努力对“绿色购买意向-感知行为控制-绿色购买执行意向-绿色购买行为”链式中介作用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相关结论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中绿色购买的意向-行为转化机制,为绿色营销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领导-成员交换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组织犬儒主义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2)内部人身份认知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组织犬儒主义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