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不同于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必须实施积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国家战略,协同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履行国家关于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主销区存在明显差距.本文比较河南省和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人均粮食产量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较大,提出应建立更加有效的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平衡机制,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问题,也事关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的发展和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供给。为此,必须构建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战略规划,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对建设新型粮食市场、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具有深远启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粮食生产中,实现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近些年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过程中,对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节水灌溉设施开发缓慢、粮食单产受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影响较大。今后应节约耕地资源、建设生态化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利用率、加大粮食生产中生态补贴的政策力度,使吉林省的粮食产业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6.
粮食主产区是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对于实现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区域平衡,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国粮食主产区,保证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决策者的视角出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为着手点,形成一套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系统方案,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失衡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区和粮食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长期粮食安全供给保障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构建一个全新的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提高粮食主产区和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主体,具体内容包括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协调机制、主产区政府和主销区政府之间利益协调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主产区政府和主销区政府利益调控。  相似文献   

8.
邱楠 《当代经济》2016,(25):70-74
粮食生产是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生产成本与农民收入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将以我国华中与东北两大粮食主产区1995年以来粮食生产成本的数据为基础,分析近20年来两大粮食主产区三种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趋势及其特点,为优化粮食生产成本结构、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的实施,稳步提升了我国粮食优势产区的生产集中度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别达到98%、80%、70%和59%。但是,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实践中,粮食主产区的范围比较宽泛,无法完全按照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生产的要求将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到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难度加大,着力提升“以我为主”的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历史回顾,发现我国粮食产量的提升是在生产不断“北移”并越发向少数主产区集中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人口持续向南部、东部聚集,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程度扩大,粮食流通的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加强粮食综合流通能力结合起来,促进供求更好匹配、产需更好衔接。  相似文献   

11.
干旱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风险,严重影响农产品生产供给与粮食安全。通过构建农业干旱灾害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计量模型,利用西南五省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1997—2008年间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影响。由此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的策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强水资源的时空调配能力达到农业抵御干旱灾害风险;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干旱忍耐力;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在高旱灾频率地区,减少高耗水作物生产等。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关系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粮食安全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全球来讲,世界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大力增产粮食,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科技创新,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论文分析了粮食安全的含义及问题,探讨了粮食安全衡量指标、内容及其含义,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深入分析邪教产生的成因和对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影响,不仅关系着社会稳定的大局,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如何预防和处理好邪教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民主文明边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粮食购销市场化与主销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自军 《经济地理》2004,24(2):277-280
2001年,国务院对包括浙江省在内的8个主销区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项改革要求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可调控库存和财政支农力度,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必将对销区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具有浙江“粮仓”之称的嘉兴市为例,就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现状及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瘦肉精""苏丹红""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如何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百姓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将逐步形成有效控制,但纵观食品的生产过程,尤其是结合近年来几次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的特点,还应看到,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应结合食品生产的特点,对食品进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从农田到餐桌"监管理念的产生,体现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为理解当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16.
粮食涨价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广林 《经济与管理》2004,18(11):37-39
2003年10月份以来,中国粮食及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6年来的首次明显上扬。涨价反映出中国粮食产量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本文对其中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今后人口增多对粮食需求量增大、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农户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田积极性不高、库存粮食减少、进口粮食补充又有限的背景,从目前和长远角度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质量认证与跟踪管理,其思想为解决我国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本文在分析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基础上,对我国实践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进行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框架,并对食品安全供应链综合管理中的信息集成与共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广东是全国食品工业大省,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地政府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广东在食品安全及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的行政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紧密相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历来是政府及社会关注的重点,学术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等方面,对既有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市场秩序混乱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宏筠 《经济与管理》2005,19(11):93-95
中国食品市场秩序混乱的成因有生产者因素、消费者因素、政府监管和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几个方面, 应采取相应的整治对策,如加速生产模式集约化、加强消费者的教育、加强政府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各种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大执法力度、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及建立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等,以规范食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