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在此逻辑下,利用1990-2005年的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协整方程,估算了科技创新乘数.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乘数效应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作用非常之小.正是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较小的科技创新乘数.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而对日本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持续的动力,而我国则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科技创新乘数极低.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市场化是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转型与金融制度变革要求利率市场化,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多层次多角度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均衡性转移支付、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其次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经济增长质量展开测度,本文发现我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虽然在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但其绝对水平相对偏低,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最后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正相关,但均衡性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标准化回归结果显示均衡性转移支付能够通过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间接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5.
李淑贞 《经济师》1996,(11):41-42
浅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淑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即由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目标,新的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一、经济增长方式转...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也是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从以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向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较大,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引进技术的路径依赖、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有限、科技创新项目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主体与投资方目标不一致。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转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测算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度,而制度创新的四大重要表现,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产权非国有化率、对外开放度以及资金市场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应从完善人才市场流动机制、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方式选择及政府对资金使用的引导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桂恒 《经济师》2006,(2):282-283
“十一五”时期作为新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加速转型期。为了突破太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化、经济结构层次、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文章提出了新时期太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八大战略选择,即科技兴并与人才强市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城乡统筹战略、充分就业战略、环境优先战略、大开放战略、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群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而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资本。对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科技投入没有明显增加地区GDP,而地区经济增长却带来了科技投入增加。结果表明,虽然山东省增长方式有明显转型特点,但依然偏粗放型增长。分析了科技投入不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提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周力  王培华 《当代财经》2006,(2):103-108
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本轮调控,经济运行中凸显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等种种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暴露出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其实质反映出了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严重。“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根除这一痼疾,在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的同时,还必须从改革入手,尽快从根本上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加快构建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具备高科技附加值的高质量经济增长是维持经济实质性增长的前提,更是对经济持久、快速增长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以及专利申请与保护而实现的经济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我国地区创新过程进行划分.并进而考察R&D投入对职务发明专利产出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地区创新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而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资本。对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科技投入没有明显增加地区GDP,而地区经济增长却带来了科技投入增加。结果表明,虽然山东省增长方式有明显转型特点,但依然偏粗放型增长。分析了科技投入不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提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数和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作为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发现授权专利数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经济增长引起科技论文数量的增加,但论文数量的增加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这说明我国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层次还需要提高,科研投入和评价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特征、危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的视角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投资增长和出口扩张;从供给的视角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要素投入、技术引进和体制改革。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已经危机四伏、无法持续,必须加快转变和提升。无论从内部经济运行还是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自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改革应该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合理等是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性原因。为此,要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完善财税制度,建立科学核算体系和环境治理监督体系、激励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不仅能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实现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必须使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完善科技竞争机制,强化利益诱导、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当前备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学家的关注。从经济结构、经济波动、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资源利用几个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工具,对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2005年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列第一位,其经济结构优良、科技投入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增长方式正朝着集约化形式发展。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可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经济增长点;通过知识与技术外溢效应,带动经济结构优化;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生产要素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进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刘英基 《当代经济》2009,(23):92-93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提出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推广和成果转化体系等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许大卫 《经济》2006,(5):100-101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由此可见,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能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