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中俄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中俄经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但面临合作领域局限、合作方式单一、油气田开发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力、天然气进口价格可能大幅上调、俄未来政局变化和利益博弈以及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不利于扩大和深化中俄油气合作.建议构建中俄能源合作安全保障与协调机制;加强中俄油气合作,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降低风险;完善中俄天然气购销合同的定价方式;加快推进能源改革,加强国内油气开发,增强我国利用境外油气资源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的努力,中俄油气合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在: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有新的进展,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方面的合作进展较快,原油贸易稳步增长等。未来5-10年将是中俄油气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制约中俄油气合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俄罗斯处在发展战略调整期,能源政策不稳定;俄罗斯对华战略疑虑并未明显消减;俄罗斯内部利益集团的矛盾对中俄油气合作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外部竞争因素对中俄油气合作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俄罗斯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滞后;中国天然气利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开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深化中俄油气合作,建议: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加强战略研究,了解俄罗斯的政策变化;坚持双赢互利原则,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积极务实推进合作;加强基础建设,完善价格机制;培训人才,做好中俄长期合作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对全球油气业而言,2013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墨西哥海上、埃及、伊拉克、加拿大纽芬兰岛、挪威海等新老区域纷纷找到商业油气发现;北美洲非常规油气的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正在向能源自立目标大步迈进;各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上连续数年投入巨资正在获得回报;北极和东非因其巨大潜力而成为业界追捧的热点.但201 3年国际油气勘探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成本上升、资源国政策风险和地区冲突干扰以及美国非常规油气在其他地区复制成功率低等等.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2013年有别于往年的油气勘探开发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春修  贾怀存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58-64,111
东北亚是能源与地缘政治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近期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能源总体特征表现为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不高,尤其是俄罗斯东部地区盆地勘探程度更低。东北亚地区油气可采储量为5635.95亿桶油当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陆上;待发现资源量为2274.4亿桶油当量。东北亚地区大型和巨型油气田多,储量规模大,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盆地,其次为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油气产量处于逐年稳步回升阶段。东北亚陆上勘探前景区主要为成熟区的深层系及蒙古东部新区;渤海湾近海、北萨哈林深水区及西西伯利亚盆地海域是海上勘探潜力区;俄罗斯东部北极圈也是有利的勘探接替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北极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2012年4月、5月两个月内,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以下简称"俄油")先后同欧美三个能源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多笔大型交易,备受世界关注。2012年4月16日,俄油与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签署有关北极油气开发战略合作的一系列具体协议。根据协议,俄油与埃克森美孚将建立两个合资  相似文献   

6.
欧洲能源宪章与俄欧油气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春华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6):44-47,52
俄罗斯于1994年签署<欧洲能源宪章>,但至今未批准<能源宪章条约>.俄罗期认为,<条约>的"中转运输协定"及相关条款不利于俄保持对欧洲天然气出口运输的垄断地位;<条约>未能满足俄提出的维护能源供应者利益的要求;<条约>的争端解决程序不利于俄能源外交的实施.俄罗斯与欧盟油气供需互补性很强,但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俄欧在各自国内市场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不利于双方能源贸易的自由论,在欧洲能源宪章框架内加强俄欧能源合作,有利于化解俄欧能源合作的不和谐因素,对促进俄欧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宪章"和俄欧能源各作经验,对中俄能源合作得到几点启示:1)建立中俄能源战略对话机制,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制度保障;2)利用国际组织进行能源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组织保障;3)加强地区能源合作,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良好环境;4)加强中国与欧盟能源合作,在欧盟-俄罗斯-中国能源三角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高调宣示其在北极的利益,并已开展实质性油气开发。在环北极五国中,俄罗斯的国土最为辽阔,且拥有最长的濒北冰洋海岸线,其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虽然前景看好,但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和大陆架的能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比较滞后。这促使俄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外油气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是中俄合作,中俄油气合作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现实性,企业层面要充分认识到俄罗斯油气资源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俄罗斯国家战略的变化,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谈判文化,以及其他国家对中俄合作的干扰,带来了中俄油气合作的艰巨性.虽然之前合作过程中有波折,中国企业和人员仍然应该积极、理性地开展俄罗斯油气业务,开拓思路,以多种模式推进中俄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9.
截至2014年底, “一带一路”区域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3077.1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325.7万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球石油、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56.3%、58.2%.基于油气资源潜力和重大油气新发现,优选出“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重点含油气盆地,并进一步优选有利于勘探开发的目标区.“一带一路”是目前和未来中国油气进口最现实、最主要的来源区,是中国境外油气合作的优先目标区.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加强与国内油气发展战略的对接,带动形成国内外、东中西联动的油气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刘贵洲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10):21-24,109
在中俄油气合作中,公共外交有着特殊作用,一方面要破除"中国掠夺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暴富论"、"三角论"等不良论调,另一方面要树立中俄合作的市场原则与互利双赢形象、油气合作的战略角色形象、油气合作的和平友好使者形象、两国合作携手通达世界形象等。对俄油气合作开展公共外交,重点是做好说服伙伴、沟通学界、影响舆论、公关政客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具有雄厚的油气资源基础,未来为世界提供油气的能力逐渐增强,在世界油气供应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俄罗斯与中东、非洲等资源富庶区相比,投资环境较好,油气财税政策虽然均有从严趋势,但俄罗斯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独立性更强,尤其是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更高,是比较理想的油气合作伙伴。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开展油气合作具有地利优势,当前中俄战略合作已进入新阶段,为进一步的油气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实施有效的北极战略,挪威在巴伦支海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挪威是环北极主要国家之一,尽管在北极拥有的海域面积并不大,且已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和储量也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下,但挪威目前在北极尤其是巴伦支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很顺利,目前已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对外合作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具有深海油气潜力的地区之一,约有100多个深海沉积盆地。2003-2008年,在东南亚发现的新增探明油气可采储量近96亿桶油当量(包括陆地和浅海)。目前在大于200米水深的海域中,近5年新增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为马来西亚(17.8亿桶)和印度尼西亚(5.54亿桶),占东南亚地区这一时期总的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24.3%。目前东南亚的深海油气活动规模较小,但深海油气资源潜力不容忽视。该地区深海勘探开发因受边界利益争端等政治问题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是其对外合作的一个制约因素。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深水合作勘探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适时进入,为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阿塞拜疆油气资源丰富,且具有分布集中、受控于外国石油公司的特点.截至2011年底,阿国油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1.7亿吨油当量.2009年阿国石油产量开始突破5000万吨,其中60%以上用于出口.近年来,阿国在大力发展本国石油化工产业和实施炼油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尝试拓展下游海外业务.为追求石油利益最大化,尽快使本国石油跻身跨国油公司行列,自2006年开始,阿国对其外资引进、能源开发和出口策略等不断进行调整.为扩大和深化中阿油气合作,建议:1)利用资金优势参股南里海大型油气项目的合作勘探与开发;2)加强南里海盆地基础地质研究和优选海域优质勘探资产;3)利用下游技术优势参与阿国炼油厂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5.
杨雷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9):21-28,35,109
俄韩油气合作自1990年双边建交起,至今举步维艰。俄韩两国在科维克金天然气项目和萨哈林项目油气上的合作是两国油气合作的重点,目前科维克金管道天然气项目陷入停滞,俄韩天然气合作的气源只有萨哈林岛,但液化天然气海路运输的数量有限,穿越朝鲜境内的陆路管道很难开建。除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外,俄韩油气合作还受到俄罗斯对东北亚地区能源外交思维,东北亚地区能源供需结构,远东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匮乏、投资环境较差,韩国企业对俄投资谨慎等因素的制约。尽管俄韩油气合作在短期内进展迟滞,但从长期来看前景广阔。俄韩油气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共存。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俄罗斯油气工业在欧美经济制裁及低油价的影响下,原油产量达到5.33亿吨,比上年增长1.3%;原油一次加工量2.83亿吨,比上年下降2.1%;原油出口量2.42亿吨,成品油出口量1.71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9.8%和4.1%.天然气产量6334亿立方米,比上年小幅下降0.9%,天然气出口量18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展顺利, “北流-2”管道项目签署合资公司协议, “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陷入停滞.俄政府推行进口替代计划应对制裁,调整油气工业税收政策提升财政收入,中俄油气合作进一步拓展.虽然近期俄罗斯油气产量不会明显下降,但石油公司收入下滑,资金缺乏,勘探开发投入后继乏力,后期资源接替问题将逐渐突出.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石油经济》2008,(10):70-71
Gazprom与NNPC签署能源合作协议;道达尔、Gazprom与YPFB签署合作协议;日本双日公司与NNPC签署合建天然气管道的谅解备忘录;道达尔与叙利亚签署一系列油气协议;委、智、厄国家石油公司联合在厄进行天然气勘探;俄、日公司将合作在俄勘探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8.
2134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继续深刻调整。中东地区进入动荡变革新周期,油气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北非地区因埃及再陷内乱导致政局动荡加剧,西非地区“石油魔咒”的束缚趋紧,东非地区油气合作政策趋紧但油气合作前景广阔;中亚一俄罗斯地区宏观环境总体良好,中俄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拉关地区有控制地开放合作政策,北美地区LNG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关洲油气合作多元化发展局面愈加明显;美国重返亚太加剧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澳大利亚成为全球LNG建设成本最昂贵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油气生产运营遇到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以来,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勘探发现总体保持良好势头,油气储量高位增长,但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剩余资源品质越来越差,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投资和工作量大幅下滑,石油产量首次出现大幅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中国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未来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今后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将按照“东西并重、陆海并进、常非并举、内外统筹”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大型含油气盆地为重点,突出天然气、深水、深层、非常规等领域,大力推动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勘探开发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加大深水、深层、非常规等新领域油气资源开发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定发展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备受关注,中国学术界对中俄油气合作问题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进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缺乏政、学、商界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缺乏系统、专业的分析和论证。中俄哑铃型的国家关系以及我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中俄油气合作的研究需要我国政府、学界、企业三者的分工协作、合力推进。为此,建议重新审视现有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学术评价体系,重视新一代研究人员的培养;为学者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他们“静心、安心、专心”地开展研究;推动处于哑铃型中间部分的企业不断壮大,促进中俄两国关系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