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估值体系的动荡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预示着中国股市已经走上了建立新市场制度的发展之路。在股权分置时代,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同时存在使得整个市场缺乏科学的估值标准,无法建立合理有效的估值体系。在股改完成之后,市场的估值标准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注重公司盈利能力的市场估值体系有望建立。本文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市场估值体系变化的动因,重点对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市场估值体系做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A股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一轮产业转型孕育出有别于旧估值体系的新估值体系。本文通过分析A股市场上主导产业上市公司的变化,来阐述A股市场在产业转型期的估值体系框架。随着产业转型的加速进行,A股市场估值体系也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3.
“大小非”减持下市场估值体系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大小非"减持的背景下,分析了由于限售流通股的解禁造成的市场估值体系困惑和混乱,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市场估值体系以及他们的差异,提出新的市场估值体系的建立将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两者不同估值体系博弈的结果,同时新的估值体系的建立也标志着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成为资本市场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但已有的估值逻辑和估值体系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需求,也难以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特色。因此,本文以中国特色元素为切入点,结合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探究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逻辑和方法路径,以期提高资本市场的估值能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A股全流通进程的加速,不可避免地对市场估值体系造成冲击.2007年以来市场整体估值中轴不断下移,但随着全流通进程逐步进入尾声,估值的下压过程将趋于结束,而未来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下压过程仍未结束.  相似文献   

6.
田雨瑾 《会计师》2023,(17):4-6
债券估值一直是基金会计日常工作中的重点。不同的债券、不同市场的债券都可能采用不同的估值方式。债券估值方式的改变会对基金、理财产品的收益造成影响。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逐步落地,在给债券市场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给债券估值带来诸多影响。介绍债券估值的含义和方式,阐述分割市场下债券估值困境,基于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含义,探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后对债券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估值偏误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上市公司市场价值长期偏离内在价值的根本原因,因此信息披露行为对资本市场估值偏误的影响值得研究。采用剩余收益模型(RIM)估计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度量资本市场估值偏误的代理变量,并采用KV度量法从总体上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检验了信息披露行为对资本市场估值偏误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对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信息披露修正资本市场估值偏误的主要途径,是降低市值高估公司的市场价值泡沫。  相似文献   

8.
上周A股估值水平继续走低,上证综指、MSCIA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回落到25.5倍左右,与其他市场的估值差距进一步缩小。考虑了A股市场的业绩成长性,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合理甚至偏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估值定价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投资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Nelson-Siegel估值定价模型入手,在均值回归理念下尝试引入期限利差这一关键变量计算出更为贴合市场变化的债券合意估值水平合市场变化的债券合意估值水平,以寻求实际价格与合意估值水平产生的有效套利空间,在提升估值定价准确性的同时优化模型输出结果,优化模型输出结果,文章最后对估值定价的影响因素、背后原因、理论依据以及实现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内地股市的市值已与香港市场相差无几,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两地市场目前在估值水平、市场成交以及公司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内地估值远超港股截至4月11日,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是48倍,而深市的平均市盈率则为44倍,相比之下,香港市场的估值水平明显偏低,总体市盈率是16倍,蓝筹股的估值约为17倍,H股的估值则约为19倍。  相似文献   

11.
朱洪波 《证券导刊》2013,(13):27-30
当前整个A股市场处于估值底部,煤炭板块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估值水平亦处于历史的中低水位,未来将随整个市场估值水平的提升而获益。同时煤炭作为一个高Beta品种,盈利改善空间和幅度将高出市场平均水平,未来上涨过程中有望跑赢整个市场。  相似文献   

12.
券商大看台     
中投证券估值与成长处于相对平衡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并没有过分偏离理性发展方向,但当前估值水平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提出了较高要求,A股市场估值水平与成长性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好消息是中国经济不会在紧缩和调控中重复前几次繁荣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来看,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以后,原有的估值体系被打破.持续调整就是市场重新寻求合理估值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市场估值,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欧美市场,对中国A股市场的技术创新市场估值的研究却罕见成果,为此,初步尝试弥补这一空白。利用A股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市场估值效应,结果发现,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估值效应完全不显著。这个结论和国外学者对意大利证券市场的技术创新市场估值效应检验结果类似。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在鼓励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功能方面还有待提高,同时也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整体来说可能处在比较低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姜帅 《河北金融》2023,(6):21-23+66
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新要求。从动因来看,国企估值较低并不是该要求提出的唯一动因,还与既往上市公司估值体系未能反映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真实投资价值、难以有效服务“双碳战略”投融资需求相关。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中枢。在未来,审慎包容契合数字经济企业运营模式的估值创新、推动形成融合企业ESG表现的估值激励、探索针对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差异化估值方法是其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市场市盈率与换手率及两者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换手率区分为当期换手率和移动平均换手率,分别反映短期交易行为和持续交易行为对市场估值和市场成交活动的影响.结论指出,市场市盈率估值主要体现为预期自致型特征,而市场交易行为不仅与市场估值水平相关,且与历史交易行为关系紧密.短期交易行为较持续交易行为对市场成交能力影响小,但是相比长期持续交易行为,估值水平的变动更容易引起短期交易资金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共同构成中国股市溢价的两大支柱。在即将到来的全流通时代,宏观经济独立支撑的A股溢价将如何演绎?本文将分别用AH比较估值、历史比较估值、基于FED模型的估值以及DDM绝对估值共四种方法,对后股改时代沪深A股市场的总体估值水平进行分析,以探究A股市场合理估值水平的价值中枢与波动区间。  相似文献   

18.
许英博 《证券导刊》2014,(24):68-69
上汽集团目前估值仅为2014年6倍PE,处于公司估值的历史下限,亦处于全球汽车行业的低位。中国是全球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主流汽车市场,未来三年仍有望保持8%左右的较快增长。上汽集团市场地位稳固,分红收益率高达8%以上,对比海外主流汽车集团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沪港通等A股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加快,将有助公司估值提升。  相似文献   

19.
估值低不等于被低估,A股估值的大幅回落更多的是由于对市场的抽血远大于造血,A股能否再现牛市,需要货币政策的明确转向或者上市公司融资步伐的大幅降低。经过2011年4月中旬以来的持续下跌后,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低位,其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估值已经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20.
虽然市场估值不再具有优势,但是一种趋势正在悄然发生:上市公司在股改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方式,正在为这个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估值水平从新降低。市盈率作为市场重要的估值标准,市场价格虽然较高,但利润的增厚将降低市盈率水平,从而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