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滩涂资源将成为沿海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江苏沿海腹地的盐城市滩涂资源和港口群开发为例,基于沿海滩涂生态环境及沿海港口开发与利用现状,从港口节点地区环境压力、滩涂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海岸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沿海港口开发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从滩涂资源生态保护的视角出发...  相似文献   

2.
颜霖  尹庆民 《水利经济》2013,31(3):16-20
江苏沿海开发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确保大规模、可持续的资金注入是江苏沿海开发建设的关键。基于前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研究基础,结合沿海开发背景下的投融资现状,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江苏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进行实证分析,从加强政府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支持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大丰区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已形成了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滩涂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价值提升,就必须不断优化与创新滩涂开发模式。本文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分析了滩涂农业、滩涂工业与滩涂服务业等三种开发模式的现状,认为滩涂开发存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环境调节功能减弱,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论文提出了生态园区开发模式、"(滩涂+A)+休闲旅游"模式、产业复合生态模式、港口带动模式等四种新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开发项目投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江苏沿海开发项目的功能属性进行了定量区分和定性区分,在此基础上综合构建了沿海开发项目多元化筹资框架,对项目投资主体、项目资金来源以及筹资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项目融资创新的设想和融资结构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现状的最新统计结果,结合江苏"908"调查成果,分析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总结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滩涂围垦开发中利用效率、利用机制及沿海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建议对策:陆海统筹、规划先行的开发理念;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政策;提升技术、高效开发的开发技术以及健全法制、创新管理的开发体制。  相似文献   

6.
六月的黄海滩涂,骄阳似火,遍地流金。在江苏省东台市弶港向东一望无际的滩涂上,人影忙碌,马达轰鸣,一幅沧海桑田般的壮丽画卷正在展开,被称为"江苏第一围"的东台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加快推进。这是农发行盐城市分行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支持沿海滩涂开发项目的一个场景。近几年来,该行在上  相似文献   

7.
关于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经营体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经营体制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和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海涂资源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利用开发现状,根据江苏沿海资源的特点,区域优势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沿海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7年4月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和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展江苏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规划试点的通知、江苏省农业区划办公室会同省滩涂管理局,以1987年4月至10月共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规划试点任务,整个规划工作分三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规划成果 包括(1)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规划;(2)沿海滩涂基本情况和规划数据册;(3)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规划附件,内容主要是开发利用典型经验总结和专题调查报告;(4)沿海滩涂资源和开发规划图集。  相似文献   

10.
凌申 《中国农史》1991,(1):61-69
江苏沿海滩涂宽广,垦殖历史悠久。早在5000—6000年前,原始农业已有萌芽,秦汉时得到了发展。唐宋时期,修建海堰,促进了沿海垦殖。明代,随盐业衰退,灶民遂零星私垦。至清末,南通张謇力倡废灶植棉,首创通海垦牧公司,揭开了江苏沿海大规模垦殖的序幕。至1936年,盐垦公司已达77家。各公司在滩涂垦殖过程中十分重视土地规划布局、捍海防洪堤堰的建设及农田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科学栽培等科学种植措施。并将资本主义大农业引入垦区,为新型沿海农垦事业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全国滩涂开发事业的发展。对江苏沿海人口流动、城镇建设、教育科技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志良 《水利经济》2012,30(2):41-45
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阐述江苏近代以来沿海开发中的开发思路、重点开发项目、开发政策及成效,总结沿海开发中要有一个较好的开发规划,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并重,科学拟定围堤线等经验教训。提出当前沿海开发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兴海战略,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途径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君 《水利经济》2018,36(3):1-5
基于江苏沿海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现状,将完善港航基础设施、推进海洋产业升级、加强沿海城市群建设、保护修复滩涂湿地等列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以发挥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特色优势,实现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江苏沿海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林业投融资体制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探讨目前林业投融资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林业投入资金相对不足、林业融资渠道窄、林业生产特点弱化林业投资的动力、存在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社会歧视、林业资本市场不健全五个方面的问题。并从政府和市场角度提出完善林业融资体制的建议。在政府层面,提出强化公共财政、促进金融机构放贷、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保险体系的建议;在市场层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林业部门与有关金融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以政府的组织优势结合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建立起有效的信用机制,从而更好地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以市场的方法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舒欢  李云燕 《水利经济》2017,35(5):12-15
通过梳理江苏沿海港口及其经济腹地互动作用机理研究成果,结合江苏沿海港口和淮河经济带发展现状,将江苏沿海港口和淮河经济带纳入同一系统,对其互动基础进行分析,并据此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互动发展模型,进而提出从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区域间资源共享意识、搭建信息化合作平台、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采取相应措施,为江苏沿海港口和淮河经济带之间持续有效互动发展、实现共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滩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苏拥有约65.3万hm2的滩涂,是江苏最主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有超过2/3的海岸带处于淤长状态,每年新淤约1333 hm2,滩涂资源总体开发水平不高,因此滩涂围垦利用的潜力很大;从管理体制,资金、技术的投入、滩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对江苏沿海滩涂的可持续发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苏北沿海东台条子泥特大型围垦工程为依托,围绕江苏沿海开发围垦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融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监测等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提出堤防设防标准、堤防迎水坡防冲关键技术,以及基于潮位频繁变动下的堤防渗透变形多元判据;针对海堤工程位置水深较大,水下地形复杂,潮汐、波浪等水动力条件更加恶劣等条件,提出基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岸线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海堤的防护结构新型式,以及强震作用下的围堤液化成因及破坏机理;针对新时期围垦工程由高、中滩围涂向低滩围涂方向发展,对海堤建设提出的新要型的海堤结构;构建一整套沿海围垦工程中的围垦堤防稳定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以及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ECE)融资变革是战略变革驱动的结果,是运营发展的需要。ECE融资模式新做法包括内保外贷、中期票据、私募股权基金、境外上市融资、股权引资、项目贷款、融资租赁、境内上市融资。ECE融资创新的组织保障有搭建投资平台、重组职能、引进专业人才。ECE融资模式创新的经验:要根据地质工作规律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国际化发展融资要境内外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子公司,让子公司直接面对市场直接融资;地勘单位融资要上下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子公司,让子公司面对市场直接融资;直接与间接融资方式相结合;融资与财务表现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朱建伟 《水利经济》2006,24(3):74-76
分析了江苏射阳河闸独特的湿地生态资源丰富、湿地景观和水利工程观光性强、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具备发展旅游经济的诸多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其旅游经济发展在市场定位、总体规划、发展战略、景区构建、管理模式、市场营销、投入渠道、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水利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江苏省水利旅游资源最新普查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建立水利旅游资源群综合开发潜力评价模型,由规模度、优越度、集聚度、交通可达性、人口数5个影响因子来对江苏省水利旅游资源群的资源开发潜力、市场开发潜力以及综合开发潜力的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水利旅游资源群的资源开发潜力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空间自相关性较弱;水工建筑单体类资源群的开发潜力最高,泉类资源群最低。2市场开发潜力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且空间自相关性强;水工建筑综合体类资源群的开发潜力最高,而水工建筑单体类资源群最低。3苏南地区综合开发潜力大于苏北地区,水利工程类的综合开发潜力高于自然景观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