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慧  朱明宣 《时代经贸》2010,(10):283-284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的核心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是现今有关绝对收入假说的解释研究中都没有将这一定律表现在消费函数中。本文重新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加以解释,并对其消费函数进行修正,最后得出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2.
消费理性与非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秋  陈碧霞 《经济论坛》1999,(12):20-21
经济行为在本质上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可以从消费者理性预期、收入约束、消费环境状况和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各异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以现实经济生...  相似文献   

3.
朱明宣 《经济视角》2012,(3):28-29,53
凯恩斯所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的核心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是现今有关绝对收入假说的解释研究中都没有将这一定律表现在消费函数中。本文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重新加以解释,并对其消费函数进行修正,最后得出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的核心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是现今有关绝对收入假说的解释研究中都没有将这一定律表现在消费函数中.本文重新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加以解释,并对其消费函数进行修正,最后得出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5.
凯恩斯所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的核心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是现今有关绝对收入假说的解释研究中都没有将这一定律表现在消费函数中.本文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理论重新加以解释,并对其消费函数进行修正,最后得出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6.
从新的消费函数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宏观意义 收入是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基础,对消费影响最大。凯恩斯因此而提出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主要根据当前收入来决定消费,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y;其中a为消费倾向,y为实际收入或当前收入,C为消费。它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比例越来越小,储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及收入分配状况等,其中收入为最重要的因素。消费收入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代表性理论包括相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及流动性约束假说等。各消费收入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消费函数。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一)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分析。研究消费需求离不开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函数理论就是研究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当前,西方比较流行的消费函数理论主要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上述理论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收入因素在消费需求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对消费变动的深刻影响。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所给定的消费函数公式:C=a+b·Yd其中,C表示总消费需求,a是一…  相似文献   

9.
通缩、就业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传统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试图从政策和体制的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就业、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具有明确政策含义的结论。 一、消费倾向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 在总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消费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消费占据特别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消费习惯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函数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并为这种关系寻找实际经验资料的支持。这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消费函数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第二阶段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消费函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消费对投资的抑制效应消费函数是储蓄函数的减函数。设储蓄为S ,消费为C ,国民收入为Y ,则S =Y—C。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限定了储蓄。而储蓄在一定条件下又限定了投资。这些条件主要是 :(1)封闭经济模型。在开放经济模型中 ,厂商可以从经济体系之外引入投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经典消费函数的两个基本变量,融合收入分配理论,构建消费函数的收入阶层假说。这一假说为政府制定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失衡下的消费需求异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洋  邓翔 《经济问题》2008,(10):13-1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之后,中国的消费需求呈单边大幅下滑的趋势,与消费需求萎靡相反的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现代消费理论认为收入和消费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而中国的总消费表现出相悖的“异变”特征。通过在消费函数中引入收入分配变量,获得的拟合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失衡的程度每提高1%将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0.44%。导致“异变”的深层次动因在于收入分配倾斜对各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使总消费需求的“异变”。  相似文献   

14.
鲁峰 《技术经济》2008,27(2):91-95
旅游消费函数是收入和时间的函数。通过对旅游者收入与时间的关联分析,构建出时间和收入约束下的旅游消费模型.对工资率、休闲时间、旅游产品时间消耗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进行了数学分析,诠释了旅游消费中的一些难解现象,并总结了我国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春立 《经济视角》2013,(10):16-18
叙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分析消费、投资、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及其波动,在引入消费拉动经济理论基础上,建立人均收入消费函数模型,从收入和转移支付两个角度分别分析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经济增长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的建议,主要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减少个税支出;加强社会保障,改善消费预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直到不久前,经济学家还认为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工业革命开启的资本积累阶段。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称之为资本时代。社会将很大一部分收入存起来投资资本设备。世界上的资本品逐渐多了起来。经济学家认为,资本时代之后将是消费时代。在消费时代,人们开始收获此前勤俭节约的成果。随着新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以及消费的可能性不断扩大,他们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随后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富足时代。由于消费品变得极大丰富,人们把更多的消费用于休闲。工作将越来越少。这被视为是经济发展阶段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现状后,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即ELES,通过Eviews统计软件对2009年至2014年的信息消费的各项进行分析,得出信息消费各项的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以及边际消费倾向.最终得出结论,居民信息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将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自芳 《发展研究》2009,(11):70-74
本文以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全国各省市农民消费水平与收入的相关性具有倒u型曲线的特征。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促进消费,差距大但如能将高收入转化为投资促进就业,同样有利于扩大消费。浙江等省市收入差距较小,同时民间投资环境良好,是消费水平较高的基本原因。各地消费结构变动具有同步性和差异性,应根据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推行有利于高收入及储蓄转化为投资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政策,顺应消费需求潮流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假说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具体关系是消费函数理论的中心内容,从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假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来,消费函数理论研究进展主要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对消费者的假设上,经历了短视、非理性假设,到完全理性再到有限理性的认知;二是在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渐次加入预期收入及其不确定的研究;三是研究方法从“心理定律”的推演到大量的实证研究,并运用了现代计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整理论的中国宏观消费函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 1978———2002年间的宏观消费与收入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中国宏观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分别对数据进行了单整和协整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宏观消费与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全样本时间段内,消费与收入均为三阶单整序列,但不存在协整关系;以 1991年为界将全部样本分为两段后检验发现,该两个时间段内的消费与收入均存在协整关系。从而,中国宏观消费与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关系都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