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还印发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处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预案》和《指南》,我国将建立地方性债务风险分级响应机制,实施债务高风险地区财政重整。《预案》还明确,地方政府依法承担地方政府债券的全部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升级政府对本地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负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的有关要求,2016年将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保障在建项目融资和资金链不断裂,降低地方利息负担,化解债务风险和地方政府支出压力,为地方腾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大其它支出创造条件。调查发现,地方债务置换过程中存在银行积极性低,信息披露不完整,置换活动动静管理不对应、资金配置时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置换效果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阳帆 《中国金融家》2014,(12):99-100
10月28日,财政部下发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以下简称"351号文"),这是对10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文件精神的具体细化。有专家表示,两份文件出台后,中国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债券融资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存量债券信用风险也将有所分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现象     
《中国税务》2014,(12):7-7
财政部出台《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工作,财政部出台《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清理甄别工作的目的,是清理存量债务,甄别政府债务,为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奠定基础。清理甄别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具体牵头、部门单位各负其责。未来数月,财政部或继续出台文件,从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6]155号)、《财政部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财预[2020]94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通知》(财库[2015]192号)等法律和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相关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制定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同时也明确提出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造基础模型和扩展模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传染机制、不良资产处置在规避系统区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进行理论探讨。结果显示,个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逐渐传染至其他地方政府,并最终传递至金融体系,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良资产处置能够提高银行预期收益进而提高风险容忍度,缓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传染。因此,我国一方面需要协调推进财政分权、金融集权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优化不良资产处置环境、丰富不良资产处置工具,从路径上隔离地方财政风险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预算法》和《担保法》明确指出,除法律和国务院特别批准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各类债务合计达178908.66亿元,这部分公共财政资金一直脱离于预算监管体系之外,隐匿性风险日益严重。编制债务预算是切实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框架的初步构想,并对推进实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以平台债为特色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表明了国家从源头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意图和决心.如何借这次政策的东风,清理、甄别地方政府债务,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地方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政府性债务资金是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但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地方政府债券,其余大部分债务资金尚未纳入预算管理,基层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加大。因此,亟待加强债务预算的研究,逐步实现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财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下放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募集资金用于置换存量债务.一时间,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问题成为备受争议的焦点话题. 其实,这些年来,政府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出现的期限缺口和成本负担,加大了自身债务偿还的压力,导致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升高.所以,财政部此次实施债务置换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释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中存在的期限错配问题以及成本高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整体分析把握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现有风险处置措施的作用、不足进行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和规范推进政府项目投融资、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合理保障地方财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个案,从政府、银行、社会三维角度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健全债务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和约束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有效控制增量;增强地方债务中银行贷款的风险控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以来,影响地方融资平台未来发展的新政频出,预算法修改、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成立、43号文(即《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351号文(即《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一系列存量政府债务清理解决文件均显示以"城投债+土地财政"为主要代表的"旧"地方政府融投资模式即将退出历史  相似文献   

16.
陈光明 《理财》2011,(2):83-84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已给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深刻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量债务达7.38万亿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融资创新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适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建立严格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审批与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完备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和偿债准备金制度,并对地方政府的既有隐性债务进行清理,同时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行为以及政府性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会财会》2014,(12):48-48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国务院地方债管理新规在多处实现了与新《预算法》的对接,如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将所有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并限定债务用途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等。  相似文献   

19.
<正>据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称,2014年9月国办发布《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前后,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推出了总额约1.6万亿元的PPP项目,到目前真正签约的约2100亿元,实际签约率为13%,仅占总额的八分之一。点评:PPP是政府鼓励民企与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新型投  相似文献   

20.
《甘肃金融》2014,(11):6-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进入实质性阶段.财政部近日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办法》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清理甄别工作,认真甄别筛选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对适宜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