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博览》2009,(6):70-71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圯怪陆离的各种消费场所诱惑着都市中一颗颗年轻的心,并催生了很多都市“月光族”(即在每个月发薪之前,会将自己口袋里的钱花得精光,甚至欠上一堆信用卡债务的群体)总体来看,月光族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大。他们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目前的职业生涯也尚未定型、对未来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因此也就难免缺少积蓄和理财意识  相似文献   

2.
小王,23岁,刚毕业参加工作,月收入在1 500~2000元.现在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平均每月消费支出500元,给父母生活费每月200元,基金定投每月300元,在单位办理医保.  相似文献   

3.
小鸟依人型 月光只为外包装 娴娴是一个年轻时尚的女性,在一家外贸公司做商务助理,每个月工资4000元左右,可她每个月都觉得钱不够花.原来,她的钱几乎都用在了"外包装"上.每个月光做头发就500元左右,美容、香薰、按摩、健身更是一样都不能少.买的衣服全部是名牌,一条裙子动辄就要过千元,结果没有家庭负担的她不但每月一分不剩,有时候甚至需要家人补贴.这种"月光族"的城市未婚白领还真不少.面对亲朋好友的劝告,她们不但不以为然,反而振振有辞,"不把自己包装得漂亮一点,怎么能钓到金龟婿?怎能有个好未来?单靠自己那几两银子,每个月不吃不喝都买不到半平米的房子,这样的话未来的生活蓝图如何构筑?"  相似文献   

4.
《大众理财顾问》2008,(12):25-25
Q: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父母年龄都为45岁,月收入约5000元,生活成本费用在2000元左右,父母都有养老保险,家庭存款1万元。自己即将大学毕业工作,现在如果买基金,定投好还是一次买入好?  相似文献   

5.
《大众理财顾问》2014,(4):86-87
正钱先生,28岁,某公司项目主管,月收入1.2万元,年底奖金1万元。钱太太,27岁,某公司财务经理,月收入8000元,年底奖金8000元。钱先生每月的生活支出约为1500元,钱太太的生活支出约为2000元。孩子1岁,每月生活开支1200元。钱先生和钱太太半年前向父母借了30万元并加上积蓄购买了一套住房,市值120万元,公积金贷款68万元,每月还贷3450元。  相似文献   

6.
《理财》编辑: 我在泰国当一名汉语老师已经824天了.我现在的收入除了每个月中国汉办给的4000元人民币,泰国学校会再给2000多元人民币,泰国消费水平不高,2000多元人民币足够. 两年多来,我的积蓄已经有10万元,这对一个毕业两年多且在三线小城工作的社会新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去年5月,我带着和男朋友一起的存款,再加上父母的资助,在某小区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房价每平方米6000多元,房屋总价60万元,每月月供2000元.  相似文献   

7.
刘光宇 《金融博览》2009,(22):78-79
“月光族”英文翻译是Moonlite,是指把每个月的收入全部消费光的一个群体,但“月光族”通常又都有较为固定的收入,不愁下个月没钱花。  相似文献   

8.
林小姐28岁,南方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中途跳槽一次,新雇主也是一家外资企业,从毕业到现在已工作6年。林小姐目前有活期存款15万元。4年前投资于股市2万元和基金1万元,目前股票总值剩下1.6万元,基金9000元。1年前,她购得一部价值8万元的汽车,其中5万元来自积蓄,3万元来自父母支持。其固定税后收入约为  相似文献   

9.
小杨,去年刚本科毕业。在北京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工资税前80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和税之后差不多是6000元左右。租房1200元,因为有了女朋友,所以花费不太固定。每个月除了房租其他支出差不多是2000元左右。上学时候打工加上上班以来的积蓄差不多是3万元。  相似文献   

10.
黄小姐已是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经过多年的打拼,月收入已过6000元,可是黄小姐怎么也想不明白,已经而立之年的自己还在"月光族"的大军中无法突围,最近,更被评选为单位的年度穷忙新星."毕业的时候只有两千不到的月薪,可是现在日子过得和以前没啥区别,人家都买车买房了,我连信用卡都没敢申请",用最近流行的说法来形容黄小姐,就是"白领的工资都是白领的".  相似文献   

11.
小妮子 《云南金融》2007,(10):50-50
斯蒂芬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外企职员,已经工作快三年了,她月薪5000元,却依然保持着“月光族”的本性,有时甚至变本加厉地常常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朋友聚会聊天时,都在商量贷款买房、买车,只有她在独自埋怨,说自己每个月都处在透支一还款一透支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2.
张清华 《理财》2007,(11):73-73
案例:从事财务工作的小林,今年25岁,参加工作已经有3年了,月薪3000元,另还有奖金,算是个白领了。可他每个月工资都花得精光,按他的话来说,年轻时应该享受生活,而且身边的朋友也基本都是这样。然而,小林最近开始盘算买房,这才发现,自己工作后竟然一分钱都没能存下来,连最基本的首付款都付不了。小林对自己现在的财务状况十分头疼,即使找父母借钱来付首付,每月还有月供,照原来的生活方式下去肯定不行。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外企职员,已经工作快三年了,她月薪5000元,却依然保持着“月光族”的本性,有时甚至变本加厉地常常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朋友聚会聊天时,都在商量贷款买房、买车,只有她在独自埋怨,说自己每个月都处在透支一还款一透支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4.
黄晓玲 《中国外汇》2011,(14):46-47
无车无房单身"贵族"26岁的韩京(化名)在北京一家国企任职,收入稳定,事业上也小有所成,仍然保持单身状态。工作5年有了一定的积蓄(见表1)。韩京月薪1万元,住房公积金2000元/月,除了社保还有补充医疗保险。目前没有自住房产,日常支出包括房租1200元/月,生活费500元/月,交通费200元/月。年轻人比较追求时尚,每月花在衣物和交际的费用大约1000元。家庭条件不错,每年给父母12,000元以尽孝心(见表2)。  相似文献   

15.
李祥,24岁的小伙子,未婚,与父母同住.朝九晚五的工作比较稳定,月收入2000元左右,有五险一金.现在每月定期存款1000元、固定支出500元(包括电话费100元、餐费200元、交通费100元、娱乐休闲100元),其余500元为周转资金.李先生想2010年参加英语培训班,学费预计近2万元;3年内打算考研;6年后欲支付50平方米左右小户型房屋的首付款;计划每年至少1次国内游(日后如有更多资金也想出境游).目前有存款1万元,无任何投资.李先生想自己独立,不向父母借钱.  相似文献   

16.
斯蒂芬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外企职员.已经工作快三年的她,月薪5000元,却依然保持着"月光族"的本性,甚至变本加厉地常常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朋友聚会聊天时,都在商量贷款买房、买车,只有她在独自埋怨,说自己每个月都处在透支-还款-透支的循环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斯蒂芬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外企职员。已经工作快三年的她,月薪5000元,却依然保持着"月光族"的本性,甚至变本加厉地常常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朋友聚会聊天时,都在商量贷款买房、买车,只有她在独自埋怨,说自己每个月都处在透支—还款—透支的循环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袁明今年33岁,单身,大学毕业后留学澳大利亚,回国后在广州工作.两年前跳槽,工作地点也转到了深圳.目前,袁明的收入和储蓄均达到可观水平,希望在深圳成家立业.其税后收入约1.7万元/月,年终奖约5万元.不想依靠父母资助的他至今没有购房,现在房租为2300元/月,饮食花费需1400元/月,闲暇时间袁明基本"宅"在家里看书、上网、看电视、听音乐,或是在小区内运动.  相似文献   

19.
家庭状况李先生26岁,单身。2006年国内某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任职于北京一家建筑设计研究院。目前月薪约6000元,加上年终奖金和其他节日补贴等收入,李先生每年税后收入约9万元。李先生每月的收支情况如表1所示。李先生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个人积蓄不丰厚,但其父母均已  相似文献   

20.
李巧云 《理财》2011,(5):68-70
单身小贺,现年27岁,在深圳福田区从事电子销售,月均入10000~15000元,年底无奖金。属月光族之类,今年方知理财,现有存款50000元。公司提供社保,余无其他险种。父母在家做小生意,母亲每月有五百元退休金,父亲过几年也会有退休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