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东波 《企业导报》2015,(6):185+184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提倡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的更高的人类文明形态,那么生态文化就是推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应该用生态文化来支撑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化的视角来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对我们来说,就应该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内涵、当代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用生态文化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学理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视为由各种生态要素构成的文化生态场,通过对场域中各生态要素的分析解读,指出在历史区域改造中,根据文化生态结构特征研究发展对策,从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生态要素两方面构建文化生态场,有助于维持遗产地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促进历史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文化大多寄情于山水之间,生态与文化往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由此,中国生态敏感区的情况不同于西方.在此认知下,基于对我国生态敏感区概念及内涵延展研究的基础上,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以文化的共识性、约束性和活力性三大属性为线索,通过位于西安秦岭生态敏感区中的厚畛子镇规划实践,进一步探索总结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生态敏感区的规划策略,并试图在生态保护与文化彰显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该区域生态与文化的共融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傈僳族村寨新山村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宗教和图腾、禁忌和习惯中体现的生态文化以及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生态文化和知识。通过挖掘和研究,促进新山村傈僳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文化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潘雷 《活力》2013,(10):142-142
除此之外,森林还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近年来,森林的经济、生态功能的利用和保护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文化功能利用和保护的发展相对落后.在强调森林经济、生态发展的同时,更应加强森林文态的保护和管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森林文态。文态.即文化生态。森林文态,即森林文化生态。目前,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德宏傣族一直居住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平坝河谷地带,其生存、发展及文化形成与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意识已经渗透到了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而傣族的生态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傣族的生态文化,铸就了傣家人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使傣族能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以"三个一"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引领中国石化实施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动力。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必须靠生态文化引领。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把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首要位置,注重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打造以"三个一"为核心的生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日前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颁布的文化生态保护建设规划。目前厦门市已经确定了一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其中包括了3个闽南文化展示区和14个保护试点。根据厦门市的有关规划,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长达12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蕴含丰厚价值。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时,需充分保护其文化生态,这也是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关键所在。坚持生态旅游观念,不但要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文化生态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