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支持经济发展、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等方面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银行改革势在必行。国有银行改革的难点在于:国有银行并不是独立运作的经济单位;国有银行受政府干预较多,缺乏经营自主权;国有银行债务负担沉重等。国有银行改革应采取的措施有:妥善处理不良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一、“六查六看”的生成及内容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众所周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内容的改革,其中一个成果性反映就是把政府职能定位于监管市场。那就是,政府不在直接参与、行政干预创业主体的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秩序铺设、环境创造、法律规范去实现对市场的监管,从而为创业群体的崛起提供了具体的服务。然而,当实现了这种定位以后,如何提高政府监管市场的绩效.或者说如何在实践运作层面真正建构市场监管长效、高效、实效机制,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领域的重要经济资源,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改革的需要,改革行政事业领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行政府财政直接监管,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先进的新模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一“、六查六看”的生成及内容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众所周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内容的改革,其中一个成果性反映就是把政府职能定位于监管市场。那就是,政府不在直接参与、行政干预创业主体的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秩序铺设、环境创造、法律规范去实现对市场的监管,从而为  相似文献   

5.
张羽  李黎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5):17-23,31,62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这使得国有银行改革事实上并非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么急迫;第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其内在的渐进逻辑,期望通过一次“震荡性”疗法来完成商业化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不再是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是深入到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即“怎么管”的问题。从保险的基本属性来看,新一轮政府改革转型,实现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主要职能的根本转变,将为保险机制发挥作用、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突出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困扰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而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无不与政府的行政体制有关,尤其是当前,一些政府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效率不高、考核体系不健全、资源配置错位;还有些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素市场发育缓慢且不规范;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滞后;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民营银行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它使得中国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至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瓶颈。发展民营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主张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革与重视市场诱致性制度变革双管齐下的方针发展民营银行,一是对现有的国有银行或准国有银行实行民营化改革;二是重组农村信用社:三是新建一批真正的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困难 1.我国现行利率体制的弊端 1)微观主体缺乏利益的约束机制.市场经济中真正的经济主体应当能够根据利率的变化实行预算约束,进行理性的投资.而中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没有明晰的产权主体,又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缺乏经营自主权,因此是在缺乏预算约束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效益较低,银行则积聚了大量不良贷款.在这种条件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渐进性与入世以后对产权改革要取得较快进展的迫切性形成矛盾,但现行的制度缺陷、国有银行运作缺陷以及政府金融控制边界的不确定性都使得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稗碉难行,使得国有银行对体制嬗变过程中产权改革所应依循的具体轨道产生了操作上的困惑。本文在研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与政府金融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有效路径,即第一步,实行国有独资公司形式;第二步,国有独资公司形式转变为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第三步,将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转为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