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能值分析的河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运用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河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净能值产出率、环境承载率、系统生产优势度、系统稳定性指数及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数等5个主要指标,对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为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有一定竞争力;环境承载率为68.9,表明系统环境压力较大;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64和0.54,说明优势度提高的同时系统的稳定性指数却并不高,系统自控、调节、反馈作用减弱;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数0.055,反映出该省耕地系统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应调整目前的农业发展模式,优化投入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引进外部能值,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缓解本区域的资源压力;依托农业高新技术,加强对可更新辅助能的利用强度,发展绿色产业,减轻对耕地系统的环境压力,实现耕地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对以康金镇为代表的黑龙江省耕作黑土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09年康金镇耕作黑土生态系统的总能值投入呈上升的趋势,工业辅助能值占总能值投入的61.8%,其中,自然资源能值占总投入的37.8%,可更新有机能的投入仅占总能值的1.6%。耕作生态系统对于购买能值的依赖使得系统的环境压力增大,环境负载率持续增长。黑龙江黑土耕作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生态系统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ESI)为1.41,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能值指标表明,农业生态系统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其中长期的抑制作用为12.4%,短期为3.9%,当滞后期为两年时,抑制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增加,而科技投入则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有效地抑制作用,因而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来降低农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目前没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文章选取黑龙江省遗产预备名录、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3类自然遗产资源为评价目标,构建自然遗产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黑龙江省5处自然遗产资源进行评价,评价分析认为五大连池是黑龙江省自然遗产中潜在价值最高的地区,其突出普遍价值高于其他4个地区;兴凯湖有较大的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可能性。最后提出构建的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陕北和关中农户苹果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客观评价陕西不同区域苹果种植的优劣势,运用能值方法对陕北和关中4个县4年间苹果种植生态系统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和关中地区苹果种植系统的投入结构和能值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陕北地区主要依赖购买能值投入,且以可更新有机能为主。而关中地区几乎全部依赖自然资源能值投入。由于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上投入了过多的购买能值造成了陕北地区环境压力过大,而关中地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能值投入,应加强购买能值投入,提高系统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煤炭资源大省,控制碳排放同时进行资源转型日益成为焦点.本文设计不同的碳交易机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黑龙江省碳交易系统进行仿真,探究其对企业经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的实施能降低黑龙江省企业碳排放,但对企业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为此,提出在政策方面减少配额总量、减少免费额度以及提高碳价等建议,以期提高...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黑龙江省森工产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影响森工产业竞争力的资源条件、产业组织结构、企业素质、技术创新和宏观环境作用5因素论;然后从5因素论出发,对影响黑龙江省森工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剖析,针对黑龙江省森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黑龙江省森工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11地市(区)2002年、2004年和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能值分析法分析陕西省区域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差异,得出关中地区能值投资率最高,陕南次之,陕北最低;净能值产出率陕南的汉中最高,关中地区次之,陕北最低;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环境压力较大,陕南环境压力相对较小;11地市(区)的能值投资率呈现递增趋势;净能值产出率趋势递减;环境压力日趋增大。耕地利用效益关中地区和陕南较好,陕北最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下辖34个区(县)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出发,构建地理距离权重矩阵,运用SLM模型对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县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县域经济增长全局Moran's I值总体上显著为正,县域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性特征;区域间要素的投入与流动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城市绿化等能明显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且其溢出效应也非常明显。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区(县)间经济交流合作,重视区域资源要素投入,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区空间溢出优势。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对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型论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根据农业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指标的打分值与指标权重值加权计算各类型农业资源价值指数并分析资源价值。[结果](1)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环境、气候天象、人文特色,将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划分为地文农业旅游区、水文农业旅游区、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生物生态农业旅游区、人文农业旅游区5个区域,各区域各有特色,差异性明显。(2)根据各区域资源价值指数分析看出,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最大,其次是地文农业旅游区,然后是水文农业旅游区和生物生态农业旅游区,人文农业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最小。[结论]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旅游资源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的五大发展区域中,气候天象农业旅游区和地文农业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较大。黑龙江省可以持续开发建设这一类农业旅游项目,并根据季节性与地理环境特征着力打造冰雪农业旅游。  相似文献   

11.
以徐州为研究对象,在2002-2006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流计算的基础上建立能值指标体系,分析系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近几年系统净能值产出率远大于1,说明生产效率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环境负荷率一直在较高水平波动,最大时为江苏省的3倍,说明系统高强度的能值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能值/货币比率的下降、以及能值密度和人均能值用量不断上升,进一步证明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逐年减弱。  相似文献   

12.
能值分析是指通过能值相关理论及原理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借此可深入分析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更好的发展农村解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国内农村生态系统能值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针对国内农业生态经济进步的现状客观评价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农业生态发展迅速,但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研究方面,在资料收集、理论不足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并提出严控人口数量、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改善土地运用构成、增强可更新环境资源运用效率等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社会经济的全方位进步及农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用地估价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运用能值理论进行农用地估价。研究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农用地价值可以由产品或服务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量表征;(2)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运河片区每年净增能值量合计为4.98×1018sej/a,农用地价值为42.73元/m2,与其他方法结果较一致。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用地估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地区,如何促进其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热点研究内容。方法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方法,以黑龙江垦区种养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2009—2018年该系统能值投入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评价该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 2009—2018年黑龙江农垦种养业生产系统的能值投入呈现“增长—平稳”的趋势。2018年能值投入为11.28×1021 sej,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可更新的环境资源是能值投入的主要来源,占能值投入总量的64.20 %。其中,单位产值能值投入量为1.47×1015 sej/万元,能值产出率为2.00,环境负载率为1.05,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91。结论 黑龙江垦区种养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近年来经济效益有所下降,较为依赖工业产品投入。因此,建议黑龙江垦区开展系统性研究,建立机械化生产定位观测站,加强农机具管理与应用,优化柴油和氮肥投入量,明确种养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形成区域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北京市生态经济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生态经济综合分异特征基础上,得出北京市生态经济区划方案。首先获取北京市大尺度的主要生态环境数据,运用GIS软件计算各乡镇的具体数值,并以此值作为区划的生态指标;其次是收集183个乡镇2017年的主要经济社会人口发展数据,按照要素真实情况,利用kr i g i ng法模拟形式找出要素变化情况,并以此作为社会经济要素划分的依据;最后通过生态环境背景值和社会经济指标值的叠置分析,并参考地形特征、人类主要活动方式、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要素,兼顾行政区界,进行生态经济区划。以乡镇为单元对北京市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划分出3个一级生态经济区和9个二级生态经济亚区。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从平原到山区、从市区到郊区的地域分布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燃料乙醇能值分析——以木薯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引入能值分析方法,对燃料乙醇系统的3个阶段进行了能耗分析;把燃料乙醇生命周期过程中社会、经济、自然3个系统有机统一起来,定量分析自然和人类社会经济的真实价值;以木薯燃料乙醇为例,结果表明,木薯燃料乙醇生命周期能值转换率为1.10E+06seJ/J、生命周期能值产出率为1.03,生命周期能值环境负载率为40.9,生命周期能值投资率为32.6,生命周期能值可持续值为0.025。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再生资源产业、环保产业与丽水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环保产业与再生资源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体;再生资源产业是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保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再生资源产业是生态优势持续的有力保障,更是丽水生态经济发展的特色路经;再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殊途同归,助推和促进丽水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