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犯罪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基尼系数连续几年超过国际警戒线,全国刑事犯罪率连年攀升,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国内学者对收入差距与犯罪之间关系的研究做了一些探索,普遍发现收入差距与我国刑事犯罪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通过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3)从贸易价格来看,虽然贸易价格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负效应,但是,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的价格变化相比,只有一般贸易的进口价格和进出口总价格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4)贸易条件变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效应,但是,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国内收入差距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扩大,而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分配制度、市场体制与经济发展三类。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国内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由此解析我国的收入差距,并研究适宜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影响共同富裕整体进程的关键视角出发,在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22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总体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中国共同富裕总体进程;(2)从数字经济的不同层次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均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的影响效应更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人口城镇化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两条路径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以上结论丰富和完善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收入的分布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布动态法对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做收敛性检验,结果发现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的收敛行为有所不同,城镇收入在2002—2013年呈现双峰趋同,而农村收入在1992—2013年出现3个趋同俱乐部。按照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进行分解,发现省际城镇收入的双峰趋同性主要由城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双峰趋同作用形成,而省际农村收入分布呈现发散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财产性收入的差异性。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高收入群和低收入群两个趋同俱乐部,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收入分配理论,中国金融的非均衡发展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基于协整分析,对中国1978~2004年间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制度因素在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短期来看,国家政策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间总是存在着相互关系。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利用Panel VAR模型来分析这三者之间相互效应。实证发现: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不明显;城市化加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中部地区不明显;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减缓了城市化进程,西部地区这种作用不显著;除了中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乡城流动规模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利用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等计量经济模型,采用OLS和工具变量回归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跨区域的乡城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分时间段来看,1992年之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从分区域来看,中、西部的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公平、社会稳定)两大类指标体系,运用行业收入差距适度性的测度方法,测算长三角地区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度性。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行业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几年稍有缓和;浙江省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幅度最大,上海市次之,江苏省最小;从静态适度性来看,两省一市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呈现优质适度状态,浙江省适度性最高,说明长三角地区行业收入差距还未触及社会容忍度;但从动态适度性来看,两省一市行业收入差距与四个方面的适度性均在逐渐恶化的轨迹上运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198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系统检验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强于农村,城乡人均劳动力人力资本差距的变动会对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造成影响。因此,应充分运用现有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加快积累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增量等手段来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82—2004年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也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26个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研究了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扩大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有理由认为,教育的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拉大,再在个别年份有所缩小的阶段性变动特征,这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是一致的。以历史的视角从我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解读,并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偏向"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城乡居民承担改革成本的不平衡性等方面探索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各种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尤为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基于我国197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建模和差别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纭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存在一定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1990-2009年省级人均GDP和分城乡的居民人均收入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研究我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轨迹,并比较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测度地区差距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地区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显著上升,1995、1996年有所下降,1997—2003年再次上升,2004年以后有所缩小;城镇地区差距在1995年之前显著扩大,之后在波动中下降;农村地区差距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后有所下降。人均GDP地区差距显著高于分城乡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两者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农村地区差距高于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16.
以泰尔指数为研究工具,以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所有制间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权威数据,得出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城乡间的要大于区域间的;东部地区的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西部的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差无几;行业内的稍大于行业间的,而行业间的又大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间的收入差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不大,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有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尼系数、阿鲁瓦利亚指数、库兹涅茨指数和不良指数等衡量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分别分析了近几年贵州省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农村内部、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城镇居民内部和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大致合理,而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并呈现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NK-DSGE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基准货币政策下,贸易部门积极的技术冲击对于不同类型家庭消费和实际工资具有不同的动态冲击效应,并且引起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政策评价的结果显示;(1)最优货币政策倾向于降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2)严格盯住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恶化,盯住名义汇率的货币政策则次之;(3)盯住实际汇率的货币政策对于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最优货币政策最为接近。因此,针对最小化货币政策分配效应所引致的不平等,货币政策应该对实际汇率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状况、原因和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段时间以来,收入差距问题成为倍受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城乡收入差距。对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状况进行了耙梳。发现,与传统的U型理论不同,以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W型,且收入差距远大于国际经验水平。对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因素分析后,给出了调控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房产价格的财富效应是否存在?——基于中国的面板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和实证研究均对房产的财富效应存在一定分歧。在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年至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与房产价格指数的面板数据基础上,应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房价上涨对高中低不同收入阶层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对我国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并没有产生正的财富效应而是产生了“挤出效应”;并且,高收入阶层消费减少的幅度最大,低收入阶层消费减少的幅度最小。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与购房需求,应挤压房价中的泡沫,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刺激高收入阶层买房,提高炒房行为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