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我的眼里,美丽的校园不一定具有悠久的历史,未必有高耸的大楼和一流的设施,而是师生心灵中最温馨的家园。它能够真正撼动师生的内心,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让人人都享受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爱的阳光     
《东北之窗》2013,(20):102-103
做广播电视,有声有名,好像很风光,但是实际上是一个苦差事,无论是策划、采访,还是制作、直播,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表情都要恰到好处。广电人每天都在忙碌着,忙并快乐着.因为他们心里都拥有着大家庭的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3.
徐斌 《环球财经》2009,(1):104-104
曾有经济学家打趣说,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如果10个孩子都是懒鬼,大家都挨饿;如果长子是懒鬼,其他9个孩子都很勤劳,那么长子肯定会养得体满肠肥,因为其他9个孩子都得供养老大。  相似文献   

4.
到底应如何看待人生?各人有各自的答案。 人都在追求成功,但也会有失败;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也常常遇到不幸;人都喜欢生活快乐,但却时有烦恼;人都……,但……。  相似文献   

5.
赵凯辉 《当代陕西》2011,(12):13-13
弟子们私下里都叫他老侯,感觉比叫侯老师更亲近。 老侯生前每一批院士遴选都参选,也无一例外地落选。每次重新准备参选材料,他都一丝不苟,像第一次那样,近乎庄严地去撞那堵看不见的墙。看他那虔诚劲儿,做弟子的都无不汗颜。  相似文献   

6.
最近很多城市房价都有所下降,朋友都在说房市巨变即将到来,我觉得不会这么悲观,但的确所有的发展商都应该特别警惕。1991—1994年的海南,房地产出现过一个特别的泡沫时期,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说:“嘿,不留神又赚钱了”。那个疯狂的时候远甚于去年,当时海口本土人口不到30万,整个海南岛600万人,20%在城市里,剩下都是在乡下,就这么一个地方有1.8万家房地产公司,泡沫破灭的时候逃出来的公司连1%都没有,万通幸存,活着而且继续还在发展。  相似文献   

7.
波兰虽然收入水平也不高,但人民的生活无忧无虑,精神面貌都很好。东欧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处在0.4以下,捷克是0.25,波兰0.34,爱沙尼亚0.35,拉脱维亚0.37。财富都很平均,可以说东欧是地球上最平等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的新年     
一年又一年,每个人都在忙碌中辞旧迎新。日益微观的世界里,每个人的悲欢,都会让大家感同身受;每一处的改变,都会让整体风吹草动。岁末年初,每个人都在总结忙碌的过去,都在规划美好的未来。我们的新年,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李民 《魅力中国》2014,(27):38-38
每一个有机生命体,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胞组成,只有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这个生命体才是健康的生命体,才能抵御外界病毒的侵扰。每一个企业都象一个生命体,而每个班组都是组成企业这个“生命体”的细胞,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去完成,只有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企业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加强班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田甜 《魅力中国》2010,(16):206-206
经济地快速发展,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发展契机。每一个行业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个地区都大力发展了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对计算机课程的投入也逐步增加了。  相似文献   

11.
对待文字是必须慎之又慎的,动一字而牵涉之广,是我们都无法预判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很多顶尖的专家参与了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工作,他们都是饱学之士,态度更是非常严谨,真可以说是戒慎戒惧、如履薄冰。他们动一个字,都要往复讨论,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2.
《凤凰周刊》:在美国,智库与政府的研究机构有什么区别? 黄靖(以下简称黄):可以这样说,政府,像国会,国安会也好,都有自己的研究人员、研究小组,但他们都不是智库。智库从概念上来讲,都是非官方的,如果他一旦是官方的就不能叫做智库了。美国的智库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以研究,尤其是政策导向的研究为主要任务,第二,都是非赢利的团体,第三,它是独立于政府的,包括资金。  相似文献   

13.
橄榄 《走向世界》2011,(1):86-91
在莫斯科,只要是晴天,天空就是清澈的,没有一丝烟雾,一眼可以看得很高很远;空气始终保持新鲜,很少尘土,一年四季都很滋润;所有的河流、湖泊、池塘都是清洁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到处都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木,如茵的草地:到处一片宁静,没有使人烦恼的噪音,在任何公共场所都听不到人的喧哗。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代表吴木根在今年“两会”讨论时说:“建设新农村,资金也许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没有人才,甚至连像样的劳动力都没有。现在年轻人都进城了,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许多村子甚至都变成了‘空心村’。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快讯》2007,(8):56-56
“又到了团圆相会的时候。家是磁铁,冬天的路上车马辚辚,都是热切返乡的人们。黑夜因为晚归的人而嘈杂及被照亮——家门打开,雪上人影奔跑,相互张开手臂,亲吻,说话,欢笑。笑声感染到一切。刚进家门的刹那,人们都言语含糊,头昏眼花,因为所有这些都太熟悉了,让人感到震撼。深深几下呼吸,满足感才慢慢产生,我们信赖家的不变,而它也的确未变,我们衷心感谢,又到了这个节日,这个永恒不变的回家日子。它的神秘、气氛和魔力,都是为了团圆,这个日子仿佛在时间之外,所有这一切都太珍贵绵长,而这种感觉又回到心头,我们又再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16.
央企是谁?     
亚宁 《东北之窗》2010,(8):17-18
我们为啥不满意? 央企觉得自己很委屈。央企说,我们入了世界500强,反被指责为靠垄断获利算什么本事,国企高管带头降薪,反被骂贫富差距之大他们难逃责任。央企亏损,被骂败祸人民血汗钱;央企进军地产获取利润,被骂攫取暴利有失社会责任。怎么都挨骂,里外都不是人,连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都满腹委屈,公开表示疑问:为啥央企好坏都挨骂?  相似文献   

17.
苏航 《东北之窗》2013,(1):74-75
从春到冬的日日夜夜,我们高扬着创新的大旗,高唱着走转改的战歌;365里路一路飘香,我们挽四季风光,走在阳光大道上。每一程新路,我们都留下创新的坐标;每一期杂志。都是我们与时代共呼吸的节律。回首365,有些欣慰,有些激励,点点滴滴,都是珍惜。  相似文献   

18.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日子。这些年时髦的人们喜欢过洋节,中国传统的节日反而都给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不过年的中国人,还不多见。过年,不是只过一天,一过就是半个月,正月里从初一到十五,都是过年。有的地方兴致高的,整个正月都算是过年,吃喝玩乐整30天。  相似文献   

19.
康敬 《天津经济》2008,(8):38-40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任何城市的形成都不是偶然,都是对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反映。城市空间形态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物质的基础上,以当时的社会思潮为主导,形成的一种理性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20.
幸福江阴建设战略构想,即“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静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