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内环流控温技术能够对三北地区储藏的粮食起到良好的控温、控湿、减少能耗作用。本文选取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38仓和40仓)进行内环流技术应用研究,通过探究环流期间粮情变化、稻谷品质变化和水分迁移情况,探讨内环流控温技术在长江以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在南京库的应用,体现出较好的粮层均温效果,有利于降低表层粮食温度,控制粮食高温季节劣变程度,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粮堆内部水分迁移有利于提升稻谷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储粮安全和粮食品质的要求同步提升,绿色环保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的进阶要求。控温储粮是粮食储后数量与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因其绿色、高效、安全的特点,在储粮减损保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仓房保温隔热、机械通风降温、内环流控温储粮、机械控温以及空调制冷等常用控温储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技术特点,并对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周钢霞 《现代食品》2022,(6):4-6,10
本文对北方地区平房仓粳稻内环流控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根据沈阳市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特点,通过将内环流控温技术等储粮技术应用于粳稻储藏,不仅将水分减量损耗控制在0.5个百分点以内,而且确保粳稻在储藏期间长期处于低温或准低温储藏状态,避免了储藏期间可能出现的品质劣变、等级下降,确保轮换后的粳稻依然适应口粮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内环流控温结合稻草帘储藏稻谷的储粮技术,稻谷的下层温度低、水分减量小、脂肪酸值增量小、新鲜度高,中层适中,上层温度变化大、水分减量大、脂肪酸值增量大、新鲜度低,且使用稻草帘透气性好,成本低廉,易于消毒、杀虫,保证清洁性,能够更好的提高稻谷销售品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内环流控温结合稻草帘储藏稻谷的储粮技术,研...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大平房粮库储藏后期度夏会产生局部高温,研究不同控温工艺对品质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粮仓储藏后期开展内环流均温、风管机空调降温等多项低温储藏技术,并比较分析上述储粮控温技术与传统控温技术的效果对粳稻的敏感指标水分、脂肪酸、脂肪、糊化特性等指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储粮控温工艺。结果表明:华东地区37号试验仓通过粮面压盖、PEF保温材料、夏季风管机空调结合内环流均温达到准低温储藏效果和保水保质效果,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的变化速率均为最低(0.16%、6.4%),进而控制食用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大平房仓采用空调控温储粮实际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选取粮堆不同粮层温度及粮堆不同粮层粮食面筋吸水量、发芽率作为研究指标,进行相关数据监测和测定,旨在证明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在西北方的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能有效控制仓温、表层粮温,在延缓粮堆表层粮食品质下降方面效果明显,但对于中层、下层粮食来说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照分析低温储藏高水分稻谷与常规储藏稻谷的储粮品质变化和储粮工艺应用情况,完成低温储藏对储粮品质与虫害发生的影响研究,逆降温、保水降温和内循环降温通风对储粮水分变化的影响研究,利用微循环系统局部内环流延缓粮堆四周温度上升的效果研究等,从而规范化仓储粮库管理人员低温储粮操作管理,减少粮堆四周结露风险,逐渐减少补冷次数,使得稻谷安全度夏更加节能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在粮堆高7m的平房仓进行储存优质籼稻试验,通过应用现有较成熟的机械通风、空调控温、环流均温等储粮技术,探索东南地区超高粮堆延缓优质籼稻品质变化的技术应用,确保优质籼稻储藏过程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粮食通风是重要的粮食储藏技术之一。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粮堆温度和粮食水分,达到科学储粮的效果。但采用不合理的技术方式也会产生诸多弊端。青岛第二粮库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对轴流风机改造进行通风实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邵东风  栾坤  张新民  李叶 《现代食品》2022,28(2):9-11,25
为提高科技储粮使用率以及使用效果,针对特殊仓型田字型仓经外界通过围护结构传进仓内热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了解外界传入仓内热量及内环流控温运用情况,制定合理的通风蓄冷、内环流控温方案,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善储藏条件,改变储藏环境,为实现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以来,中国新建了大量高大平房仓,粮堆高度一般为6m,采取了相应的“四合一”储粮技术,高大平房仓粮食入库一般采取输送机入库的方式,在粮食入库的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聚集区和自动分级形成了通风、熏蒸死角,对储粮安全留有隐患。利用离心风机、地上笼通风系统采取边入库边通风的方法,可使收购入库较高水分的粮食逐步降低水分,防止粮堆发热,确保收购期储粮安全。通风时机选择不当会造成粮食水分损耗过大。应用环流熏蒸杀虫可减少用药量,提高杀虫效果,确保安全、经济、有效。采用环流熏蒸技术对仓房的气密性要求较高,需对仓房设施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2.
冬季降温蓄冷,夏季利用内环流系统进行内环流通风,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实现低温储粮。试验表明,使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能有效控制仓温、表层粮温,对粮堆具有保水和平衡水分的作用,能降低仓湿,控制书虱繁殖,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氮气控温气调储粮是一种以物理方式获取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经过提高纯度(95.0%-99.5%),充人密封的粮堆,置换粮堆内部空气,保护储粮的新技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抑制粮食呼吸、防止粮堆生虫、杀灭粮堆内已有害虫以及抑制大部分微生物活动。同时,氮气气囊的存在能明显减缓粮堆表层温度上升,从而改善粮堆内部储存环境,优化粮食储存工艺,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氮气控温气调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粮新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食品级惰性粉拌和及喷粉、雾化拌粮处理,储粮仓房气密性改造(门窗保温改造、仓顶菱镁板架空隔热),冬季蓄冷通风、夏季内环流控温技术综合运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仓房储存的粮食在一个储存周期内,采用济宁产56%的磷化铝片剂,40 kg,设定熏蒸浓度为400 mg/m~3,粮面施药、环流熏蒸、全仓密闭28 d,彻底熏杀粮堆内所有虫态害虫,实现连续两年免熏蒸,降低了储粮成本,实现了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5.
粮食储藏不但要确保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绿色环保,控温储粮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综述了中国粮食控温储藏的推广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中国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风就是利用机械通风设施设备,在合适的通风时间采用压入式通风和吸出式通风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仓内粮食水分和温度,确保粮食在高温季节能够安全度夏的一种通风方式。本文通过采用不同通风方式来降低粮堆的温度和水分,从而实现粮食安全储藏,提高储粮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彭 《齐鲁粮食》2020,(2):50-5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是粮食低温储藏、准低温储藏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实现低温储粮、准低温储粮、绿色储粮的最有效途径。机械通风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粮食温度和水分,从而实现粮食储藏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夏季华南地区长期高温,表层粮食温度上升较快,从而引起粮食发热、品质劣变的问题,利用现有仓房采用空调制冷技术控温,使仓温保持不超过25℃,实现稻谷准低温安全储藏,进一步提高储粮稳定性,减少储粮害虫的发生,有效延缓了高大平房仓内夏季粮食劣变的速度。通过空调控温储粮应用对比,试验仓储粮品质明显优于常规管理仓。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粮食储备库中,机械通风储藏技术主要用于对储粮进行降温。一般的做法是:在秋末春初,根据储粮状况,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有利的时机,长时间对粮堆进行通风,最大限度地降低储粮温度,以实现粮食的低温安全储藏,从而减少通风电能消耗、储粮损耗、害虫危害和磷化铝熏蒸的用药量。  相似文献   

20.
建成  韩毅  文宏  王磊 《齐鲁粮食》2007,(12):36-38
当前,低温储粮已是保证粮食储藏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方向。低温不仅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缓粮食品质陈化,降低粮食损耗,还可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微生物的活动。因此低温储粮无论是对保持储粮品质还是有效控制害虫对粮食的危害,都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储粮新技术。对于平房仓来说,仓外热量向仓内传递的主要部位是屋面、墙体、门窗和地面,其中屋面约占平房仓热量传递的80%左右,仓顶传入的热量是引起粮堆表层粮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平房仓屋面采用保温隔热是降低热量传递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