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块链金融通过建立去中心化信用,使数字价值交换成为可能,彻底颠覆现有商业模式,同时引发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改良,开创新一代全球金融网络。数字经济、自由货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区块链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区块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金融的源起研究、驱动机制、颠覆效应和博弈研究四大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区块链金融的制度框架研究、产品定价研究、监管难点研究和深远影响研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区块链金融理论研究走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然而现实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但传统单层融资模式无法使核心企业的信用跨层穿透至融资需求更为迫切的上下游小微企业。区块链技术对于多层供应链金融场景下核心企业信用无损传递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提高供应链信息透明度、保证价值转移和信用多层穿透、实现风险完整监控和穿透式监管。建议按照"多方信用共建+监管科技升级+标准平台体系+通证数字转型"的四维发展模式,鼓励多方探索、共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层供应链金融体系,加强科技化监管,实现区块链"多方+监管"格局,打造标准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构建通证生态,以区块链技术助力普惠金融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户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金融科技技术。作为其应用形式之一,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快速发展,但也积累了潜在风险,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国际组织、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均高度重视、密切跟踪研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应用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目前总体认为,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否实现大规模推广并产生变革性影响,还有待观察。数字货币按照发行主体可分为私人和法定数字货币。对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各国普遍认为其不是法定货币,并持续向投资者提示相关交易活动风险。对与私人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业务,各国要么严格限制或禁止,要么按照业务属性纳入现行监管框架,主要涉及以数字货币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品交易、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等。此外,各国普遍认定首次代币发行(ICO)为一种公开融资活动,多数国家将其界定为证券发行行为。对于法定数字货币,各国均予以密切关注、积极跟踪研究,但多数国家尚未提出实质性的具体发行计划。本文认为,针对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监管者应遵循"技术中立"原则,按照金融业务本质实施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及时对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穿透定性",防止冒用"技术"名义违法违规开展金融业务;加强对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的监管,强化对信息科技风险、外包风险和其他操作风险的管控;同时,持续加强跟踪研究和监测分析,做好专业知识、人才队伍、政策措施等方面储备。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格局下,区块链作为以“数字”为核心的新兴互联网底层技术在金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重塑经济秩序、挖掘数字经济市场潜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区块链依托分布式账本技术、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机制等核心技术,为解决传统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金融信任危机等问题提供新的发展范式。“区块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势必驱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和行业变革,然而随着区块链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和法律风险也随之显现。因此,基于当前我国区块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探讨区块链技术发展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从规范区块链技术统一标准、树立“技术-法律”二元互动的隐私保护理念、打破多重技术壁垒、构建区块链金融技术风险防控制度和协调技术创新与法律监管之间的关系五个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将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各种金融活动纳入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构建“技术-金融-法律”三方互赢式的价值生态体系,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跨境支付清算行业是一条高附加值的价值链,代理银行制是这条产业链中的典型安排,具有速度慢和成本高的痛点.区块链为解决跨境支付清算服务的痛点提供了可行性方案,金融科技公司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进入跨境支付清算领域,出现利用区块链技术重塑跨境支付清算价值链的趋势.作为跨境支付清算价值链的关键部门,央行应发行数字货币,提供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的最终清算资产,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贺嘉 《海南金融》2023,(3):55-64
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为分散性量子数据的链式传递提供了数据传递新范式,多点同时“编辑”的共享账簿恰能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中的中心化过度依赖、支付效率低和支付成本高等问题。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技术特性也为跨境支付的传统中心化数据监管模式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一是现有数据监管规则如何因应区块链跨境支付场景;二是各国监管规则冲突下如何构筑区块链跨境支付中数据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在全球跨境支付系统变革的机遇下,我国应积极参与区块链跨境支付的系统设计和制度建构,以提升在全球跨境支付国际规则构筑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区块链作为一项金融科技的创新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靠稳定、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系统性地解决金融业诸多行业痛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区块链在数字货币、支付结算、资产托管、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展望。本文重点讨论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反洗钱领域的应用价值,从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现状出发,逐步深入到客户身份识别等KYC调查的关键环节,探讨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反洗钱工作,并提出商业银行有必要实现开放合作和价值共享,构建金融监管的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8.
以Bitcoin(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正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其核心区块链技术可能引发商业、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变革.尽管目前数字货币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且还停留在小众投资品阶段,但是在共享金融背景下,数字货币还是被寄予厚望,将来在银行业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本文在梳理目前数字货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货币存在的优势和其中的风险点,以及对金融机构和央行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支付管理的影响,经研究,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是银行支付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费用,完善对账方式和银行支付管理机制,实现了银行支付自动化,保证了业务安全,大大降低了流通和支付管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用户的手续费用和潜在的支付结算风险.针对此,本文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掌握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基本的应用、提高员工专业素养、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比特币的问世,区块链技术被广泛认为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为及早布局和受益,全球金融巨头、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组织等纷纷加入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开发行列。英格兰银行作为英国中央银行,联手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研究发行由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RScoin,致力于使整个金融系统更加高效、更具弹性,其设计框架及技术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金融电子化》2020,(3):61-63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数字货币热潮,引起了技术领域、金融领域、政府公共领域、媒体领域等各社会组织的广泛关注,大家围绕区块链技术研究、产业化应用、政府监管等开展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实践。中国银行从2015年开始,立足传统银行业务,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和理论演进,剖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和适用场景。积极参与人民银行区块链数字票据研究等外部项目,并结合自身业务情况,研发投产多个区块链内部项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区块链已经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首份数字货币报告中指出区块链“具有改变金融的潜力”,英国政府发行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超越区块链》提出将优先在传统金融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英国央行已在考虑发行数字货币,纳斯达克借助区块链建立私人股权交易平台Linq。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迅速崛起.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中,主要体现在数字货币上,对央行现有支付系统造成一定冲击.本文通过概述区块链的定义、发展现状,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央行支付系统应用中存在的系统效率不足、交易风险增加、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创新技术、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推出,中央银行发行的传统纸质货币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货币发行、支付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货币概念、理念发展,总结了理想的数字货币需要具备的特征;在技术层面,在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货币系统应兼收并蓄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各种成熟技术;在实践层面,在总结若干需要重点考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2020年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安全规范》),这是中国首个金融区块链标准规范,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负责起草,参与编写规范的机构除了国内的主要银行外,也包括了国内知名的高等院校和区块链技术厂商。《安全规范》描述了我国产、学、研机构在金融区块链安全方面的共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监管层对金融区块链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应用的日益普及,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作为数字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架构正在成为席卷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一股技术浪潮,吸引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加剧了人们对无接触支付的需求。后疫情时代,央行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既能够有效消解私人数字货币对国家货币金融的不稳定性因素,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无接触支付的底层逻辑需求。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区块链以及分布式记账技术为技术支撑,相较于私人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工具,其是数字信用与国家信用的结合体。所具有的数字化特性,能够使央行数字货币实现数字化货币管理模式,货币政策的垂直精准化,惠普金融发展的可行性,跨境支付高效性,同时又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国尝试建立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主要有三种模式:升级实时全额支付系统、双边跨境支付系统、多边跨境支付系统。然而,因数字技术赋能升级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旦落地,运营中不仅存在异化传统风险的可能性,还可能滋生新的风险。基于此,本文立足上述三种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模式,依托数字技术研判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中的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区块链技术风险以及系统重要性风险。面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可从主权国家的货币主权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这两个方面进行治理。而今,我国积极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已启动测试,落地之势蓄势待发。面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潜含的风险,我国应未雨绸缪,提前对数字人民跨境支付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制定防控措施,从而为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提供安全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在金融技术领域最激动人心的趋势和创新莫过于一再被提及的抢眼技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发源于数字货币并快速引发了各个领域的创新热潮。近期,我国也明确了将尽快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在此背景下,论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块链技术将对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带来的深刻变革。并结合央行现有的数字货币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随着5G、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进一步融合形成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在解决了传统普惠金融的旧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发展数字赋能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传统普惠金融更快发展、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挑战,近年来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