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动性约束下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和跨省面板数据模型,就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相对小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面对利率的替代效应要大于收入效应,而农村居民与之相反。1995年以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与东中部地区居民消费变动正相关;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流动约束整体来看并不严重,但中部地区居民相对而言面临更强的流动性约束。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性条件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最优消费模型检验发现:在整个转型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受流动性约束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且差异不大。改革前期,城镇居民受流动性约束相对更强,而农村居民在改革前期受流动性约束则小于改革后期。在整个转型期,不确性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也是显著的,相对而言,城镇居民受到不确定性影响更显著些。建立健全消费信贷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降低居民流动性约束并提高居民当期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西方跨期最优消费选择的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前沿消费理论,选取改革开放后浙江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特征及相关数据,建立预防性储蓄模型和流动性约束模型,分析得出:浙江城镇居民存在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比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并且流动性约束会加强预防性储蓄。要改变这一现象应采取三方面措施:从消费增长缓慢的内在机理上有针对性的扩大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生活费支出的月度资料对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受流动性约束的程度明显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999年以来个人消费信贷规模和品种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约束,进而使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月消费增长率提高了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计量分析表明:在总消费增长率变动上城镇与农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耐久性,在非耐用消费支出上农村居民表现出一定的习惯,但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几乎不存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动都呈现出对预期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城镇居民总消费变动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农村,而与此恰好相反,城镇居民的非耐用消费支出变动的收入敏感系数低于农村。过度敏感性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非对称模式,城镇样本关于消费变动的估计支持了"损失厌恶"理论,而农村样本则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或短视假说。  相似文献   

6.
居民消费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二元结构特征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是明显存在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动性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消费态度更积极;短期来看,通过提高收入进而刺激消费增长,农村居民的效应要显著些.  相似文献   

7.
孙革 《价值工程》2021,40(33):184-186
基于203个城市截面数据,运用OLS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以及不同消费水平数字经济对消费支出影响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提高,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不足;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呈现倒"U"趋势;随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科技创新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由负向抑制转向正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由正向促进转向负向抑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基于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模型扩展为时变参数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时变边际消费倾向,识别了吉林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系数的时变特征,并比较了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模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吉林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吉林省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没有城镇居民乐观。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其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战略转型时期,由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金融危机的冲击,入境游明显受挫以及国内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旅游逐渐在我国的旅游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过去,在我国的旅游消费群体中,主要消费群体为城镇居民,因而人们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对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研究上。但近几年来,农村居民的旅游人数和旅游花费也在显著增长。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阐述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状况,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不同影响,为策划国内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并预测未来的旅游消费情况,试图找到挖掘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政府转移性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田宛毅 《价值工程》2011,30(27):274-275
关注消费潜力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很有必要。我国不同居民间的消费水平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差距。以后的消费潜力将主要集中于普通居民消费水平的升级和奢侈品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其中奢侈品的消费潜力会迅速显现,而普通居民的消费潜力则会以较慢的速度逐渐呈现。  相似文献   

12.
消费品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经济体制下配置消费品发挥的作用不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消费品市场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运行模式到双轨制下双轨运行模式,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市场运行模式,消费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经济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快推进消费品市场发育,确保消费品市场机制发挥配置消费品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扩大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资源消耗会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本会计改革的难题在于成本费用的分配机制。建立在动因分析基础上的作业驱动成本管理方法正面临诸多困境,以资源为导向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其自身的优势推动着成本会计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剑迅速发展狂热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现在,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业主的消费观念也发生着迅速变化,福利分房体制下的后勤免费服务观念正逐渐淡出,物业管理有偿服务观念征逐渐形成,但由于对物业管理理解不够和经济水平的原因,业主对物业管理的消费态度存在很大差异,对小区物业管理和和谐社区的建设造成了重人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洪庆林 《价值工程》2012,31(14):307-308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陕西省羽毛球俱乐部消费群体结构及其消费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其中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体,强身健体是陕西省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爱好者体育消费的首要目的。②消费次数比较适当,锻炼时间的长短也比较合理,购买力水平中等。陕西省羽毛球爱好者参与羽毛球运动呈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1978~2008年间29个省份(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政府消费性支出在促进私人消费和带动内需上是否存在Armey曲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命题在我国并不成立,即政府规模扩张并不会导致政府消费对私人消费挤入(促进)效应的大幅度下降或者逆转.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规模高于17.74%的省份(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等地),这些地区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而与私人消费呈互补关系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相对较为匮乏.政府消费规模扩张并不会直接导致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替代效应的进一步凸现,从而使得两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互补关系,这同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a new econometric 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labor supply for the United States. We also analyze the allocation full wealth among time periods for households distinguished by a variety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micro-level data from the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s supplemented with pric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our approach is that aggregate demands and labor supply can be represented in closed form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substantial heterogeneity in behavior that is found in household-level data. As a result, we are able to explain the patterns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labor supply in the data despite using a parametrically parsimonious specification.  相似文献   

19.
消费形势分析和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场销售基本情况 1.市场销售加快增长.上半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分别加快0.1个和0.4个百分点.食品、服装、家电、体育娱乐、文具、装璜材料等各类消费品销售均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消费”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教育、医疗保健消费,一方面可以满足眼前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技能存量以及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国际上有人将其称为“生产性消费”(productive consumption)。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性消费的重要特点和作为实证分析基础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我国1996年~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对生产性消费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过快对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是:(1)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利率下调对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3)提高了居民消费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