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上访     
老严是山东胶莱平原柳沟源村的一个老上访户,因为铁路建设征用了他承包的地,于是,漫天要价,补偿没有达到他过高的要求,他就把牛卖了去上访,市里、省里、北京都去过。  相似文献   

2.
就创业的经历而言,陈红江的成熟沉稳与他朝阳般灿烂的年龄足以令人津津乐道。1996年4月,在北京市房地局和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强合作的背景下,北京银房不动产评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而筹建“银房”的是大学毕业工作仅仅一年的陈红江。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8,(2):80-81
一位接近田原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他所接触过的诸多地产策划人中,田原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位。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后第一批涉足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一个中国房地产圈里活跃但隐秘的营销策划人,他将如何看待高端居所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一封辞职信     
近日和业内几个朋友相聚,席间谈起这个行业的种种,众人唏嘘不已。他们,大多是在自己最青春年少的时候,加入了物业行业,并且一干就是许多年。而汪青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说起几个月前离开这个行业,汪青的心情依然难以平静。他谈起了他那封辞职信……  相似文献   

5.
江保其  牟静 《东南置业》2003,(73):48-50
茶馆内琴声悠扬,茶香缕缕,面对记的采访,耿建华说他和他所在的企业其实一直很低调。耿建华微笑着说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同龄人相比没有什么特别,比较一帆风顺,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可是他担任总经理的国建在短短的三年间的发展历程就很值得一说了,企业体制从原来的传统国企改制为现代股份制,  相似文献   

6.
早在几年前,任志强就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最想揍的人”之一,但当一双恶臭的破球鞋凌空而来,他还是有些受惊。  相似文献   

7.
去年十月.在北京大学英师大学堂的课堂上.我们结识一位来自衡水的企业家,他叫李春岗,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从2004年开始.他来到北京学习企业管理课程。从泰华公司的发展轨迹中,我们感受到作为我国房地产中小企业的一个代表,它在用口碑营销策略谋求着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的活跃,消费信贷的兴起,房地产抵押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房地产作为不动产,其抵押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决不能任意为之,笔者试举例说明。房地产抵押必须备案登记齐某是一个体户,长期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前不久因市场行情没摸准,导致血本无归。后仍不死心,想赚回来,就找到他现在某电脑公司当老板的同学张某借钱,张见其亏成这样,觉得风险大,不敢斥资借给他。齐说,他可以以自己的三室二厅的房屋作担保,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张同意借给56万元钱给齐,并同时与其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签字画押后,张总是感到不踏实,不知道法律…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导刊》2014,(2):68-69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间2013年已经与我们擦肩而过,崭新的2014年正与我们并肩而行。回首这过去的一年,导刊一个个脚印书写着自己的进步,发生的滴滴点点,就犹如在昨天一般,一切的一切,都还是那么清晰,所有的所有,都令人难以舍去。  相似文献   

10.
清芬 《企业导报》2005,(8):76-76
很早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在临死的前一天终于攒够钱买了一栋房子,没来得及住进漂亮的新房子就死了。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贷款买了一栋房子住了进去,每天工作还贷。直到临死的前一天她终于还清了所有的贷款。  相似文献   

11.
肖鸿扬 《英才》2004,(8):70-70
“你不能写西山新村,要写西山新村我就不买……”一个中年购房有些警惕地盯着手上拿着合同的售楼小姐。他的要求仅仅是:把西山美墅馆的名字写进售房合同里。通过售楼小姐解释后,一套总价超过400万的房子便卖了出去。  相似文献   

12.
采访俞熔过程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是一他如何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他最早做的房地产,后来创立的与各地高新区合作的中孵、汇智两只基金,还是在各地不断扩张的体检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3.
论及永州房地产业的发展,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永州市房产局的掌门人杨建平局长。在雄伟的办公大楼里,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杨局长,他慈祥而具有亲和力,我们的话题在往事与现实中缓缓铺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叶威 《东南置业》2014,(10):3-3
有房才有家,有家才有成功可言。在当今社会,买得起房是一种成功,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亦是一种成功。成功,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在一千个人心中有着一千种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二毛  柴戈 《东南置业》2003,(69):42-43
高中毕业那年,他只身一人远赴阿根廷。在那里学习语言。他学的是西班牙语.在这期间,他交了许多当地的朋友。大学一毕业,他就开始尝试着做生意,小本经营,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相似文献   

16.
他出身于豪门,父亲是数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己坦言"除了上学,我都在玩游戏";他大学只读了一年多就退学,只因想专门投入游戏中。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却造就了一个"游戏"的  相似文献   

17.
古风  松涛 《英才》2004,(8):94-94
在某IT企业任部门经理的王先生,刚过而立之年,手中就已有了40万元的积蓄。对他来说车房已购置齐备,所以他想把这笔闲置资金投资房产,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在王先生看来买股票或基金,需要花较多时间去研究,又有很大风险。而购置一处房产出租,不仅每月能收一笔租金,而且房产还可以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三联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继升的名字因郑百文事件,早已名扬中外。在郑百文重组过程中,我们已经领教过其资本经营的能力。其实,在三联集团多元化的经营中,他在许多领域经营的都是十分出色的。本文以三联集团正大规模开发的阳光舜城为例,通过对其经营理念、房地产开发思路以及阳光舜城经营战略的分析,进一步感受这位经营大师的过人之处。 一、梦想与现实 如果把三联总裁与许多企业家相比,从其个人经历、著述、经营企业的理性化程度看,应该说张继升属于典型的学者型企业家。早在1984年,他在研究商品属性时就断言:对于中国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3,(10):59-59
在我们的这次采访中,贵州人廖熙文可能是最具悬念的一个。他的名字从始至终地出现,但每当我们已接近目的地时却又失掉了线索。现在我们只知道他从特区证券离开后就回到老家成了一个地产商人在革命胜  相似文献   

20.
《湖南房地产》2006,(4):30-31
孙浩文,杭州人.1966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土木系。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1995年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目前任长沙中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年富力强.极具激情和创意.秉着“建一个楼盘.成就一个梦想”的理念,他先后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开发了数个大型.经典楼盘.取得了较好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