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石油和化工产业出现了重大变化 由于石油输出国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中国等国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经济的较快复苏等因素使原油和成品油、石油化工原料市场处于高价位运行,世界各国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企业利润大增。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已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在世界石化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入世”三年来,中国石油石化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深刻、不可逆转的变化:“入世”承诺如期兑现,进口专营格局被打破;石油石化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市场监管体系框架正在形成;国有石油石化企业深化改革、持续重组,抓紧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中国石油石化业取得了新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石油石化业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国内油品市场将全面开放,炼油和销售企业面临冲击;石化品关税将进一步减让到位,外贸经营权将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份额将受到外来石化产品的进一步挤压;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发展,国有企业将面临提高竞争力和深化改革的双重压力;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创立一个与能源安全相辅相成的严谨、高效、竞争性的能源市场化体系并顺应由此带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是政府和石油石化业界面临的带有全局性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全球石油石化业来说,2005年是一个景气冲天的大好年景,国际油价继续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最高突破了每桶70美元。虽然目前的各种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可以预计,世界石油石化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会创历史纪录,国际石油石化大公司又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那么,2006年石油石化业的前景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推动了全球石化工业景气度的回升,使国内石化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国内石油石化工业的增长速度达32%,利润增长58.7%。石油石化业成为国内外关注和投资的热点。去年我国石油石化业投资增长34.6%。石化是一种典型的世界性的周期性行业,  相似文献   

5.
"入世"五年来,中国石油石化业发生了五大变化:一是中国石油石化市场按照"入世"承诺走向开放;二是政府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并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三是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石油石化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四是中国石油石化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球影响力明显提高;五是三大国有石油石化公司逐步做大做强.但与此同时,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今后国内油品市场全面开放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炼油和销售业务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将加大,国内市场份额将受到更多进口和在华外资石化产品的挤压;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将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将面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和深化改革的多重压力.同时,政府也面临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监管体系以及理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顾总结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探讨我国石油石化业“十一五”实现持续有效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从1984年开始,《中国石化》杂志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这二十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激流勇进的二十年,是石油石化业和整个中国经济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中国石化》杂志也在不断地进行自身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推进中国石油石化业的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杂志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石油石化业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有企业将进一步溶入国际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从表观上看,只是企业间的产品品质和成本的竞争,而其实质是包含了人才、机制、企业文化在内的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石化业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到来,中国石化业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景象,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现价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中石油利润为1029亿元,中石化利润为322.73亿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但依然乏力,全球石油石化工业经营艰难,一体化石油石化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但净利润下降,纯化工公司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全球乙烯能力增幅下降,需求不振,毛利基本与2001年持平,但聚烯烃利润有所回升;石油石化业趋于产业集中化、业务专业化、规模大型化和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石油石化公司勘探开发投资增加,石油化工投资下降,兼并重组更趋理性成熟。2002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化产品需求量再创历史新高,石化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进口量也大幅增加。展望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既面临加入WTO以后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又迎来了珍贵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提高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2014,(2):1-1
<正>伴随世界经济的复杂调整,全球石油石化业进入个求不振、增长放缓的结构调整期,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都面临调整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挑战。上月召的集团公司2013年度工作会议的主旨是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谱写建设世界流新篇章。这是中国石化领导层审时度势,为应对全球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石化业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到来,中国石化业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景象,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现价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中石油利润为1029亿元,中石化利润为322.73亿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石化生产大国,有20余种石化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还不是世界石化强国。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受着能源与资源的严重制约,对外依存度加大。今年以来,虽然国际油价在高位持续攀升,但国内石化业仍然保持着需求旺盛、投资活跃、价格稳健攀升的景气上…  相似文献   

13.
"入世"周年看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入世”一年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发生的重大变化概括表现为:中国加入WTO时有关石油石化行业的承诺开始兑现;政府监管进一步得到强化、完善和规范;外国产品和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石油石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思想观念显著转变;国内三大石油石化公司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WTO。中国加入WTO把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带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发展的新阶段,但同时还应清醒地看到:整个行业体制机制的改革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政府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企业中长期的战略调整还跟不上新的变化,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的培育还做得不够,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重复投资、缺乏全局观念、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依然存在;国内石油石化市场的建设还跟不上“入世”后过渡期市场开放进程的需要;人才流失现象有加剧之势。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应再接再厉,抓住机遇,战胜新挑战,为使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18~19日,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外事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套石化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高油价时期石油石化产业经济与市场发展新趋势”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情况、高油价下国际国内石油石化产业经济与市场若干问题、供需前景与关联产业发展趋势等几个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米和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2005年国际国内石油石化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与新年展望”的报告,本刊摘要整理于此,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5.
孙永生 《中国石化》2005,(10):26-28
2004年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以及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支持了亚洲石化业新景气高峰的形成。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加剧、价格升至历史新高,成为2004年亚洲石化市场的基本特点。然而,国际石油价格长时期盘踞高位的结果,不仅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制造了障碍,也使居世界石化产品消费首位的亚洲石化业受自有资源和原料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球石油市场出现从未有过的供应过剩,国际油价屡创新低,跌破30美元/桶仍然深不见底,石化产品价格也低迷不振,石油石化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原油是石油石化产业的龙头,油价走势事关整个行业的兴衰。本世纪以来延续10年的高油价,造就了全球石油石化业的空前繁盛与辉煌,产油大国富得流油,跨国石油巨头多年来一直占据世界大企业前列。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石油市场风云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加速增长,世界经济良好复苏,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在相关行业的拉动下,继续2003年以来的景气发展势头,产需稳定增长,产品价格整体上扬,进出口贸易持续扩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大为提高。特别是三季度以来,由于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全面旺销以及石油、石化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全行业效益增长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盈利能力继续增强,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朱和 《国际石油经济》2003,11(11):11-16
“入世”两年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入世”承诺正逐步兑现,进口专营格局被打破;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外资和外国产品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民营企业逐步得到发展,国内市场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竞争日趋激烈;国有石油石化企业深化改革,抓紧调整,积极应对,在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发展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石油石化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入世”过渡期结束以后市场完全放开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尚缺乏清醒认识;石油石化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还跟不上新形势的变化,缺乏国际化的眼光和全局观念;企业整体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国内企业间过度竞争、联合不够的问题有时还很突出;国内石油石化市场建设还跟不上市场开放进程的需要;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全球石油石化业兼并、联合、重组再起热潮,呈现新的特点1998年世界石油石化业兼并、联合、重组出现了新的热潮。重大兼并联合事件接连不断,震撼世界石油石化界。在欧美,英国石油公司8月宣布以48O亿美元兼并美国阿莫科公司,脐身世界石油三强;11月3O日法国道达尔公司与比利时菲纳石油公司合并成为世界第六、欧洲第三大石油公司;12月回日埃克森公司斥资766亿美元收购美军公司股票,合并成立埃克森美军石油公司,一跃超过英荷壳牌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在亚洲,继三井石化和三井东压化学合并成立的三井化学正式投人运营…  相似文献   

20.
海外快递     
陶氏与科威特石化合资成立全球性石化企业;全球石化业进入重组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给欧佩克带来挑战;2008年国际油价可能“骑虎难下”;未来20年内石油天然气地位不容动摇;欧佩克:高油价将贯穿一季度;道琼斯石油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