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朱倩 《魅力中国》2014,(7):119-119
介绍了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并结合该曲目的具体内容,对其语言特色、音乐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一协奏曲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等情感与意境的不同表现手法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进行了赏析,再现其美妙旋律与忠贞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东方经济》2004,(7):78-78
在爱乐人的印象中,Naxos唱片一直是二流的乐队、三流的录音加上低廉的价格的代名词,因此发烧友们很少有人把它纳入收藏的范围,的确,前几年的Naxos唱片走的是廉价的古黄略战,为降低售价不得不压低制作成本,因此在它的唱片中很少有世界纪的世术家出现,录音和制作也只是很一般的水准,当然凭借低廉的售  相似文献   

4.
吴玫 《新西部(上)》2007,(9X):212-212
该文从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等情感与意境的不同表现手法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进行了赏析,再现其美妙旋律与忠贞的爱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把小提琴诞生在青岛 1935年青岛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音乐教师王玫,经过两年的精心研究,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完全选用中国木料,制作出了中国第一把小提琴.  相似文献   

6.
《东方经济》2003,(5):72-72
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中期,曾见过一份关于小提琴作品录音数量的统计、排名,巴洛克时期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弟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以绝对优势雄居榜首。如此结果,在20世纪前半时是不可想象的,当时除路易斯·库夫曼的录音外,几乎别无他选。  相似文献   

8.
葛文佳 《发展》2012,(6):137-137
小提琴在现代交响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席位,它艺术表现力强,演奏技巧多样。本文主要从小提琴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及其性能特征等方面试作论述,使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变化、音色等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琛 《魅力中国》2009,(36):193-193
小提琴诞生于一个乐器制作工艺变化十分迅速的年代,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演变过程。小提琴早期仅仅只用于民间通俗舞蹈和早期歌剧伴奏,并不像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演奏乐器,初期的发展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以致于当人们认识到她的重要地位并开始研究时,相关的早期资料早已不复存在了。因此人们对她的起源有着诸多的猜测。  相似文献   

10.
邵维 《黑河学刊》2012,(2):61+63-61,63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帕格尼尼以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征服了乐坛,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对小提琴的各项性能带有创造性与革新力的深入挖掘,奠定了他在小提琴领域的特殊历史地位,尤其是他在小提琴演奏中炫技的发展使其小提琴演奏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他以澎湃的激情和极富浪漫色彩的想像力,描绘或“记录性”地显示了对“标题性”音乐表现力及时其广阔前景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11.
郭丽 《魅力中国》2010,(25):174-174
第一把小提琴到底是何时间问世的,是一个至今学者还在争论的问题。事实上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得要看如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小提琴。本文就带读者探究它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王明璐 《魅力中国》2013,(34):55-56
对于演奏弦乐器的演奏者来说,在所有的演奏技巧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技巧之一就是揉弦。在演奏乐谱时,如果能够在恰当的地方使用好揉弦技巧,会让乐曲在表现力上比没有运用揉弦技巧的演奏显得更加优美动听。而小提琴被称为交响乐的支柱,因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力较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乐器中有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小提琴演奏中揉弦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使小提琴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让演奏者更加生动的表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小提琴演奏者一直都在探索怎样把揉弦技巧更好地运用到小提琴演奏中。  相似文献   

13.
小提琴自20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一直受到中国人的重视。小提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在音乐领域拥有较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大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和小提琴教育工作者是分不开的。大部分教师在小提琴教程的选择中都会使用《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这部教材在中国已经使用多年,多数教师和演奏者对其具有特殊的感情。《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的核心由持琴、握弓、运弓、指法这几部分组成,基本概括了小提琴初学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提琴和所有其它乐器的区别在于小提琴的音色具有多种性质既具有各种声部的音色,又具有各种乐器的音色,只有当用某种音色才能使作曲家的艺术目的获得更清楚的表达,使听众能够更清楚地意识到其艺术目的时才应该使用.  相似文献   

15.
谁能想到,在北京平谷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竟然生产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小提琴。这个小山村位于北京平谷东高村镇,看上去不起眼的小镇,有9家大型提琴厂,还有上百个中小提琴厂。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教材、教学、社会等方面对当前小提琴社会考级类教学进行剖析,对于目前最常见的"功利"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用"考级"代替小提琴教学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梁智源 《魅力中国》2010,(34):141-141
作为中国音乐史最为宏大、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音乐史诗巨著——《黄河大合唱》,它的词曲珠联璧合,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顽强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抗战,堪称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以《黄河大合唱》为母板进行创作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协奏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应运而生。将大合唱的乐魂体现到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来,从而成功地进行了这次艺术的再创作,《黄河协奏曲》中蕴含着丰富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她真实、客观地再现了“文革”时期的现实特征,成为诞生在那个特殊政治年代的典型之作。  相似文献   

18.
谁能想到,在北京平谷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竟然生产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小提琴。这个小山村位于北京平谷东高村镇,看上去不起眼的小镇,有9家大型提琴厂,还有上百个中小提琴厂。  相似文献   

19.
金云霞 《魅力中国》2011,(3):232-233
作为古典音乐中的传统乐器,小提琴经过400多年的演变,其音乐已成为古典音乐宝库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电子科技与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电声乐器及电子乐队在爵士乐和摇滚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小提琴具有“重金属”般的音色和独特的造型,它在流行音乐的领域中独放异彩。在电子小提琴音乐的发展中,它与传统小提琴的音乐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有水乳交融的存在,既融入了古典音乐的元素,又体现了爵士乐和摇滚乐的精髓。我们将翻阅历史的长河,探究电子小提琴音乐的渊源及与古典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叶阳 《宁波经济》2006,(5):37-39
少儿学习小提琴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它应该对少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多重效应。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少儿学习小提琴热,由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原因,存在诸多偏差和问题,对少儿的全面发展没有很好地产生多重效应。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使少儿学习小提琴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多重效应,在正确地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要重视加强非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