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线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融合能充分利用两者的互补能力,提供更加全面的无线服务。本文针对GPRS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现有融合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IP技术的松耦合移动性管理方案,旨在减少切换时延、解决三角路由等问题,将有利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和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2.
IP承载网是各大通信运营商以IP技术构建的专网,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软交换承载网,支持语音、数据、企业互联等业务。IP承载网一般采用双平面、双星双归属的高可靠性设计,精心设计各种情况下的流量切换模型,采用MPLSVPN、FRR等技术,快速检测网络断点,缩短故障设备和链路倒换时间。本文着重指出MPLSVPN技术在IP承载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MobileIP协议中原有的硬切换算法产生的分组丢失和切换时延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通信质量,半软切换算法是硬切换的改进算法,本文通过仿真比较了Mobile IP协议中硬切换和半软切换对TCP和UDP流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半软换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用户对系统带宽以及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下,小蜂窝技术成为解决室内和热点场景覆盖和容量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缓解小蜂窝中切换失败率和乒乓切换率之间的矛盾,首先建立了小蜂窝网络场景下的切换模型,通过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方案对用户终端(UE)的移动轨迹进行跟踪而达到速度估计的目的;之后,推导分析了该模型中切换失败概率、乒乓切换概率与切换触发时间、UE速度的关系;最后,采用遍历算法对切换触发时间进行优化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将切换失败概率降低到接近于零,同时将乒乓切换率降低了10%,很好地缓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更适合于对乒乓切换敏感的高速移动UE。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弹性分组环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网络处理器实现的弹性分组环,能在双环上同时传输数据,具有业务接入灵活、空间重用、支持QoS、易于管理等特点,同时利用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高性能和灵活性,使交换机能高效地进行IP数据交换,而且提高了RPR环网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蜂窝移动系统的越区切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切换判决算法.通过仿真与只以信号强度为指标的传统切换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指标判决的模糊逻辑切换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掉话率和切换数量,提高服务等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3G和LTE牌照的相继发放,无线接入网业务流量迅速增长,现有使用基于SDH技术的MSTP承载网已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为配合LTE网络建设,采用了IP RAN/PTN等新型的分组传送技术建设无线接入承载网络.本文从IPRAN的技术特征的角度出发,以IP RAN技术在承载网发展中所处优势,分析了IP RAN技术作为未来宽带业务承载网络技术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出IPRAN技术是无线及数据宽带业务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用户资源密集地区移动通信网络阻塞严重的难题,提出一种蜂窝小区的新型分裂方式。重点介绍了新型蜂窝小区的分裂方式、小区结构,以及核心小区半径和区群小区数的确定等。分析表明,在通信质量、系统容量和切换概率等指标上,新型分裂方式的整体性能均优于传统的扇形或环形分裂方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弹性分组环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网络处理器实现的弹性分组环,能在双环上同时传输数据,具有业务接人灵活、空间重用、支持QoS、易于管理等特点,同时利用IXP2400网络处理器的高性能和灵活性,使交换机能高效地进行IP数据交换,而且提高了RPR环网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三网合一"是1998年最常听到的名词之一,它是指将现有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数据通信网统一成一个整体的网络,所有信息都以数据的方式进行传递。一旦实现了三网合一,不仅可以减少不同网络的重复建设,而且将为整个社会带来一场变革。通过这个网络,你可以打电话、上Internet、举行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这将是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而其中最为成熟也最为人们看好的就是 IP 分组话音技术,也就是常说的 IP 电话。IP 分组话音技术目前电话网和远程数据通信网大都是电信网络,只不过一条线路要么采用模拟的方式传递话音,要么采用数字的方式传递数据,二者是不能混淆的。而采用 IP分组话音技术后,将话音信号转  相似文献   

11.
现有大部分支持IP的卫星系统只是提供一个连接地面路由器的物理通道,难以满足 宽带接入、多媒体服务以及星地网络一体化等新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个分组传输和交换 均 基于IP的GEO卫星系统,并从传输网络和路由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描述。并针对星上资源紧张 的现状,采用了一种地面路由星上交换的新设计思路。通过星上IP交换可实现大量终端间的 单跳通信,一个可扩展的集中式IP路由结构可有效减少通过卫星的路由流量,使得通信效率 提高的同时,能实现卫星网络与Internet的无缝兼容。  相似文献   

12.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是一种在窝电话网(如AMPS)的频谱上使用的移动分组数据技术。CDPD的特点是可通过信道跳转利用蜂窝小区中的任何空闲信道,而不影响下层蜂窝系统的话音业务。本文概述了CDPD无线接口的主要功能层,分别介绍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相关子网汇聚协议的评义和功能特性,并强调了2个重要的方向--媒质接入过程和信道跳转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分组传送网络(PTN)是城域范围内新兴的面向IP化分组业务承载技术,是未来城域光分组传送网主要组网方式,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运营商开始进行大规模商用部署。本文根据PTN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性,着重阐述PTN组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讲述了ITS中的2种通信技术——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网(CDPD)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系统特点等,然后提出了一种基本这2种通信技术的先进公交系统,并对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技术,RPR弹性分组环集成了IP、以太网、光纤环网等技术的优越性,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技术, 为广域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RPR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并简要介绍了RPR技术在超高压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移动IP技术和MPL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IP与MPLS的融事方案。利用MPLS的标记交换代替传统的IP转发,能降低传输开,提高移动IP的可扩展性,同时为MPLS提供移动性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呼叫控制模块的设计.该模块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多媒体通信,支持局域网子网间无缝切换.通过编程对整个设计流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IP呼叫生成器模拟电话终端进行测试,充分证明所设计的呼叫控制模块具有较高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8.
樊超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257-258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特网标准协议之一。从IP层的协议开始,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地介绍了IP数据报的传输机制,包括IP协议、IP地址、IP层转发分组等内容。此外,还涉及到了路由原理以及相关的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9.
GPON系统的高带宽和双向光通信特性能够很好地支持数据业务。设计了GPON系统中基于OSPF的单播路由技术实现方案.该设计承接了OLT和ONU上的IP数据流功能,充分利用GPON双向光通信特性,使PON口下的IP用户可以和网络双向通信,支持IP化的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MobiCast方案来实现移动IP组播通信,主要解决MobiCast方案中进行区域间切换时组播数据包丢失问题。与MobiCast方案相比,在区域外地代理(DomainForeignAgent,DFA)处引入一种缓存的机制。当移动节点发生区域间切换时,移动节点的旧区域外地代理采用隧道技术,将移动节点的信息和缓存的组播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的新区域外地代理处,减少移动节点进行区域间切换时丢失的组播数据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