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照黄光裕的商业逻辑,国美电器是不能被“分享”的,必须由他来控制国美。除了要国美为黄光裕帝国供血之外,不得不说也与他本人的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文夫 《董事会》2010,(10):28-28
有人说,即便没有牢狱之劫,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亦不可避免。佐证是在国美的发展模式上,一开始陈晓就与黄光裕有很大的分歧,若要在国美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必须让未来的国美姓陈。还有人说,在永乐被国美收购之后,陈晓来到国美,其目的就是卧薪尝胆。以求日后东山再起。这无疑为日后陈黄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但是,以黄光裕对国美的控制及强势性格,如若没有意外因素发生,陈晓根本就没有机会。  相似文献   

3.
遭遇突发事件,如何面对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在其运作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甚至演变成危机事件。从企业层面上来看,也是突发事件接连不断。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引爆了整个中国乳品行业的危机,品客薯片、依云矿泉水、养乐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则引发了人们对国际大牌的信任危机,汇源果汁刚一提出转让就引来了众多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的网友前来声讨,而国美创始人黄光裕的被拘则引起一场关于民营企业“原罪”的热论。  相似文献   

4.
一边是传统媒体闲置的广告版位,一边是企业低成本推广的需求,IT平台将它们创新性地组织在了一起。上世纪90年代,黄光裕为了推广国美电器的品牌,总是瞄准报纸中缝做广告。那时,对  相似文献   

5.
国美新野心     
6月24日下午,国美电器对外公布了“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国美每年销售增长率目标为15%,2014年,国美销售规模将实现1800亿元,有效门店将达2000家。在经历了20个月“黄光裕事件”的影响之后(黄光裕2008年11月被拘),国美电器终于理清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6.
同样是家电连锁时代的风云人物,但更称得上是商业奇才的国美大股东和前主席黄光裕却深陷囹圄。与张近东和张大中相比,黄光裕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张天兵 《董事会》2011,(2):103-103
国美控制权之争和唐骏学历风波两个案例的背景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前者中,大众认为问题出在国美的职业化经理人身上,而黄光裕是一个受害者。实际上,黄光裕将国美这样一个上市公司作为其操纵的一个资本平台和长期获利的手段,其反应的其实是个公司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品牌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为企业借助互联网建立品牌提供了契机。因此,互联网时代品牌危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品牌危机的内涵,指出了互联网时代品牌危机的特点。结合品牌危机的特点进行危机成因分析。提出了品牌危机的预防、处理和形象重塑对策。  相似文献   

9.
资本国美     
何焱 《中国纺织》2007,(2):150-152
继成功收购中关村建设和永乐电器之后,中国首富国美集团总裁黄光裕2006年底再出大动作,凭借其耗资38亿元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鹏润国际时尚交易中心”在北京的正式揭幕,黄光裕和他的国美集团首次挺进时尚服饰产业。而这也标志了黄光裕意图在时尚商业地产领域再造一个“国美电器”的“野心”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0.
理性之战     
舆论是有欺骗性的。9月28日,就在国美大战投票结果公布的前一刻,本人还相信黄光裕胜局已定,陈晓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从新浪微博对国美特别股东大会的实时播报以及众博主对此事件评判的倾向性上看,黄光裕一方已经明显占据了舆论的上风。但投票的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1.
蔡恩泽 《董事会》2009,(3):38-39
经过短暂的动荡与不安之后,国美正式终结了“黄光裕时代”,开启了“陈晓时代”。通过精细化耕作,陈晓主政终结了国美粗放式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12月17日,国美电器将在香港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审议并酌情通过决议案:增加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委任邹晓春、黄燕虹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一向被媒体认为站存黄光裕家族对立面的陈晓,出人意外地表明立场,支持这些决议案。不言而喻,黄光裕家族与陈晓已经达成初步和解。陈晓也不用再考虑去留的问题。国美终于恢复了平静.但黄氏家族的两位董事入主之后,双方能够其融于一个平台吗?陈晓的位子能不能坐稳,实际上还没定数。  相似文献   

13.
何志锋 《董事会》2006,(5):62-63
虽然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首富”的称号后来也被授予了太平洋建设的严介和,以及无锡尚德的施正荣,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把“首富”一词和黄光裕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化工管理》2010,(11):82-86
备受关注的国美之争终于在9月28日画上了句号,以陈晓险胜黄光裕而暂时告一段落。这次的国美之争虽然落下帷幕,但是却已经成就了一个完整版本的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案例。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国美战争谁胜谁负已经变得不十分重要了,而从国美战争中汲取更多的风险管理教训,  相似文献   

15.
王坤 《董事会》2010,(10):29-29
国美事件本质是控制权之争,是黄光裕与陈晓权力之争,这里有大股东、小股东之争(黄光裕和陈晓);有创始股东和财务投资者之争(黄光裕和贝恩资本);有大股东和管理层之争(黄光裕和陈晓为首的管理层);还有其他许多的小股东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夹其中。这里有忠诚和背叛、正义和邪恶、江湖义气与铁血法理、旧臣与新主、人走与茶凉、乘人之危与绝地反击。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我的钱还不够花!——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裕一语惊四座。据《福布斯》公布,黄光裕的身价是15亿美元,紧跟荣智健(16亿美元)身后,35岁的他是“《福布斯》2005年度世界亿万富豪榜”上最年轻的新亿万富翁。  相似文献   

17.
谭雅 《董事会》2009,(1):67-69
这一次,黄光裕终于被传言砸中了。 2008年11月19日晚,一条关于黄光裕的短信开始在家电业内流传。“消息绝对可靠: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11月17日夜里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黄的妻子杜鹃和一名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  相似文献   

18.
危机与时机     
“危机”指能够对企业及其产品和声誉造成显性和潜在破坏的事件,其发生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美国著名咨询专家史蒂文芬克说:“企业经营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必须为危机做好计划,充分准备,才能与命运周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营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机电工业》2010,(9):12-12
"国美现正处在一个十分艰难的时刻,在创始人和大股东面临巨大的人生挫折之时,陈晓乘人之危,阴谋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黄光裕在致国美全体员工的信中说。  相似文献   

20.
国美电器——这个在全国及港澳拥有800余家连锁店的中国家电零售巨头,自从去年携巨资38亿进入中国服装流通领域之后,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黄光裕,中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的领军人,曾因150亿元的身价连续两年获得“中国首富”称号。2006年,在与华平投资集团、英特尔公司达到协议及兼并永乐电器等一系列大动作之后,这位被誉为“掌握中国家电生产企业命运的重要人物,创造并改变了中国家电流通业的历史”的人物,又将在中国服装流通界做出哪些举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