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当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将呈现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弱相关。幸福不仅与人们的以生活质量为主要表征的“生活善”相关,而且与“人生善”密切相关。幸福感是“生活善”与“人生善”双重感受的叠加,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又以后者为根本。个体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幸福感在“生活善”和“人生善”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张薇 《魅力中国》2010,(23):338-338,374
“善”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究竟什么是善?其最终来源是什么?如何获得善的知识?本文以布伦塔诺和罗素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布伦塔诺通过对心理现象的划分指出自明性体验是善的知识的最终来源,且最高的实践之善是一个整体,我们的道德行为都应围绕着它。而罗素认为整个善恶观念与欲望相关联,并通过智力、幸福来培养人们具有善的欲望,从而去实现全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不仅是人要住进来,住进来还要有工作,有工作干之后,还要让他生活得好,还得有商业、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社区。”这是华夏幸福基业(600340.SH)在县域产业新城建设中的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教师仪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教师仪表的重要内涵,并提出了加强仪表美的修养,以美引善,以善促德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以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向人们阐释了城邦的形成,但这种城邦自产生起就是不自然的;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其本质在于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关系的总和;它长成于人们自然的需求,却以实现“优良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这种目的毕竟是政治意义上的善,而非伦理意义上的善,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始终难以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6.
杨辉辉 《黑河学刊》2009,(2):134-136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德性幸福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但苏格拉底、柏拉图幸福学说的德性基点指向了虚无的神或同样过于神秘的“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求索,没有继续追寻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幸福学说研究的虚幻主义,把幸福置于灵魂——置于玄思静观上,停留在“哲学的生活中”,而是把思考的方向转到了万物的尺度——人,注重对现实活动、实践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的实践转向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一种善的状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可以成为都会城市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种理念。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提出法治杭州应当依据杭州城市自身的定位,顾及国家法治建设的整体考量,结合发达国家城市法治发展中从“小政府、大社会”转向“强政府、大社会”的经验,从主体、行为、过程着手,立足可调、可控的程序性工作路径,在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实现政府工作理念和方法的重大转变。同时,针对现实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阶层转换、利益多元等状况及异化因素的出现,以创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元一体的纠纷解决机制为要务,转变单纯依靠“静态”的制度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让多方参与的互动过程中谋求法治杭州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田秋 《走向世界》2011,(1):46-49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2010年“两会”上,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幸福”承诺之后,一件件事关民生的“幸福事”接踵而至。 2011年,“十二五”的诸多利好将带给公众更多的幸福期待。抑制物价、增加收入、扩大保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更多触摸幸福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中国西部》2012,(15):62-63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处处与教师为“善”,这样才能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易欣  张达 《东北之窗》2012,(8):38-39
感谢,感谢。还是感谢。这是大连市首场残疾人就业洽谈会中应聘者发自心底的声音。“一切为了残疾人的幸福”。这是2012年市残联的工作理念,3月的滨城,大连市残疾人的幸福指数再次升温。  相似文献   

11.
吴玉华  周燕 《走向世界》2010,(19):60-63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一时间,“尊严”二字成为矿工热议的话题。那么,怎样才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兖矿集团的实践是,体面劳动,幸福生活,使每个人尽享尊严。  相似文献   

12.
把握好新时期城市民生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希望把城市的民生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把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需求,把群众的评判作为第一标准,积极实践和开辟“幸福中国”的新纪元,真正做到“一切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3.
马家堡小学校建于1957年。近年来,学校在“发展学生、成就教师、辉煌事业”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围绕“奉献优质教育,争创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逐渐形成了以“幸福素养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教育特色,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4.
让幸福在四季欢笑,让幸福在亲情中流淌。2012年中秋,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答案真是精彩纷呈,面对幸福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我是草根,普通百姓,身在基层,我幸福吗?我们幸福吗?我灵机一动,何不做一次基层“记者”,采访一下我们家的“基层”。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发展前进的目标该是什么?答案也许是“人们的宣居幸福”。“幸福”,在不同层次的群体面前,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含义,但最终总要回归到平凡日子里的衣、食、住、行、教、养、医、购、娱。尽管心中热切期待善幸福生滔,但城市幸福感的细节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影响幸福指数上升或下降的因子有很多,只有注重这些最普通的细节,才能促使我们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树立税收服务理念 优化税收服务,让纳税人满意,首先必须转变税收征管理念。一是税务机关应明确自身的“服务者”身份,树立“服务也是管理”的观念,并将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引入到税收征管工作中来;二是改变长期以来征纳主体法律地位实际不平等的现状,树立平等意识,给纳税人以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地位;三是强化“执法让国家放心,服务让纳税人满意”和“服务与管理并重,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的理念,把商业领域中的服务意识引入到纳税服务中来。四是更广泛开展税法知识的宣传。让纳税人更多了解税法,充分使用税法。  相似文献   

17.
以前,人们往往只把幸福与生活、家庭联系在一起。现在,“幸福”逐渐与“工作”联系起来。产生了“工作幸福”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以教师为本”是做好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以服务为本”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者怎样让教师真正体现自身价值,文章认为管理行为要完成从“权治”到“情治”的转变,管理方式要完成从“管”到“放”的转变,另外要赋予教师挑战性工作,实现无缝沟通,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0.
周斌 《魅力中国》2011,(6):254-254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