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把经济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形成了“GDP增长模式”.“GDP增长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推进,“GDP增长模式”对人之主体的遮蔽亦日趋凸显.由此,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将发展的目的切实落脚到“人”上来.  相似文献   

2.
无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锡的经验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眼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无锡通过以上措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在于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化。一是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化,这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新思考;二是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这是对发展基点的新思考;三是从“以财富为本”向“以权益为本”的转化,这是对人的发展目标的新思考。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观念的重大更新、重大转折和重大进步,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以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总结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两化”互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然要紧抓这一主题和主线。但是我们调研中也注意到,南充在推进“两化”互动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如:新型不“新”,“互动”不力,服务业发展不快,“三化”联动不够,体制机制不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新”字、着力互动、创新体制机制,以此推进南充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实现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国当前实施的“营改增”政策,通过其所产生的分工深化效应、结构调整效应以及资源配置优化效应等,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羊群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群效应”是股票市场投资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在现阶段这种效应已经显现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羊群效应”现象也是很突出的。本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羊群效应”现象,分析了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定位与发展思想密切相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理念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实现发展导向的经济转型.本文阐述了中国发展思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经验,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发展思想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坚持人民导向的原因.本文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经济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路径选择,将有助于经济发展中公平性、 普惠性等现实问题的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8.
经济问题本身就是综合的,客观上存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指引中国人民在短短25年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人间奇迹,但同时也凸现出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落实证实了综观经济理论,也为综观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能源与资源供给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诸多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基于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产业结构演进与节能减排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国当前实施的"营改增"政策,通过其所产生的分工深化效应、结构调整效应以及资源配置优化效应等,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我国粮食安全的配套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粮食安全应以“确保需要”为目标。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惯例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应从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发展高效农业和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入手,构建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6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收入分配会议都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标志着我国在“十五”与“十一五”之交收入分配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即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三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进入人均GDP达1000美元的转折时期,我们要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抛弃“增长至上”、“GDP崇拜”的狭隘情结,就要搞清一个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分);承认一个限度(承认GDP的限度);寻求一个新途径(寻求“低价的经济增长”和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波动,从1978年的“一、二、三”模式转变为现阶段的“二、三、一”模式。当前,山东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限制高碳强度产业的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完善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低碳型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也要做出转变。传统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会带来政府治理失灵、经济发展粗放性、GDP导向政府、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低碳目标约束下,政府通过转变经济调控行为构建起低碳政策制度供给、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政府治理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缓解资源矛盾和环境污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就业悖论问题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是由中国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特定发展阶段、“GDP崇拜”的发展观及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和我国社会“转型期”一样将经历一段较为漫长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下,需要通过以国家主导为重点、社会参与为辅的多元治理格局来推动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升学  徐华  谭军红 《全国商情》2010,(13):8-10,13
“资源诅咒”论自问世以来,被作为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大有否定经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势,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但被否定,而且被认为是经济发展无法逾越的魔咒。本文从GDP的质量、资源与GDP的相关性、资源的广泛性、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现实情况和实证分析可能存在的偏差指出了“资源诅咒”论可能存在的误区,并运用内悖性检验验证了“资源诅咒”论的逻辑矛盾,作者还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资源诅咒”论所揭示的现象给出了一些新的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困难与流失严重的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困难与流失严重的原因。对策 :必须把图书馆管理核心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上 ,进行管理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采取有效措施 ,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 ,实施个人发展计划 ,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转变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完善培训、教育制度和各种激励、约束制度 ,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若干战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核心,是解决其它几个统筹的前提和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措施,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十五”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